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個多月緊湊且緊張的遴選過程,一向自詡是國內教改火車頭的台北市教育局終於選出「列車長」!一月三十一日,市長馬英九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台北市教育局長由建國中學校長李錫津接任。而當二月一日早上李錫津就任之後,台北市府的小內閣總算首次全員到齊。
同樣是遴選,北高兩市再度展現南轅北轍的差別。高雄市長謝長廷一上任就組成遴選委員,一個多星期後,各教育團體一致推薦,教改重砲、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副教授曾憲政正式接任高市教育局長。雖說是遴選,但過程之順利,共識形成之快,反而比較像推薦選任。
流彈四射、黑函滿天飛
但台北的情勢可就繁雜而激烈多了。事實上,馬英九也在上任後立即召開遴選公聽會,但一開始各教育團體就為代表名額和比例,質疑和不滿之聲四起;一月十日,十七位來自校長、教師與家長團體的代表正式組成遴選委員會,十六日展開遴選。而從第一階段選六位到第二階段選三位的過程中,有些委員為特定候選人造勢方式令人生疑,而遴選委員間也彷彿敵對敵般;到了三位人選名單送交馬英九之後,本該清清如水的教育局長遴選,居然也染上如流彈般四散的黑函的惡質選風,而列舉的內容從拋家棄子、外遇,到假公濟私都有。凡此,不只在攻擊候選人,其實也在重創此次的遴選制度。
一月二十四日,馬英九與遴選委員會選出的李錫津、鄧運林(前台北縣教育局長)、陳益興(北市教育局副局長),就因為到遴選的最後階段,出現敏感的黑函問題,使得已經夠謹慎的馬英九又多花了一星期,過濾再三,直到教育局長應上任的前一天夜裡才公布人選。
雖然李錫津也是黑函攻擊的目標之一,但在遴選委員會中,卻是支持度與得票率最高的候選人,在整個遴選過程可說是一路領先,最後結果則是眾望所歸。據了解,在遴選委員送交的名單中,馬英九就只在李錫津和陳益興之間做抉擇,其中本以陳益興最被看好,但最後李錫津的「民意」太穩,而這又正是馬英九最在乎的原則,而李錫津為人謙和、處事圓融,以及柔性的領導風格,與馬英九「以和為貴」的心情很合,再加上李錫津對長官的「指示」一向配合,這些加分籌碼,是李錫津的出線關鍵。
一月三十一日星期天早上十點半,馬英九在宣布局長人選的記者會中指出,雖然選局長不是在選聖人,但教育影響層面至深至廣、關係社會的未來,他寧願多花時間考量清楚。在與三位局長人選長談後,並多方徵詢意見,最後選用李錫津的理由是,李錫津有豐富的教育與行政經驗,才德兼備,處事圓融,推動理念循序漸進、有效而不剛烈,協調能力受到肯定,符合他「要有知識、見識和膽識」的用人標準。
李錫津在致詞時表示,過去投入教育工作二十八年的時間中,有十二年在學校,其他時間則在教育行政領域,他覺得教育工作猶如在駛船,在學校時這條船就像停泊在港灣中一樣安穩,現在則像要把船開向汪洋大海,充滿了新的挑戰。他指出,教育的改革是持續進行的,上任後的工作其實早已表列在市長的教育白皮書中,但他將會優先推動「心」的教育改革,希望基層教師和所有教育同仁都加入行列。
「心」的教育主張
而在二月一日的就任記者會中,李錫津再度重申他的「心」教育主張。李錫津首先指出:「學校是教育的核心,而老師、校長就像是教化人心的工程師,所以不只在教室裡,戶外、山上、社區都是教師的舞台。」不過真要讓教師們這麼做,教育局就必須統整學校、教師與家長資源,並發揮服務、支援、協調、組織、研發、成長,以及省思等機動的行政能力。
在邁向學校本位的行政與教學上,則從工作簡化與授權,導引自我監督、模糊內部監督、化解外部監督著手,而從事學校本位事項的研發則是基礎,同樣的透過教師、家長、學校互動與合作,則收事半功倍之效。
有關教育、教學的目標與方法,以及教材的選取,李錫津強調要回歸教育本質、課程標準,
發揮教育專業,考慮學校本位、班級本位、教師本位,並且要因應文化差異。而多元入學方案、開放教育、特殊教育是持續執行的統合性工作,另一方面減輕教師負擔、提升教學水準也同時持續進行;對於生命教育、外語教育以及多元文化教育則是繼續研發的重點。
建國中學是否率先「遴選」校長?
對教育的主體||學生,一向喜歡和學生聊天、腦力激盪的李錫津以其經驗建議,唯有建構多元價值觀和自信,啟動多元智能、展開有效教育活動,才能帶好每位學生。當然定期辦理教育會談,與教師、家長、校長、行政人員、學生及其他關心教育人士互動溝通,才能適時做出正確、完整而有效的指導。因為,對老師、父母來說,做不好、做錯了,可以修正,可以重來;但對學生來說,生命中只有一次小學、國中和高中生活,他們的人生無法彩排,更難重來。教育若走錯,會危害整個下一代人的前途。如果行政用心、教師有愛心,則家長放心,學生也就能快樂而自在的學習與生活。
理想化的教育工作千頭萬緒,李錫津所述只是其中一二。不過眼前教育界最關心的還是李錫津升任局長後,建中校長出缺所引發的骨牌性人事異動。對此,李錫津也感到相當棘手,只表示,會在上任後做進一步的了解並找出一個最好的方式。此時,李錫津突然強調,其實用什麼方式不是最重要,找到好校長才最重要。因此,國教法通過的校長遴選是否會由建中率先實施並立下示範,就有待觀察。
事實上,除了已經出缺的建中校長一職,中山女高、成功高中等明星高中校長也屆滿退休年
齡,將於今年暑假退休,因此高中吹起的校長搬風就成為李錫津上任後首要解決的問題;而對一向廣結善緣、以和為貴的李錫津而言,實為一大考驗。
/BOX/
李錫津不愛說教 愛說故事 撰文:劉 萍
新任教育局長李錫津不枉其在教育界累積的二十八年經驗,從一月三十一日市長發布人選記者會,二月一日新局長交接以及上任記者會中,台風穩健、應對得宜,猶如模範生般挑不出毛病,不過令眾人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李錫津信手拈來的小故事和比喻,短短兩天的三回公開場合,說的故事不下十則。「說教不如說故事」就成了這位新官上任的最大特色。
像是對於他過去在學校工作,李錫津形容像是一條船停靠在安穩的港灣;如今接任局長則像要把船駛向大海,接受更大的挑戰。而在鼓勵局員、教師要成長、要發揮機動的行政能力,必須加強研發工作,李錫津說:磨刀時間長,砍柴才省力。
在強調健康的重要時,則用曾對學生說過的比喻:如果健康代表阿拉伯數字「 1」,有太太則加個「 0 」,有房子再加個「 0 」、銀行有存款再多加幾個「 0」,這樣就會是個億萬富翁,但一旦少掉「 1 」,就一無所有了。 提到做人做事要有視野時,李錫津說道:以前有個皇帝在下轎後問隨身侍從,明明方才只看到前面四個轎夫抬轎,何以現在卻有八個轎夫來吃飯。
為說明「建構學生多元價值觀」,凸顯現代年輕人的本位思考,易忽略人際間和社會上的不同價值觀時,李錫津又想到一個故事:有個好茶道的人,半夜因內急,一時只好尿在手邊的茶壺裡,雖然此壺「養」了很久,還是必須清理,但洗了又洗總覺有異味。有天朋友來訪,用此壺泡茶招待朋友,不料朋友卻力讚茶藝又有精進。
講到現在年輕人的成熟比成長重要:成長可以使子女的棋藝贏過父母;成熟的人,知道和父母下棋時,可以小輸一兩盤討他們歡心。
雖然李錫津的故事說得有趣,不過對局裡成員、台北市二百四十所學校、三萬名教師及上百萬學生與家長來說,已經缺席一個多月的教育局長得快快進入狀況,人事、基本學力測驗的命題、國小組織章程等待解問題一大堆。聽幾則故事、比喻倒也新鮮有趣,但他們最想聽到的還是具體的政策和方案。
不過畢竟李錫津才剛上任,一開始很難說得清楚,故事雖有趣,但其藉以說明的理念和做法,一時還抓不出重點。新官上任要燃火,恐怕要先揣摩「上意」、體察「民心」,做好暖身之後再說。只是李錫津似乎只有說,教育之船正要駛向大海,但好像記者對他所提出的問題也掉進了大海裡。
/小檔案/
李錫津小檔案
年齡:五十歲,金牛座
籍貫:雲林縣斗南鎮
學歷:中興大學農藝系學士
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
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進修博士課程
前職:建國中學校長
經歷:國中教師、組長
師院講師
台北市教育局科長、副局長
松山商職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