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誕節越來越近,最近校園內也跟著瀰漫著一股濃得化不開的歡樂氣氛,就在耶誕節的前兩周開始,國語課堂上,老師教著小朋友寫卡片上的祝福語、閱讀與耶穌或耶誕節有關的文章;音樂課上高聲唱著各種耶誕歌曲;師生們利用美勞課動手將教室改頭換面,還打扮自己;數學課時,老師教著小朋友學陰曆、陽曆的不同;自然課裡學生談論著星座的由來;老師在上社會時,解釋著耶誕節的緣起。如果老師願意凸顯教學主題,還可以戴上一頂紅帽,走進教室內……
這是什麼樣的教學方式?答案不是美國學校,而是九年一貫制。這樣一幅校園畫面,很可能在九十年的十二月初開始浮現,因為九十學年度將開始實施九年一貫新課程,新課程最強調的就是主題式教學與統整教學。
除了上述的耶誕節之外,選舉也是老師很好表現的課程主題。就好像十二月初的三合一大選,北高兩市市長選舉戰況激烈,北高兩市國中小學的課堂上,就可能出現熱門的選舉周主題,師生們在課堂上談論著選舉的歌曲、電視與平面廣告內容與表現形式、選票如何計算、比較各政黨歷年得票率、台灣選舉發展歷史、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的異同、比較各候選人的政見、長相、性別、年齡……。不僅有時令效果,而且與生活經驗相結合。
強調結合生活經驗的學習活動
九年一貫制和現在教學概念不同的是,在耶誕節時,絕大多數的國中小學校園裡,可能只有在音樂課堂,唱著與耶誕有關的歌曲,偶爾在作文課上寫寫「假如我是台北市長」,校外生活似乎與校內的學習扯不上關係。因此,許多人期待,中小學生長久以來生活與學習無法掛鉤斷層學習的現象,可以在九年一貫新課程實施後改觀。
台北市湖田國小教師林俞君已經在她自己的班級,實施類似前面場景描述的統整式教學。林老師的做法是,利用寒暑假期間收集與閱讀各科教科書,歸納出各科的課程綱要與學習目標,統整出七到八個大單元,再編寫每個單元的主題內容與教材,為了收集教材,大量閱讀坊間出版的圖畫書籍約二、三百本,詳細列出每一本圖畫書的主旨與背後的價值觀,挑選與教學主題有關的圖畫書,作為輔助教材。
她接著規畫每個單元所需要的授課時間,如此一來便完成整個學期的教學計畫,大約在暑假結束前的兩、三周向教務處提出申請,讓學校了解她的教學計畫,同時協調其他科目老師的上課時間,因為她需要與其他科目的老師進行協同教學。
林俞君還在學期間根據學生學習狀況,擬定月計畫與周計畫,她說,開學前作好教學計畫,開學後只要觀察學生喜不喜歡調整內容,不必擔心趕不上進度,還會有多出來的時間,可以針對部分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老師不再只是「教學者」 更是「課程設計者」
由老師自編教材、擬定教學進度,並非放縱老師一意孤行,而是符合教育部頒發的課程綱領與目標,許多老師擔心這樣做得花上不少時間,不過,林俞君說,做這樣的教學計畫只需要兩周左右,並不如想像中花時間,而且從她自己統整式教學的經驗看來,在小學是很容易做的。據了解,台北市已經有好多所小學已經實施這種統整式教學,這也是九年一貫新課程最主要的精神所在。
目前國中小學的功課表塞滿了各式各樣的科目,不論是上課時數或科目,台灣的國中小學都比絕大多數的先進國家還多,雖然有這麼多的上課時數與科目,但我們國中小學生學到的卻多是被分割的知識、與較低層次的記憶性知識,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國中一年級的認識台灣,單單這麼一個主題,卻被拆成台灣社會、台灣歷史與台灣地理等三個科目。
正因為長期以來以學科本位為主的課程設計遭到詬病,教育部在十月初公布的年一貫新課程總綱,便揚棄過往以分科為主的課程設計,改變成以領域學習為主的課程綱要,這種改變首先衝擊最大的就屬老師了。因為老師將從單純的「教學者」,變成還要肩負「課程設計者」的多重角色,而且還要從「專科老師」變身為「全能老師」。因為七大學習領域中的每一個領域都統整了多個科目,例如社會,就包含了歷史、地理、政治、經濟、鄉土教育等內容。
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教科書幾乎成為學校唯一或主要的教材,教師只是奉命被動執行規定的教材,在無形中廢除了教師的專業能力;未來九年一貫新課程實施後,沒有課程標準,也沒有統一的教科書,教學時數中還多了百分之二十的彈性時間,讓學校與老師運用。突然間多出了這麼大的空間,目前大多數的國中小學教師還搞不清狀況,約略了解內情的教師則多少顯得慌亂。
最近全國教師協會籌備處將拜訪教育部長林清江,表達教師們的疑慮與建議,他們的要求是,讓基層教師參與新課程的制定,讓基層教師早日了解新課程的精神與內容,特別是為基層教師解決教材編寫與擬定教學計畫的難題。他們強調,如果得不到全體教師的支持,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前途必定多舛。
國中老師飯碗可能不保?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高永遠就說,「老師又不是孫悟空,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他個人從外面聽到的聲音顯示,大部分人對九年一貫新課程都不抱樂觀,因為現職國中小學老師需要在職進修與第二專長的培訓,未來教師的培訓也都需要時間;還有,長期以來都是「單兵作戰」的教師,如何學習協同教學,如何學會自編教材,都是大挑戰。除了老師難以克服的難題外,新制對學校行政也是一大考驗,因為學校要自行發展「學校本位的課程設計」,除了要有特色以外,老師的課程調度,又是協同教學又是分科教學,與現行運作截然不同。
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理事長侯務葵告訴本刊,每一次的課程變更,都是不同力量拔河的結果,基層教師永遠都是最後才被告知。當國小基層教師還埋頭適應八十五年實施的新課程中,頭都還來不及抬起來,九年一貫新課程又登場了,如果教育部事先沒有充分說明與溝通,結果如何將顯而易見。她說,經過分析與了解,九年一貫新課程的改變,國中老師的衝擊將遠遠大於小學老師;而培育國中教師的師範大學所受的衝擊,也將遠大於培育國小師資的師範學院。
最近一個月來,民間的教育團體或是培育師資的學院,都針對九年一貫新課程舉辦了多場的研討會與說明會,明顯看出來國小教師的高度參與、討論熱烈,而培育國小師資的師範學院也不斷表達,因應新課程需要,應該著手調整培育課程;但其中卻聽不見國中教師的聲音,其間偶爾還可聽見師範大學的教授反駁統合教學的論點。
追究原因是目前教師市場呈現缺少國小師資、但國中師資卻供過於求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國小教師採包班制,一個人包辦國語、數學、社會等,已經有全能教師的訓練,在沒有升學壓力的前提下,小學教學顯得活潑,還允許進行部分實驗教學;反觀國中教師,完全是專科教師、與九年一貫新課程強調的合科、統整完全背道而馳,在升高中的壓力下教學方式難以改變。更重要的是,國中老師擔心合科之後,市場又供過於求,自己的飯碗可能不保。因此,國中老師面對九年一貫新制便站得遠遠的觀看。
教師觀念不改 新課程恐淪為「新瓶舊酒」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校長歐用生積極的在校內宣導九年一貫新課程,雖然他也認為實施的時間非常緊迫,但是對師院而言,許多計畫已經配合進行,包括加強學生學科能力的檢定、實習制度中重視統整教學、中小學師資培育合流等等,應該夠培育出教授新課程的全能師資。他強調,在意的是整個師資培育機構能否在值觀念與態度上做大調整,能否從傳統「培育菁英」,扭轉為「培育適應現代社會的國民」。
歐用生特別提及,現職教師的在職訓練若不能改弦更張,九年一貫新課程的實施也將大打折扣,他建議最好將在職進修的管道回歸到以學校本位自行辦理,教育部支援經費與師資。他以自己為例表示,為現職教師所進行的在職進修課程,每每令他深感挫折,如果教育部企圖省錢或便宜行事,九年一貫新課程只會淪落為「新瓶舊酒」。
培育國中師資的台灣師範大學對九年一貫新課程則顯得冷漠,即使師大校長呂溪木在校內的行政會議上,請各系系主任了解新課程並配合進行課程調整因應,但多數系所至今仍然在觀望,教育系副教授梁恆正明白指出,自從師資培育多元化之後,師大已經朝向綜合大學、發展學術與研究的方向發展,不再擔負國中師資培育的重責大任,當然無法因為國中課程調整為合科、統整,師大的系所或課程就立即隨之調整;況且國中學生能力的培育,到底是合科教育好,還是分科教育好,在缺乏實驗為基礎前提下,還難有論斷。
師大公訓系副教授呂建政則認為,未來國中小學的教師市場仍然會同時需要全與專業兩種教師,因為小型學校對全能教師的需求明顯,大型學校聘請的師資可能比較整齊,專科教師可以進行協同教學。他個人以為,在現行師範系統內鼓勵學生跨系進修,增設訓練全能教師的課程,應該可以滿足教師市場的需要。
決定九年一貫新課程成敗的關鍵就在基層教師身上,但是這群教師卻是目前對九年一貫新課程發展最為陌生的一群,面對這個問題,教育部也不敢輕忽,教育部長林清江已經決定從十二月底巡迴二十五個縣市,以縣市為單位,與基層教師舉行面對面的座談,聽取基層教師的意見;除此之外,還要編寫手冊廣發教師,說明新課程的內容;另外還將培養統整教學的種籽師資,到各校播種。究竟箭在弦上的九年一貫新課程,能否順利命中目標?要克服的問題很多,每個環節都不能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