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聽見不一樣的我愛你 P.128

聽見不一樣的我愛你 P.128

美國現代作曲家 Steven Reich 的《 Different Train 》在黑暗中響起, 不尋常的高音量用力地撞擊著舞台上的大音箱,《不一樣的火車》沿著聲波的鋒面滑行,沉重的金屬輪軌應和著心跳如張狂的野馬往八方奔騰。

燈光流瀉而下,像一座連接聲音與靜寂世界的隱形吊橋。在光影與震動共舞的旋律間舉手投足,台上的演員用身體道出他們對音樂的感受。他們聽不見音樂,觀眾卻看到了他們最真實的內心表情。

不一樣的火車,不一樣的劇場風光。取名叫作《讓我聽見你的愛》,婦女節的後一夜,文山社區大學的「聾啞劇場工作坊」,在幼獅藝文中心的舞台舉行首次的年度公演。

聾人是天生的演員

去年五月才正式成立的文山社區大學「聾啞劇場工作坊」,是除了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的「聾劇團」之外,目前國內唯一一個以聽障朋友為主的劇團,也是台灣戲劇史上第三個「無聲」的戲劇團體。

耳朵聽不見,嘴巴說不出來,如何演戲?

這句「聽人」意識中心的問號,問對了,也問錯了!

確實,缺少聲音的溝通媒介,只能以目光和身體的感覺來掌握音感及角色互動的節奏,讓聽障朋友的劇場演出面臨了不少高難度挑戰,但聲音並非戲場的全部,「無聲勝有聲」的精采肢體語言,有時反而如不立文字的「禪宗」精神,更能彰顯出戲劇的張力,直接而深刻地打動觀者的心。

「聾人其實是天生的演員。」導演耿一偉的讚歎,絕非老王賣瓜式的自誇。願意放下「音執」,坐在聾啞朋友間靜靜觀察的人,一定會發現,他們的眼神、表情和肢體動作豐富得像藝術,有寫實雕刻的具象趣味,也有潑墨山水的瀟灑寫意。

一如靜默的世界也有特屬於它自己的喧鬧,善於撩撥身體的演員,也可以在沉默的鍵盤上彈奏出如歌的戲譜。身體本身就是一支耕種敘事詩的筆,這種功力又豈是習慣只用雙唇來表達自我的平常人所能揣摩的?

或許是被這種豐富的藝術身體所吸引,曾在捷克「無障礙藝術節」中觀賞過幾個歐美國家聾啞劇團演出的耿一偉,結束在布拉格學院「非語言與喜劇研究系」的學業回台後,便與文山社區大學合作,成立「聾啞劇場工作坊」,除了為聽障朋友提供一個另類的「無障礙」學習空間外,也融合小劇場及歐洲默劇的實驗傳統,讓聽障人士的演出增添了幾許反觀現代文明的哲思。

導演不近人情的深情用意

「雖然是教聽障朋友演戲,但我刻意不學手語,也不多過問劇場成員的私人生活。」這樣的作法乍聽之下有點不近人情的「酷」,但耿一偉說,這樣的堅持,其實是為了訓練劇團成員的考量,汰除掉手語和聲音語言各自的特殊性格,所剩下的最大公約數,就是聾人和聽人最能相互了解的溝通方式,而這也正是劇場表演最本質的元素。

雙手揮動是有話要說,腳踏地板的急急震動代表集合,教戲時口水與汗水齊飛,眼神共身體擺動一色,在魏如君老師手語翻譯的協助下,將近一年的課程裡,「聽人」導演耿一偉和「聾人」演員們以看似極不自然的溝通模式,在最原始的肢體互動中相互激盪創意,發展出新的劇場語言,以及一系列想像力洋溢的小人物狂想曲。

工作坊此次的《讓我聽見你的愛》年度公演,便是個不言自明的精采實例。結合了視覺、觸覺與味覺,擺渡於身體、小說和詩歌的岸頭之間,在華格納樂曲〈愛的決心〉的見證下,流浪漢和雅典娜女神雕像擦撞出愛的火花;上吊用的繩子,隨著念頭的翻轉,瞬間變成女孩手中的跳繩、少婦眼中的曬衣繩;活蹦亂跳的心臟可以挖出來當作戲耍用的紅蘋果,活生生的五臟六腑成了貪食者自體刀俎、飽足口欲的對象;筆挺的西裝幻化為陌生的靈魂,和孤獨的上校大開喝水的荒謬玩笑;幕間串場的廚師,在舞台現場烘烤美味的餅乾,演出的最後,觀眾們才發現,原來整個演出過程就是個全新的烹調感官的經驗。

為何不讓聾人念戲劇系?

什麼是生活,什麼是挫折,人生的荒謬性在工作坊的演出中展露無遺,而故事的結局,卻往往是令人會心一笑的溫馨。這樣的劇情,像極了演出者本身的心情,在被剝奪聽力的荒謬條件下生存著,卻善以幽默喜感的態度來面對人生。

每周末一次的劇場訓練是辛苦的,散居在城市各地的劇團成員們都是本著對戲劇的熱情,抱著享受辛苦的浪漫情懷而來。

自稱為「劇蟲」的陳漣僑,是團裡最「老字號」的成員,從國小時代就愛上表演的他,至今已走過三十多年的表演生涯。有過多次出國演出的輝煌歷史,陳漣僑果真像是全身都浸泡在戲劇酒精裡的蟲,就連出場謝幕的小動作,毛細孔都散發出令人忍俊不住的喜劇酒香。

和陳漣僑一樣身材瘦小的余泉旺,目前在一家知名的喜餅店當烘焙師,因為小時候常陪阿媽看野台歌仔戲,讓余泉旺對演戲和舞蹈產生「執迷不悔」的狂戀,他用手語說,站在舞台上的那一瞬間,往往會讓他有種身為明星的感覺,這是演戲最吸引他的地方。

長得黑黑壯壯的張景豐,最愛逗引觀眾發笑,因為讓觀眾開心,就是他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同樣擅長喜劇演出的甘宗哲,在劇團二月在柏夏娃咖啡廳公演時,以精湛的演出博得滿堂彩,就連他坐在台下的小孩,都忍不住在演出間大聲冒出一句「我爸爸好好笑」,讓在場的人都感動不已。

工作坊「班代」陳治年,是團裡最富文采的「才子型」人物,每個演出的體會都成為他筆下的紀錄。目前在廣告公司從事網頁設計的他,雖然只有兩年的演出經驗,但卻志向不小,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專業的劇場編劇和導演,為聾啞劇場撐出一片天。

對戲劇的熱情愈強烈,對現實社會的歧視愈感不平。外表清秀的女團員「爆頭」,在就讀藝術學院時曾經想過要轉到戲劇系,卻遭系主任拒絕,她比手畫腳地道出心中的憤怒:「憑什麼不讓聾人念戲劇系,我們其實可以演得很好,這對社會是最大的浪費!」

「爆頭」道出了團員們的心聲。他們渴望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提供更好的設備和演出場地,支持聽障朋友從事戲劇演出。

處在聾人之間,不懂手語的「聽人」,不過是空有視力的盲人。然而,在幼獅藝文中心,舞台下的觀眾們,卻透過團員們靈活諧諷的演出,聽見了他們內心的聲音,紛紛舉起雙手,用國際共通的標準手語說出「我愛你」。這聲聲不一樣的「我愛你」,若能化作更長久而具體的社會支持,將是獻給團員們的最大鼓勵。

文山社區大學將成立聽障資源學習中心

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有誰想過,具有聽力、語言等溝通障礙的人士,要如何才能擁有平等的機會,如同平常人一樣,享受終身學習的樂趣,並透過不斷的再進修來改善自我的社經地位?

針對聽障人士特有的學習困境,向以知識解放為努力標的的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再次挑戰「不可能的任務」,除了已開辦的聾啞劇場工作坊及手語班外,從今年四月起,更將成立「聽障學習資源中心」,為聽障朋友開啟終身學習的另一扇窗。

為成年聽障朋友提供大規模進修課程的計畫,在國內可說是頭一遭,為了摸索出成人聽障學習的最佳模式,文山社區大學的「聽障學習資源中心」將先試辦一學期,開放布雕、繡貼、水彩入門等課程供聽障朋友選修,課堂上有手語志工的一對一翻譯服務。如果試辦效果不錯的話,未來該校的每個課程都將有手語志工駐站,屆時,聽障朋友即可穿越溝通的門牆,飽覽知識殿堂的風光。

「課堂的手語翻譯只是起步,要建立聽障朋友的終身學習機制,最重要的是要有豐富的手語文化。」文山社區大學執行祕書楊志彬表示,傳統手語的使用以日常生活的溝通語彙居多,哲學、科學等學術領域的抽象語彙較為貧乏,無形中造成聽障人士吸收相關領域新資訊的門檻,因此,文山社區大學計畫與中華民國聾人協會等團體合作,研發各式符合現代生活的「新手語」,來豐富手語文化的內涵與使用形態,研究出最適合成年聽障人士進修的教學模式。

楊志彬說,社區大學的最終理想是要解放知識、打造公民社會,這個理想的落實,必須以讓各種族群都享有平等的受教權為前提,因此,繼「聽障學習資源中心」之後,文山社區大學也將陸續針對原住民、單親媽媽等弱勢族群,開設專屬於他們學習需求的系列課程,並研發出適性的教法和教材,以各式「弱勢學習資源中心」為經緯,建構出更多元的知識及實踐的可能性。

﹝有意報名文山社區大學聾啞劇場等相關課程,或願意擔任手語志工的朋友,請洽(二○)二二三四二二三八轉分機一八,劉小姐。﹞

 

6年前那首學運主題曲,讓他們意外竄紅,卻也為他們貼上難以撕去的標籤。熬過毫無商業價值的日子,他們始終不願戴上陌生的面具,終於在成軍滿20年之際,獲得金曲肯定。

 

總被掛上「染政」標籤 「很少人會認真討論我們的音樂」

 

音樂創作的週期不如工業生產快速,光靠單一樂團「發片」、「巡迴」,無法長期支撐公司營運。為了增加商業模式,並讓包括自身在內的獨立樂團有更多的演出機會,滅火器嘗試主辦大型音樂祭,2017年首次在故鄉高雄舉辦的「火球祭」雖然獲得各方正面評價,最後卻以虧損收場,讓資本並不雄厚的公司「火氣音樂」,壓力更為沉重。

 

壓力還不只來自經濟,由於當年旗幟鮮明地反對《服貿協議》,日後又在總統就職典禮、選舉造勢晚會等政治性場合演出,讓滅火器被貼上「政治樂團」、「台獨樂團」等標籤,「很少人會認真討論我們的音樂。」吉他手鄭宇辰無奈地說。

 

當時,楊大正熬夜寫下了〈長途夜車〉這首單曲,歌詞中「看不到出口在哪裡,我漸漸失去自己,在競爭的花花世界,轉彎繞角是姑不而將(莫可奈何)。」描述的正是團員找不到方向的挫折心境。

 

2018年春天,楊大正獲得了綠光劇團音樂劇《再會吧北投》的演出機會,當時的他並不知道,這次跨界結識的劇團老大哥,會成為滅火器掙脫出泥淖的救贖。

 

「那是他最depressed(鬱悶)的時候。有一天排完戲,大家一起吃宵夜,他竟然問我:『美國大仔,你看起來每天都很快樂,你的人生有沒有什麼挫折?』我回答:『我星期一到六都在面對挫折,只有星期天休息。』」綽號「美國仔」的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回憶。

 

有一瞬間,楊大正以為眼前的老大哥在說玩笑話,反問:「你知名度這麼高,做的又是有理想性的事,怎會有挫折?」

 

「一個人再怎麼成功,都要付出代價的,也不是有知名度就不會挫折,重要的是要想辦法往前走;遇到挫折,如果只會留在原地沮喪,是要怎麼跟人輸贏?」李永豐用他一貫的陽剛語氣回答。

 

這段建議,讓楊大正深受震撼,決定設法突破瓶頸。從此以後,他一逮到機會就黏著吳念真、柯一正等人,詢問創作與經營事業的竅門;這群前輩也無私傳授大半生累積的經驗與人脈資源。

 

因為這段淵源,楊大正在金曲獎頒獎典禮上,特地公開感謝所有《再會吧北投》的夥伴:「在我最沒有勇氣的時候遇到你們,多謝你們的疼惜,當我的BACK(後盾),我才能繼續完成這麼多事!」

 

2年前的金曲獎,滅火器雖仍獲得包括最佳樂團獎在內的3項提名,卻未能拿下任何獎項,慶功宴也因此取消。儘管空手而回,但楊大正不再自怨自憐,和朋友坐在路邊喝了整夜的啤酒後,他決定不顧一切「拚一次輸贏」,誓言要和夥伴用一張無可挑剔的專輯,證明音樂實力。

 

滅火器

自創品牌後,滅火器靠大量的巡迴演出累積歌迷基礎,並維持公司營運。(圖/火氣音樂提供)

 

爭取民主為專輯概念 盼藉此喚醒青春世代熱血狂潮

 

不久之後,適逢「韓流」崛起,滅火器決定用不同世代的台灣人爭取自由民主的故事,作為專輯概念,期待喚起年輕世代熱血,共同打造更美好的國家。為了在音樂上尋求突破,這張專輯遠赴美國加州完成製作,還收錄了一首由林夕填詞、原本以台灣二二八事件為主體,卻意外搭上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歌曲〈雙城記〉。

 

「這張專輯的題材也許很硬,卻是我們一致認定的傑作。」滅火器對2019年底發行的《無名英雄》充滿自信。

 

「〈島嶼天光〉是一首橫空出世的歌曲,但《無名英雄》就算抽掉時代感與意識形態,還是一張完整豐富的作品,可以看見滅火器在各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成長。」陳彥豪觀察。

 

金曲評審的觀點也很類似,盛讚這張作品「展現前所未有的完整和樂團精神」。成軍滿20年,滅火器終於在「音樂」上,獲得他們最渴望的認證。

 

頒獎典禮上楊大正坦言,看著網路上的不友善言論,曾讓他懷疑滅火器會不會只是一個愛扯政治、消費台灣,但音樂很難聽的「爛團」,得到金曲肯定才讓他知道,事情不是這樣。雖然當天依舊有網友以「顏色對了」、「金曲政治正確」回應滅火器得獎,但團員們已不那麼在意。

 

得獎的意義,不只是強化自我認同,更重要的是,讓滅火器確定「堅持台灣主體」的路線,並非不切實際。「做音樂在台灣,可以自由自在地說話,是非常讓人自傲的一件事情。」陳敬元說。

 

想一直自由自在說話,就得讓不會要求藝人自我審查的台灣市場更加壯大。滅火器決定在2021年重返故鄉高雄發展,就是為了「壯闊台灣」,讓台灣音樂產業更接近自給自足。

 

「在我們困難的時候,得到很多前輩溫暖且無條件的支持,現在我們有一些力量,也想把所見所學延續下去。在高雄開家新公司,是希望讓想做音樂、影像、設計的年輕人知道,離開家鄉,不是唯一的選項。」楊大正說。

 

隨著年齡漸長,這支習慣用力唱出年輕世代徬徨的樂團逐漸意識到,想讓周遭環境更加美好,不一定非得靠怒吼。學習用溫柔的方式,傳達不變的熱血精神,是歲月在滅火器身上留下的清晰印記。

 

延伸閱讀:吃泡麵、喝汽水...一堆教授過勞猝死!台大教授40歲罹肝癌懺悔

延伸閱讀:有錢人真的跟你想得不一樣!身價230億,他砸9千萬玩線上遊戲

 
延伸閱讀
使用再生材質、廢棄手機回收後還可變身為照相機!解密三星創新科技如何影響未來「潮世代」?
使用再生材質、廢棄手機回收後還可變身為照相機!解密三星創新科技如何影響未來「潮世代」?

2023-09-21

傳三星搶2奈米訂單,劉德音信心喊話:客戶看的是品質!分析師看「折扣戰」:三星執行力有疑慮
傳三星搶2奈米訂單,劉德音信心喊話:客戶看的是品質!分析師看「折扣戰」:三星執行力有疑慮

2023-12-13

晶片業務表現轉強、旗艦手機Galaxy S24銷售亮眼  三星Q1營業利潤暴增近10倍
晶片業務表現轉強、旗艦手機Galaxy S24銷售亮眼 三星Q1營業利潤暴增近10倍

2024-04-05

三星、美光大規模減產,記憶體進入2年多頭格局!分析師看好三大類股,台股反彈就看1指標
三星、美光大規模減產,記憶體進入2年多頭格局!分析師看好三大類股,台股反彈就看1指標

2023-10-08

三星市占龍頭遭蘋果擠下,首款AI手機Galaxy S24問世!「AI智能體驗」成決勝關鍵
三星市占龍頭遭蘋果擠下,首款AI手機Galaxy S24問世!「AI智能體驗」成決勝關鍵

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