為了改善古坑國中招生人數逐年減少,雲林縣長蘇治芬導入華德福教育體系,希望能增加學校特色,但美意不敵教育體制保守力量的反撲,改革計畫被迫喊卡。
一所四百人的國中,在學校開設實驗班,原本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但雲林古坑國中的實驗教學計畫,卻意外引起軒然大波。全校四十四位教職員工,居然就有三十八人反對,學校針對家長發出三百多份問卷,也沒有人贊成,家長、老師一面倒反對,槓上縣長蘇治芬。
到底什麼是「華德福」教育實驗計畫?
華德福的教育理念源自於德國,以「開展人類內在自由」為教育目標,不是以傳授學識為主,所以沒有教科書,也不考試,在台灣類似的教育體制有全人中學和森林小學。
要接受這種體制外的教育,除了父母的決心,也必須有相當的財力,以全人中學為例,每學期學費高達十二萬元以上,加上規定學生一律住校,宿舍及伙食費用也不低。
不過,華德福教育理論著重全人格培養,包括台大經濟系教授張清溪、立委林德福、政大幼教所副教授倪鳴香,以及部分自國外返國的工程師,寧可遷移戶口,也要讓孩子接受這樣的教育體制。
搶救小校 推動優質轉型
過去要進入全人教育體制,多半是具有高社經地位的學者或中產階級才負擔得起,但蘇治芬從四年前就看到縣內小學、國中因為出生率降低和人口外流,學生人數減少,於是推動「小校優質轉型」計畫,試圖拉高學生就學率。例如,原本學生只剩下二十三人的華南國小,就以當地的嵙角溪為教材,設計溪流課程,和社區結合,喚起大家對溪流的關愛;學生僅餘三十二人的成功國小,則善用當地紫斑蝶生態資源,設計一系列課程,還獲得教育部的教學卓越獎。
而古坑國中,過去幾年也飽受學生銳減的困擾,今年畢業班有六班,二年級五班,一年級只有四班,等於逐年少一班,少子化加上鄰近鄉鎮學校搶學生搶得凶,校長徐文臨透露:「到六月為止,今年入學報到的新生才四個人。」
為了讓古坑國中不致走上「自然消失」的結果,蘇治芬擬採取公辦公營的方式,引進華德福教育體系,這也創下台灣公立學校首例,讓縣民也能享有選擇接受全人教育的機會。但這份美意,卻遭到古坑鄉民指責「這是要消滅古坑國中」,讓蘇治芬備感無力。
六月十八日,雲林縣政府在古坑國中舉辦推動華德福實驗教育公聽會,現場四、五百名家長、學生舉牌抗議,就連到場主持會議的古坑鄉長也被憤怒的家長當場罵哭,家長、老師抗議的矛頭,幾乎都是衝著「華德福」這三個字而來。
到底古坑鄉民在擔心什麼?在就事論事之外,檯面下還有沒有一些難以啟齒的私心?
爭議一:一校兩制不利管理?
古坑國中校長徐文臨因為同意導入華德福教育體系,無奈請辭。
(攝影/蔡世豪)
在公聽會上,家長及校友認為縣府要把學校賣給華德福集團,有五十幾年歷史的古坑國中將從此消滅,這是反對的理由之一。家長還說,華德福的課程只在上午十點之前授課,剩餘時間都是手工藝術、烹飪等課程,而且下午二點就下課,這種一校兩制的管理,會影響其他學生。
但雲林縣教育處長邱孝文表示,實際上,古坑國中依舊還是公立學校,並沒有因此要改名,古坑國中也不是全部改為華德福教育體系,只是在原本的普通班之外,在每個年級各增設一班華德福班,與某些國中設立的音樂班類似,都是為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所設立的不同班級,所以賣給財團或者廢校這種說法,並不成立。
既然在許多國中都可以容許特殊班級,所以一校兩制的風險和隱憂自然也就不成立。
而且依照蘇治芬的規畫,古坑國中試辦華德福教育體系如果順利,之後將設立高中部,古坑國中將成升格為完全中學,對古坑地區學生的受教權益反而是不減反增。
爭議二:畢業生沒有競爭力?
由於華德福教育體系不重知識傳授,注重孩子身心靈成長,不利升學考試,部分家長認為,古坑國中位處偏鄉,升學競爭力本來就不如都市國中,如果學生就讀華德福體系,升學競爭力將更弱。
對於這點疑慮,邱孝文指出,古坑國中學區內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進入普通班或華德福班,絕對沒有強迫進入華德福體系的問題,「家長如果擔憂,大可以讓子女繼續就讀普通班。」
蘇治芬更強調,目前古坑國中的基測PR值僅三十分,主要原因是很多學生因學科分數低只好去唸技藝班,最後只能選擇進入技職或農專學校;但多了華德福體系,這些無法適應正常教育體系的學生,可以有另外一項選擇。
爭議三:縣府自作主張、不顧程序?
雲林縣議員李建志認為,實驗學校應該提報教育部,不能由縣府單方面決定,這種實驗學校沒有法源依據。但教育部表示,雲林縣古坑國中是公立學校,內部要不要辦華德福實驗教育課程,雲林縣地方政府有權責評估辦理。
既然檯面上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除了家長和學生的不了解外,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古坑國中某家長會代表低調地說:「其實老師是最有意見的人。」
教育體系封閉 抗拒改革
在公聽會現場,家長、學生的疑慮雖然獲得解釋,華德福實驗班計畫最後仍告流產。
(圖片來源:CTPN)
原來古坑國中逐年減班,多出來的老師員額需要透過介聘,轉調到其他學校,老師看到自己被迫調職,卻有其他華德福體系的人可以有工作,心中吃味可想而知。雖然介聘的老師也可以經由訓練和應聘,轉為華德福老師,但校長徐文臨表示,「這些人只想一輩子抱著過去所學,一點都不想學習新的教育方法。」他研判,這次風波的主因,是老師擔心自己被取代,鐵飯碗不保,於是煽動家長抗議華德福教育進入古坑國中。
蘇治芬也認為,台灣教育體系之所以無法改變,就是有少數老師不求成長,在封閉的體系內拒絕改變,她怒斥:「這些老師根本沒有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只想到個人的利益。」
其實,在這場風波中最有資格說話的過來人,當屬蘇治芬,因為夫婿黃武雄是教改的靈魂人物之一,她的兒子黃年詢,從小到大,就是接受全人中學體系長大。當年她和夫婿約定,教育內容全由先生規畫,但看到兒子讀小學的時候,連最基礎的國字都辨識得零零落落,她也曾經擔憂得用自己的手去握著兒子的手,一筆一畫教他如何寫字。
只是多年後,證明父母的擔憂只是一時的。蘇治芬回憶,兒子上國中後,拿著自己創作的小說獻給母親,更把人性觀察、社會問題、宗教等人生議題拿出來和家人討論。黃年詢高中時期創作的小說,以「尋夢」為題,表達出社會不同型態的角色對生活的無奈,文辭帶有存在主義對生命虛幻的質疑。他後來進入加拿大大學攻讀數學系,證明非正規體系的教育,不代表就沒有競爭力。
風風雨雨半個月,華德福實驗在古坑國中陣亡,蘇治芬也在自己的臉書留下這段話:「古坑國中教育實驗計畫是該畫下句點了,但我想到校內四百個學生如此被對待,沒給家長、孩子選擇的機會,心裡就痛……。」即使以自己的兒子作實驗,都無法說服守舊者的固執,這種無奈,讓身為地方父母官的蘇治芬更痛。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