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周末,一大早,才剛上完電台節目談自己的新書,接著就忙著回到師大的科技大樓辦公室,接受本刊的專訪。調整會議室的百葉窗,打開老舊的冷氣機,親手泡一壺熱茶,沒有祕書代勞,甫從教育部長職位退下來的楊朝祥還是一派客氣的微笑,就像他在教育部十四年歲月裡的平民作風。
第一個從基層爬起的部長
擁有美國賓州大學工業職業教育博士學位、曾任師大工藝教育系主任的楊朝祥,十四年前,因為前教育部長林清江、郭為藩兩人的推薦,被當時的教育部長李煥延攬到部裡擔任技職司司長一職,從此踏上教育行政之路,從技職司司長、教育部常務次長、政務次長、行政院研考會主委到教育部長,行政資歷相當完整,是國內有史以來第一位從基層爬起的教育部長,也是近十年來教育部長非大學校長出身的第一人。
在教育部的十四年內,楊朝祥最受人矚目的,莫過於他的柔軟身段和靈活的外交手腕,這項才能,曾讓他獲選學術團體所頒發的政府最佳發言人獎,連新聞局及其他部會官員都望塵莫及,也使得他在九二一大震的重建工作中發揮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力,讓教育部成為救災行動最令民眾滿意的政府單位。
九二一大震的第一天,在大家都還在忙著搶救被埋在瓦礫中的災民時,楊朝祥就已驅車趕往南投、台中縣市,了解學校的受創情形,並且動員全國各個教育機構,捐出校內的睡袋運往災區給災民,而倡議民間認養災區學校,引進民間力量來協助校園復建,更是他任內最成功、也最為人肯定的一項政策。如果沒有他的登高一呼,就沒有慈濟基金會、台塑集團等民間團體來認養一百四十所學校,如果少了民間投入的八十四億元經費,以政府窘困的財政壓力,校園的重建工作勢必難上加難。
教育行政體系的層層關卡,固然延宕了災區學校的重建工作,但楊朝祥的用心還是值得肯定的,在災後幾個月內,他三不五時地南北往返,坐著公務車顛簸在土石瓦礫間,為了多爭取點時間,切身了解校園重建的問題,甚至經常只帶著牛肉麵在飛機上囫圇吞嚥,成為空姐、空少口中的「牛肉麵部長」。
催生各地技術學院
在多年的教育行政工作中,雖然也經歷過國際商專大罷課、台北醫學院解散董事會等大風浪,不過,楊朝祥表示,他從來沒想過要轉換戰場,因為能在教育部工作,為眾多的學子服務,是他一輩子最大的福分。
楊朝祥回憶道,在他剛當上部長後不久,有兩個學生從南部搭車到台北來參加台灣科技大學的聯招登記分發,結果因為他們所搭的國光號在半路上拋錨,等到他們趕到分發現場時,四技部已經額滿了,雖然他們的分數還滿高的,也只能被迫去填二技部。
後來,這兩個學生跑到教育部去跟他陳情,楊朝祥只告訴他們:「按照制度,是不能改分發的。但是,車子拋錨不是你們的錯,如果你們可以取得車子拋錨的證明,而且台科大願意超收的話,教育部可以特別寬容。」後來,他私底下請聯招會打電話給台科大,而那兩個學生也取得了證明,順利轉到四技部去念書,「其實,一直到現在,我都不曉得這兩個學生的名字,不過,也許這一念之間,就可能改變了這兩個學生的命運,何況是當部長,一個政策的好或不好,會改變許許多多人的命運,這是我一直拿來勉勵及警惕自己的。」
在教育部一待就是十四年,最令楊朝祥得意的是,具有技職專業背景的他,一手推動了許多技職學校的成立和升級。楊朝祥說,在他接任技職司司長之初,國內的技術學院幾乎都集中在北部,南部的學生必須遠道北上來求學,而且商科的比率相當低,念高職商科的學生繼續升學的比率只有不到七%,於是,他向李煥部長提出計畫案,表示應該盡快在中南部各縣市各設立一所國立技術學院,但李煥看了公文後,只簽了「緩議」二字,當時他剛進教育部不久,不懂其中的意涵,請教副司長後,才知道原來「緩議」的意思就是「再說吧」,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只跟副司長說:「那我們就重點突破吧!」
後來,這個教育部的新兵果然達到他的目標,包括現今的屏東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學院、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澎湖海事專科學校、勤益技術學院、高雄餐旅專業學校等,都在他任內一一先後成立,現在,除了台東縣以外,幾乎每個縣市都有一所技術學院,而商職學生的升學率現在也提升為三成左右,看到當年幫忙找校地、催生的技職學院的成長,是讓楊朝祥感到最欣慰的事。
「蓋」一個新的生涯規畫
有得有失,把十四年時間奉獻給眾多學子的楊朝祥說,自己最遺憾的是,錯過了和自己的孩子互動的黃金時期。
楊朝祥有兩個子女,一個念大三,一個還在讀高一,兩個孩子都是經歷了多元入學方案的實驗期,也都是選擇用推薦甄選的方式來升學。由於工作繁忙,楊朝祥很少有機會在家陪小孩,家庭教育的工作多落在妻子身上。
「對於子女的教育,我的態度比較開放,盡量不給他們壓力,讓他們自己選擇要走的路。」至於當教育部長對子女有何影響,楊朝祥打趣地說:「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我對多元入學方案很了解,可以給他們比較多的建議。附帶的影響則是,因為常有記者打電話來家裡,讓我的女兒對記者工作感到很好奇,所以後來她就決定去念口語傳播系了!」
在新書發表會中,立法委員洪秀柱曾開玩笑地說:「短短十一個月的部長任期內,楊朝祥就經歷了兩次大地震,一個是九二一的地理大震,另一個則是政黨輪替的政治大震。」對於被震下台的結果,楊朝祥倒是很樂觀地表示:「危機就是轉機。就像災區學校的希望工程一樣,我可以趁機『蓋』一個新的生涯規畫,讓生活回到年輕時預定的學術軌道。」
目前暫時在師大擔任工藝系兼任教授的楊朝祥說,目前已經有幾個學校邀請他去擔任教育行政的工作,但是否接任,他還在猶豫,因為他是那種一旦接了行政工作就會全心投入的人,但這幾年來,他一直很希望能夠撥出時間來當志工,如今好不容易卸下行政重任,就更期待能完成這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