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元的孩子大學教育費,你會怎麼運用?按時幫孩子繳學雜費、給他生活費,然後四年過去了,錢也花完了?立源投資顧問執行董事王財貴選擇把這一百萬元,交給兒子自己管理,用四年為兒子上了一堂扎扎實實的理財課。
四年前,立源投資顧問執行董事王財貴的大兒子考上台大機械系,他交給兒子一封信,以及他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一百萬元。
這一百萬元是大學教育費,就像很多父母幫子女準備的教育金一樣。
不同的是,王財貴讓兒子管理這筆錢,透過第一封信,他敦促兒子學會獨立生活與理財;他要兒子先擬出大學四年生活的收支預算表,接著把一百萬元匯入兒子的投資帳戶;每個學期,依兒子編列的學期預算,撥款到另一個費用帳戶。這兩個帳戶、印章都給兒子自己保管。四年下來,王財貴兒子最大的收穫是,比其他同學多了「管理一百萬元」的經驗。
透過每個學期編列食衣住行各種預算,他清楚知道錢花到哪裡去、知道物價波動對生活的影響,也懂得節儉過生活,以免花費超過預算。比同學們更早知道編列預算、控制花費、理財的重要性。
今年夏天,大兒子畢業,他再次提筆寫信,和兒子一起檢視這四年來預算執行的情況,《今周刊》刊載這封給兒子的信,裡面有很多為人父母者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子女談論的理財知識,甚至對一般的理財新鮮人,都是相當受用。
其實,王財貴準備給兒子的大學教育費並沒有比較多,只是他透過讓兒子親自管理錢,一邊讓兒子在生活中學會理財基本概念。這也說明了,在教育子女這條路上,只要多用點心就能創造價值。
兒子:
今天參加了你的畢業典禮,這表示你已平安順利的度過大學的四年。
四年前,我做了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情:給你一百萬元,同時也寫了一封信給你,提示了你一些人生財務規畫的原則。
匆匆四年已過,我們有必要檢討、回顧這四年的狀況及我們學習到的經驗,以供你作為日後在理財方面的參考,實地經驗過後,我再說明,你會比較容易理解。
很多選擇 代表很多的自在
首先我們來結算這四年來努力的成果,你的投資戶頭裡,在最後一學期的學費、生活費預算撥走後,總共剩下八十九萬八八六七元。這筆錢比原先預計的結餘要多;當兵後,你可以用這筆錢繼續深造,或去做一些對你生命有意義的事,這也是不錯的創業小資本或待業的自助金,你也可以用它繼續投資。有很多的選擇,代表有很多的自在,也是贏在起跑點。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為什麼可以有如此的結餘:
一、你有做預算,而且確實能把費用控制在預算之內。所謂「有計畫不忙,有預算不窮」。「預算」兩字初覺很深奧,說開了,不外乎事先盤算一下,在多少時間內需要花多少錢,及為什麼是這樣子。
有些人有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的想法,認為這樣子才是活在當下。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似是而非的想法,最主要的是缺乏自制力。
滿足的延宕是成功者重要的修為
學習心理學裡的「滿足的延宕」是成功者重要的修為,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動力之一。有本書叫《先別急著吃棉花糖》(Joachim de Posada、Ellen Singer著,中文版方智發行),很生動的解釋了這個概念,有空建議讀一讀。
二、你從幼稚園到進大學前的壓歲錢及零用錢儲蓄,讓你多了十幾萬元的基礎,作為好的開始。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就能讓自己有餘裕,立足點就會好很多。
社會上有些令人可憐的事件,如果仔細剖析,可能會發現有著無法克制自我欲望的造因。清楚的分析自己的「需要」及「想要」,好好的管理自己的「想要」,才能有結餘,持續的儲蓄不但是理財的好習慣,也是一種美德。
三、你利用課餘的時間去兼家教,賺些錢貼補生活費。兼一個家教就夠吃二十天飯了,真如一句台灣諺語所說:「加減賺,吃未散(窮的台語發音)。」
持續性的現金收入是生活的根本。生活上的用品都要用現金去買,有現金收入才不會坐吃山空。有些人累積了很多財富但不敢退休的理由之一是:缺乏每月固定的現金收入會令人不安。從你踏入社會,一直到你的資產能產生支持生活的現金流入為止,例如:利息、房租、股息等,工作收入都是主要的現金財源。
四、投資收入。投資是絕對有風險的,任何想高於銀行利息的投資理財行為都隱含著風險成分。而你們為了完成學業的學費支出,是不能夠暴露在風險之下的(你們年老時的退休金的風險容忍度也很低)。所以只能用你們預期的結餘(最可忍受風險的部分),以及部分的生活費(最差狀況還可搬回家住,風險忍受度中等)來投資。
我幫你們買了一些價值低估型的股票,可以配息,而且價格最好低於淨值(代表經營者辛苦創業經營好幾年後,還打折賣給你們),偶爾也買一些本益比很低的成長型股票。沒有買任何基金,因為基金只負責打敗大盤,不保證賺錢,對於總體經濟、投資心理、政府政策⋯⋯等諸多因素的掌握很難,不是我的專業,也不適合你們的狀況。
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你高中的努力,考上了國立大學,所以可以用相對便宜的成本完成你的學業。假如你念的是私立大學或者念國外大學,費用就會高很多,甚至得舉債,投資就須要更保守,所以就不容易有額外的投資收益。由此你可以體會出:人生財富的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開始的端倪。
六、除此之外,你要能順利地四年念完大學,才有機會有結餘。你也看到你的同學有些被二一退學的,有些要延畢到五年的,這都會產生「失敗的成本」,這是相當昂貴的。
如果你的學費、生活費一年是二十萬元,重考或延畢一年相當於失去一年的工作收入,就算一個月二萬五千元,一年就有三十萬元,那意味著你將多花五十萬元才能完成學業。再加上在這種狀況下投資會更保守,收益也會減少,從機會成本的觀點來看,兩者最後的花費差很多。
七、你本來還可以有稍多一點的結餘,可是你的牙齒讓你必須多花幾萬元。這筆錢並沒有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是想借此提醒你,平時如果不去保養照顧自己的身體,到時候是得花錢解決的。
生病又花錢又受苦,有人說,「貧病自古就像一對連體的孿生兄弟」。有些人的財產因病而消失,然後因貧而得過度負荷的工作,病又隨之而來,最後搞得家破人亡。健康的成本何其大。
八、平安就是福。「意外」或「不小心」也會有成本的。你大概也有幾萬元的錢是花在這方面,如掉東西、罰單、忘了⋯⋯等,這是不該花的冤枉錢;還好你沒發生大的意外,如車禍、運動傷害等。
有個例子,一個不小心的車禍,近十萬元就飛走了,有些人甚至變成一輩子得依賴別人,有些人把命丟了就game over了。所以千萬好好保護自己,不要再說:忘了、不小心。它們有時是很昂貴的。
量入為出 千萬不要奢華
最近你應該會感受到什麼東西都變貴了,這個是通貨膨脹。我高中的時候,也曾發生很多東西突然間都漲了一倍以上,這在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幾次;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開始我們預算要抓得很緊的原因,假如這次通膨提早兩年發生,那筆錢搞不好無法支撐到你畢業。
試想,有人靠一筆退休金要度過餘生,中間卻又發生了嚴重的通膨,那怎麼辦?除了必要具有理財能力外,人生要維持量入為出的簡樸生活方式,千萬不要奢華:由奢入簡難。
這幾年來,你們對理財知識的涉獵度還可以更積極一些。除了多閱讀雜誌、書籍外,對於社會的一些財經事件也要適度的關注,要有知識及常識才有警覺。
當今社會的財富很多都很虛,連我們努力工作追求的「鈔票」——就是金錢,也可能是虛的;它的價值是取決於政客間及華爾街金童間較量後的結果,這百年來有幾次快變成了廢紙,這意味著人生難免會遇到一次。
大部分人都須在二十五歲到五十歲之間的工作黃金時間,備妥五十歲到生命盡頭的存糧,以及子女到經濟獨立前所需。到那時,理財收入就會躍居顯著地位,通常飛蛾撲火似的不理智投資行為就可能會發生,但此時卻最禁不起失敗。所以愈早涉獵愈好。
不要養成手心向上的壞習慣
最後要提的,這四年的訓練還希望你們不要養成「手心向上」的心態。手心向上是一種乞求者的心態。
比較一下,你每個星期或每個月都得向我要錢的感覺,以及這幾年來讓你擁有金錢的自主權並用預算控制花費的模式,哪一種你覺得比較有尊嚴。在商業上有一個「等值交換」(Equal Value Exchange)的觀念。也就是說甲賣東西給乙,而乙也願意買時,甲提供了乙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交換了乙提供的相對金錢,兩方彼此滿足,你不必求人;兩方的關係是手心向左或向右的平等握手關係。
你當學生,就是要把學業搞好,學費及生活費是用來支持你搞好學業,讓我們與有榮焉且不必操心的等值交換。你以後在社會上立業也是類似這種概念,不必手心向上乞求人,把事情做好是等值交換的品質保證。
當你有能力後,也希望你能當一個「手心向下」的施與者:幫助別人、拉人一把。這也表示你的財力有餘,心力有餘;不管你有多少,有餘即是富有。這樣子,你的人生才會更完善、更快樂。
父字
二○○八年六月七日
王財貴
現職:立源投資顧問執行董事
教戰祕訣:透過實際的金錢管理,學會編預算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