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五年前,台灣只有八○%的國中與二○%的小學設有電腦教室,當時連上網際網路的學校更是鳳毛麟角,更遑論「網路教學」這玩意兒。此一現象直到八十七年底,教育部推出了「資訊教育擴大內需方案」政策,才讓中小學電腦教室與網路連線幾乎達到百分之百,並推動教師將資訊教育融入教學課程中。
巴陵國小「納桑麻谷」網頁是鄉民的共同榮耀
巴陵國小位在桃園縣復興鄉內一二三○公尺的海拔線上,為鄉內的「最高學府」,全校每個年級僅一小班再加上附設幼稚園,共約一百名學童及二十位教職員工,其中八成為原住民學生。在政府推動全國中小學「電腦教室」的政策下,教育部特別將平地電腦送到山上。此一做法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巨大的改變||無論是數學課、自然課或是社會課,巴陵國小的老師一有空就帶學生到電腦教室使用教學光碟,或是上網蒐集資料。
隨後,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巴陵國小也特別以「納桑麻谷 ─ 泰雅語:我們的家鄉」為主題製作網頁。此一系列網頁榮獲二○○○年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地方族群與社團組」金獎,成為全鄉的共同榮耀。這也是原住民孩子在歌舞表現外,另一項被肯定的才華。
美國西維吉尼亞高中,則是另一個有趣的資訊教育實例。 透過 IBM 「全球教育再造計畫」協助, 西維吉尼亞二○五所高中學生正在進行「無線學習計畫」(Wired for Learning ),以建立完全線上教學與溝通的學習環境。 在此一計畫中, 老師可利用 IBM 所提供的網際網路資源,建立標準化的線上共同教學環境,進行教學規畫,包括數學、科學、語言藝術、社會研究等。
美國維吉尼亞高中無線學習計畫獲熱烈回響
同時,教師們亦可將教學計畫寄給相關主題的專家,讓專家來建議、改善或強化課程內容。只要教學計畫被通過,即會成為全美教學資料庫中的一部分,全州其他各地的老師便可連線上網,以分享有效的教學實務,並且改善教學品質。
此一計畫推出之後,美國的教育機構還特別追蹤相關成效。根據美國孩童與技術中心( The Center for Children and Technology )的研究發現:透過「無線學習計畫」教導出的學生,在全州數學測試的分數顯著高於不常使用,或幾乎未使用此學習計畫的老師所指導出的學生。
因此,IBM 與美國的教育機構正逐步將「無線學習計畫」推廣至亞特蘭大、波士頓、芝加哥、紐約、舊金山等二十一個地區。除了在美國,「無線學習計畫」也被廣泛地推行於澳洲、巴西、義大利、愛爾蘭、墨西哥、新加坡、越南、英國,並獲得熱烈回響。
資訊科技改變了教育
在愛爾蘭所實行的「無線學習計畫」,則擴大至父母、老師、學校等各個相關群體。在愛爾蘭政府的構想中,當學生需要專業的老師或行政單位指導時,他們同時也需要父母及社區共同參與學習的過程。 因此,透過 IBM 所建立的「無線學習計畫」,很自然地讓愛爾蘭教育與科學部門、學校、家庭和社區,結合成綿密的網路。
透過「無線學習網路」,家長只要連結至網際網路並輸入密碼,就可以與學校教師討論教育相關問題。教師也可以依照其教學需求,設計出專屬的線上教學計畫。除此之外,社區教育專家也可以連上「無線學習網路」,作為線上指導員,針對不同專業的領域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
運用資訊科技做為教學工具,不只是改變現今孩子的學習方式,也連結了學校、家長、政府與社區。在具有教學實戰經驗的教育家協助之下,IBM 和最傑出的科學家、工程師共同創造科技解決方案,徹底改變學校教學體系。上述的案例是否提供您一些相關的靈感或啟示呢?教育為百年大計,需要有心人士灌溉與耕耘。這正是良好的企業公民所應該做的事, 也是 IBM 所積極承諾及實踐的願景!(本文由台灣 IBM 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