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一定只能待在教室裡嗎?何厝國小的老師不這麼做,他們帶著學生走出校園,在圍牆的另一邊學習,向社區裡的老人借生活智慧,進行田野調查,記錄社區文史資料,小學生也能為社區盡分力。
車子在經過文心路後,一個左轉,進入的就是何厝國小學區;和周遭高聳大樓形成對比的是,區域內,偶爾可見兩人合抱般粗大的老樹林蔭,樹底下的房子不過一兩層樓。
儘管沒有繁華的商業氣息,但相較當地何厝里原來是個擁有二百年歷史的聚落,今日的水泥建築,依然讓人很難想像當年的農田景觀。
所幸,在何厝國小,有三間文物教室,保存著昔日何厝庄的生活點滴。一張「走過農田的婚禮」的海報,場景就是現在的中港路;而掛在牆上的蓑衣,雖然已有些歲月,但保存完整,相信要抵擋個夏日午後的大雨,仍是綽綽有餘。
這一天,文物教室裡,來了一位和老照片、蓑衣斗笠一樣資深的阿嬤何秀暖,三年級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圍著她,要阿嬤教他們怎麼穿蓑衣。
將近七十歲的何秀暖,從小在何厝庄長大,文物教室裡的每一件東西,她再熟悉不過。「那個時候,我們做粿,都要靠這個石磨磨米......。」阿嬤如數家珍,說到做粿,隨口用台語念著:「柴圍牆、竹鋪路,龜敢過,人不敢行。」看著小朋友一臉疑惑,阿嬤笑說,這是小時候她媽媽教她的謎語,謎底是「蒸籠」!
當初剛調到何厝國小的歐家妤,在和其他老師聊閒間發現,何厝社區是個很有趣的地方;這裡有近百年歷史的北管戲團「新樂軒」,還有曾經在廣播上風靡全省的春秋閣布袋戲團。於是幾位老師構想著,如何讓這些國寶級的民俗團體,成為教室課堂上的內容。
故事先從校門口一棵二百五十年的老樹開始。建校才十五年的何厝國小,學校裡少有人能講述老樹的故事;於是老師們帶著小朋友走入社區,由社區裡的老人家為學生口述社區故事。而同學們除了把精采的故事記錄下來,配上插畫做成繪本。
記憶就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何厝社區經過老人家一位接著一位地講述,面貌愈來愈清晰完整。社區裡有哪幾棵樹?隔壁的福壽宮、福德宮拜的是什麼神明?新樂軒吹奏的北管鼓樂是什麼樣的曲樂?春秋閣裡的掌中戲偶如何被演繹?還有家政班裡的媽媽做的紅龜粿為何那麼香Q?不僅都寫進何厝國小完成的《戀戀何厝庄》這本社區導覽手冊中,同時也納入學校本土課程教學支援體系,老師們隨時都可以將孩子帶到春秋閣、新樂軒,把教室延伸到這裡。
原本教孩子們做粿的何秀暖,隨口說出的台語俚語、謎語,也被整理成全國第一本鄉土謎語,這又是何厝師生的另一項傑作。
三年來,何厝國小和社區之間的密切互動,也產生了影響,歐家妤老師拿著班上一位學生的作文給我們看,滿滿寫了一張稿子,「這個孩子平常作文寫不到一百字,但這次要他寫下到公園種樹的心得,他寫得很棒!」孩子親身體驗過的活動,最有感覺。
歐家妤還說,經過學校在社區舉辦走讀活動,孩子們原本以為自己住的地方沒有什麼特色,現在才發現社區裡有這麼多寶貝,走在街道上,都會抬起頭來觀賞路旁的大樹。
這期間,歐家妤正好也在撰寫代間研究的論文;她發現,同樣教鄉土文化,帶學生實地走到社區去學習,和老人家互動的這一組小朋友,不僅學習樂趣和意願較高,平日也會主動向老人家打招呼互動。
何厝國小校長何志平引王維的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他認為,學生從社區來,將來學習到東西後,也可以回饋到社區去。
事實上,在這樣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過程中,有獲得的不僅是孩子;居民為了讓孩子能常常到社區,還主動整理社區公園。
為了讓孩子有好的環境,何厝庄又動了起來,「教孩子們這些古早時候的事,讓我覺得很有意義。」七十歲的何秀暖講得神采奕奕,彷彿四、五十年前的景致又回到她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