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走進國立大學的校園裡,抬頭一望,一棟棟建築物上的匾額名稱,變成知名人士或公司名稱,像是「長榮館」、「聯電廳」、或是「廣達中心」、「華碩大樓」,踏入餐廳大門又見到「統一食堂」、跑到體育館又瞧見「捷安特體能中心」,可千萬不要驚訝,因為教育部積極為公立大學引進 BOT 做法,不久後,名人名字到處林立,就會成為大學校園內的新風貌。
台大的宿舍會用哪個名人的名字呢?
正當高速鐵路與金融大樓兩個大型 BOT 案件陷入膠著之際,教育部也積極將BOT 的做法引進高等教育之內,特別是針對國立大學,以公辦民營的 BOT 方式,將國有土地「無償」撥給國立大學興建宿舍、餐廳等自償機能的校園之用。台灣大學興建超過十億元資金的學生宿舍,就是教育部在公立大學推動 BOT 模式的範例。
台大校長陳維昭說,台大宿舍興建案採取 BOT 方式,早在教育部長吳京時代就開始進行,因為相關的法律規定不明朗,所以並沒有實際的進展。不過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陳德華則說,教育部的步伐會加快。一旦付諸實現,難以揣測會由哪個人或集團投資,而這棟宿舍又會有個什麼樣的名字。
除了台大宿舍,中山大學也很密切注意這方面的發展,中山大學校長劉維琪告訴本刊,正在規畫中的第二校區,他已經私下陸續與有興趣的公司、團體或個人接觸,各種可能性都不排除,畢竟有許多公司企業有投資教育事業的高度興趣,土地卻是介入教育事業最大的障礙,而中山就能夠提供出土地資源,所以他非常歡迎外界有興趣的可與中山大學聯絡。
徐旭東:大學做 BOT 輕而易舉
雖然高速鐵路與金融大樓的 BOT 經驗令社會感到不安與質疑,但是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卻肯定的說,BOT 模式沒有問題,問題出在高速鐵路與金融大樓的「尺寸太大」,學校做 BOT,只是蓋棟大樓反而輕而易舉,所以教育部推動 BOT不是困難事。
說起公立大學開放公辦民營方式經營,其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想法,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卡在 BOT 涉及了國有財產法中關於國有土地使用的限制,也就是不得處分,或擅為收益。由於教育基本法的通過,該法第七條鼓勵私人興學,因此在七月中旬,教育部長楊朝祥宣布大學公辦民營的可行性,還組成一個可行性研究小組,由次長吳清基擔任召集人。
八月初,教育部與財政部協商,將國有土地的使用規定給予彈性放寬,只要不違背教育事業目的,例如餐廳、宿舍,就不在不得處分會擅為收益的限制內。但是除了餐廳、宿舍,校園裡還有哪些建築或是範圍符合教育事業目的,還必須由兩個部會共同會商訂出細目。
陳德華說,接續下來的進度會很快,不過公辦民營制度的設計還是以公立大學為主,因為政府已決定不再增設新的公立大學,而國外開辦大學公辦民營的個案也不少,只要維護既有職員工的權利不受影響,又可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又能紓解教育經費短絀問題,教育部鼓勵部分學校先行試辦。
教育部期待長榮集團進入成大辦學
教育部打的如意算盤像是經營航空與海運的長榮集團,若與成功大學的航空相學系或海洋大學合作,就符合公辦民營的條件。曾被徵詢意見的海洋大學校長吳建國卻表示,引進民間資金協助政府辦教育固然是好事,但是要將現有的公立大學民營化,就像一般國營事業民營化一樣,會遭遇到人事調整、組織重整的阻力,況且公立大學近年來民主化程度增高,教授治校的觀念相當普遍,改為民間經營,可能在理念上或做法上會有衝突發生。
鑑於開放私人企業參與公立大學的經營辦學,必須顧及企業特色、經營的經驗、和專業人才,也涉及維護學術自由與品質的問題,因此公辦民營的複雜性較高,陳德華說,教育部會先推動類似興建台大宿舍,這種較為單純的 BOT 模式的公辦民營個案。
對於教育部積極為公立大學推動公辦民營的做法,公立大學還有不同的意見,但是看在私立大學的眼裡卻倍感吃味。
元智大學校長詹世弘就指陳出,對於國有土地的使用權,公立大學可以「無償」撥用,私立大學只能「租用」。而公立大學使用百分之九十五高等教育經費,只培養百分之四十五的大學生;反觀私立大學只用百分之五,卻培養百分五十五的大學生。以美國為例,前十大的大學排名,就有八所私立大學。所以他認為,過去的大學是培養社會少數菁英分子,時至今日的大學教育應走向大眾化,而私立大學也應享有合理的資源分配與公平競爭的遊戲規則。
楊朝祥也說,美國公私立大學的差距逐漸在接近當中,但是台灣還是有很大別,BOT 在公立大學做,一樣也可以在私立大學做。田長霖說,美國公私立大學都有採用 BOT,他也支持教育部勇於做這樣的嘗試,但是他也擔心台灣的事情容易牽扯政治化,比較複雜,最怕的是一看到問題又退縮不做了。因此,他希望楊朝祥能夠敢做敢當的推動下去。
最近兩任的教育部長蓄意透過政策,將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引導朝向追求卓越的方向,要想成為世界一流大學,興起了學校合併的念頭,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就是範例,但是目前看來似乎只是一頭熱,身為主角的兩所學校意願不高,教育部積極推動大學公辦民營的模式,能夠真正為大學的經營鬆綁,不要又淪為一廂情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