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穩住金寶兵符 許勝雄下半場的二挑戰

穩住金寶兵符 許勝雄下半場的二挑戰
金寶董事長許勝雄(左)將金寶交由沈軾榮(右)管理,今年五月沈軾榮無預警閃辭總經理一職,七月也不再續任金寶旗下轉投資凱碩董事長一職。

2020-10-07 15:07

老牌電子代工大廠金寶,因為一樁總經理下台案,再度引發接班話題。
只不過,這個老字號若要重新尋回自己的一片天,恐得先正視集團內部的危機與挑戰。

今年堪稱是金寶電子成立四十七年來,營運狀態最驚心動魄的一年,金寶總座原由董事長許勝雄女婿沈軾榮擔任,也是科技界少見的女婿接班人,但今年五月沈軾榮以「身體健康因素」閃辭,不僅震驚了董事會,就連股東也疑問不斷,直到許勝雄緊急找來仁寶前副總經理陳威昌接掌兵符,才穩住了金寶營運。

 

過去十年,沈軾榮是金寶的總舵手,主導東南亞擴廠,也在任內拿下家電大廠Dyson訂單,並訂下OEM Plus(代工升級)轉型方向,儼然是金寶營運的重要核心人物,此次突然離職,也讓許多股東存有疑問。

 

在金寶今年股東會上,許勝雄解釋,沈軾榮將調往新事業擔任董事長,以讓金寶所投資的新事業能產生效益。但金寶內部也有風聲傳出,沈軾榮將於十月完全離開金寶其他轉投資公司;據悉截稿為止,他仍是在職狀態。

 

許勝雄個人持股低 沈軾榮加碼不尋常

 

只不過,市場盛傳,沈軾榮下台的導火線,竟是他試圖挑戰金仁寶集團的經營權。

 

金寶長年由許勝雄擔任董事長,不過,許勝雄個人對公司持股並不高,僅○.九三%,主要是由金仁寶集團投資公司、仁寶相互持股方式來鞏固經營權,此外,金寶長期在票面價十元附近徘徊,加上許勝雄放心將公司經營交由沈軾榮管理,在在給了沈軾榮加碼持股的機會。

 

翻開年報可以發現,一二年時,沈軾榮僅持金寶○.二九%股權,至今年四月底止,持股比率已上升到一.四五%,八年間股數增持了四倍之多,加上沈爸沈媽手上的四.二五%持股,以及外傳沈軾榮找朋友買進金寶股份,手上所持股份步步逼近金寶最大股東仁寶(八.四六%)。

 

那麼,究竟該如何用它為資產配置加分呢?郭俊宏指出,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由於風險承受度較高,應以百分之百的股票配置較為適宜;這麼說來,其實不必有「股債配置」的考量。可惜,一樣米養百樣人,就是有些年輕新手的投資屬性較為保守,面對股市波動時,輕則影響心情、重則輕率殺低,在此之下,用債券ETF降低財富波動,就成了合理選項了。

 

對於這類保守型的年輕新手理財族來說,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建議,「新手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中,可以增添2至3成的債券,作為股市波動時的下行支撐。」

 

他強調,由於這部分的配置完全是為了「讓整體組合降低與股市的連動程度」,因此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必須留意其與股市的相關性,「例如高收債與股市走勢為中度正相關,就沒有辦法達到避險的效用。若希望降低投資組合風險,投資等級債與美國公債會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目前台股市場可買到明確標榜為投資等級的債券ETF,共有22檔。至於最具避險效果的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也有7檔可選擇。

 

挑對商品、設定好股債的分配比率,並開始執行後,投資人還須定期回頭檢視資產配置的狀況,適時進行「資產再平衡」;也就是說,隨著價格變動,若股債的資產總值脫離原本設定的比率時,就有「再平衡」的調整必要。

 

債券ETF

▲點擊圖片放大

 

高收益債券ETF  中年理財族的資產配置良伴

 

在此部分,郭俊宏以「時間」作為調整投資組合的分界。「一般來說,半年至1年的調整,會是比較好的區間。」張勝原則認為,應以股債比率的動態變化作為訊號,「當各類型資產比率偏離原本設定的5%至10%時,就應及時調整,使投資組合維持穩定的配置。」

 

說到「再平衡」,就得回到債券ETF「透明度高、容易掌握」的優勢了。實務上,往往遇到股市大幅波動,就必須迅速調整投資組合,而債券ETF因能在證券市場上直接交易,且為即時報價,讓投資人對價格變化能有更直觀且即時的了解,也能迅速執行交易,完成資產再平衡的動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投資理財,投資人的本金也會有明顯增長。隨著本金倍增,投資風格也趨向穩健。郭俊宏與張勝原皆表示,「為了使資產不至於有過大波動,中壯年階段的投資人在投資組合中,應增添約達5成的債券配置。」而這樣的資產配置比率遇到極端狀況時,也應隨市場情況調整。

 

郭俊宏指出,「例如3月股市位於低點時,投資人可以趁此逢低加碼,將股債比拉高至7比3。反之,股市位於高點時,也應反向調整,將債券比重拉高至7成,以應對未來股市下行的風險。」

 

相較於年輕族群,雖然此時債券的比率增加,但是距離退休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在保持本金的穩定後,也應該有一些較積極的操作。因此,郭俊宏建議,「挑選含息年化報酬率約2%至7%的債券,將每月領到的配息收入,再轉投資股票型基金,就能達到『以債養股』的目標。」換言之,標榜「高收益」的債券ETF,就是此階段投資人的資產配置良伴,目前市場上亦有7檔商品可供選擇。

 

投資級債為主、高收債為輔  屆退族穩穩滾出養老金

 

打拚半輩子,當退休時日愈來愈近,風險承受度也隨之下降。相對於追求本金的成長,這個階段的投資人更需要的是,在保持本金穩定性的同時,創造每月的現金流供退休所需。郭俊宏表示,「對於屆退族來說,由於本金龐大,投資的績效目標設定,可以設為被動收入達到合理月收的7成,甚至是1至2倍。」而在資產規畫中,百分百的債券配置較能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此時的投資人,本金大多至少已累積了3百萬至6百萬元以上。一般來說,全債券的投資組合,每月就能有不錯的收益。」若投資人仍想參與股市,他也建議股票比率最多不宜超過兩成,且本身必須對金融市場有一定的認識。

 

在投資標的的部分,郭俊宏認為,應以投資等級債為主,高收債為輔,「透過『以債養債』的方式,將投資等級債的配息收入,再轉投資高收債,不僅本金的穩定性得到一定保障,也能有足夠的收益。」但若是本金較少,希望在退休前「衝一波」的投資人,他表示,「為了達到含息年化報酬率7%以上,可能就須配置5至8成的高收債或新興市場債,才能有較高的殖利率。」

 

張勝原也認為,為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屆退族的資產配置應以債券為主,「以一名70歲的投資人為例,他的資產規畫中,比較適合的配置是7成的低波動資產,例如國庫券或投資等級債,剩下的3成,才能分配給風險較高的高收益債券或新興市場債。」這樣才能在降低本金波動風險的同時,也能擁有穩定的現金流收入。

 

新興市場債ETF是目前各類債券ETF的主流之一,計有22檔可選擇,其中有15檔為中國政府公債相關。

 

了解各年齡層的資產配置比率,再來要注意的就是挑選債券ETF的訣竅。由於現行法規對於ETF設有最低規模標準,若規模太小易被清算,因此,張勝原指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投資人應盡量挑選大型的債券ETF,確保投資標的的穩定性。」以規模來說,他建議挑選規模在30億元以上的標的,「因為這個規模的債券ETF,在投資部位上比較可以完整布局,且經理費率會更低。」

 

掌握3原則  挑對穩配息的債券ETF

 

郭俊宏也提出三個對於債券ETF規模的衡量標準,「目前法規中,ETF若近30日的平均規模不到1億元,就符合下市門檻。另外,債券ETF的交易日均量應大於2百張,且持有該檔ETF的投資人至少要在3百人以上,才會是比較穩定的投資標的。」

 

除了規模外,由於債券ETF是在證券市場上交易,與股票一樣會有流動性問題。對此,郭俊宏建議投資人可從以下三點做挑選,「一般來說,債券ETF的買賣價差不宜超過1元,折溢價也須低於3%,每月平均成交量也要達到1千張以上,才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張勝原則認為,投資人其實不需要過度追求極大的成交量,「因為一般投資人的交易金額通常不大,只要該檔ETF每日成交量達到自己投資部位的10倍或20倍以上,也就足夠。」

 

此外,由於目前市面上的債券ETF多以季配息或年配息為主,若希望每月都能有一筆被動收入,郭俊宏提醒,「投資人在挑選債券ETF時,可以錯開各檔的配息時間,達到分散效果,使獲得配息的時間分攤到每月。」

 

當然,相對於債券ETF,主動式的債券基金仍有「可能超越大盤表現」的優勢,在透過債券ETF熟悉股債配置的門道後,轉進債券型基金為收益創造更多價值,亦是讓財富加速累積的理想途徑。

 

低利時代,「尋求收益」是門夯學問,無論如何,廣泛涉獵金融商品、學習更多理財觀念,才能一步一步打造穩中求勝的投資組合。

 

債券ETF

▲點擊圖片放大

 

最多元、實用的理財觀念,都在2020「台北.金融博覽會」

延伸閱讀
53歲金寶總經理沈軾榮以健康因素閃辭 老董許勝雄重挑大樑
53歲金寶總經理沈軾榮以健康因素閃辭 老董許勝雄重挑大樑

2020-05-07

金寶搶攻防疫商機!用3D列印30天拚出「呼吸器」系列商品,醫療營收比重上看1成
金寶搶攻防疫商機!用3D列印30天拚出「呼吸器」系列商品,醫療營收比重上看1成

2020-04-30

進軍東南亞30年,新金寶執行長:10年前打不贏電子五哥,現在我是Local King
進軍東南亞30年,新金寶執行長:10年前打不贏電子五哥,現在我是Local King

2019-11-26

許勝雄「電電」吃三碗公
許勝雄「電電」吃三碗公

2015-11-25

金寶、宏遠、兆豐金  補漲可期
金寶、宏遠、兆豐金 補漲可期

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