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擴廠,陳秉豐嘆了一口氣,坦言已經看土地看了一年多,「但是台北的土地真的太貴了。」因為塑膠產業有聚落效應,客戶、原料商都在北部,不太可能遷移到中南部重新開始,如此一來反而喪失原本能與上下游快速溝通的優勢。
雅文塑膠能做的,就是提高現有土地利用率。不僅投資數位工具,強化生產效率,在產品線的開發,也捨棄大型模具、機台的研發,並專注於精密度高的微型產品。除此之外,陳秉豐提到,雅文塑膠的「工程部門」,是其能收服國際大廠的祕密武器。只要客戶需求一來,團隊就能立刻幫客戶評估產品的可行性,並且排除不必要的風險。
陳秉豐內心對於轉型的目標相當清晰,希望能將數位化的成果轉化為業務的競爭力,並讓未來每年營收有三○%的成長。下一步,雅文塑膠要做的是導入客戶管理系統(CRM),不僅能更有效管理客戶資訊,也能協助業務人員開發新的客戶。


業師點評》王景裕 串連上下游數據提升生產效率 讓高端客戶不想離開你
雅文塑膠企業經營的歷程,就是台灣製造加工業發展的縮影。
從最一開始工廠裡的五部機台,各自負責生產不同的產品,但這樣子會面臨到產能不夠大、產品不夠精密或人力無法配合等問題,於是當時陳董事長就先做了第一次的策略轉型「聚焦」,僅生產真正賺錢的高端產品,並且讓客戶更加集中化,如此一來便能加快自己的生產效率,擴大工廠的產能。
過去台灣中小企業第一代企業主,在產線上多仰賴人力,甚至還親自上陣到產線上工作。如今適逢二代接班潮,二代企業主必須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數位轉型,打破過去的限制。
雅文塑膠最大的問題,在於分散式廠區導致生產資訊難以整合,引進機聯網就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透過機聯網,將機台的資訊串接到管理中心,並與供應鏈結合做管理。爾後就可以根據接單狀況,預測原物料進貨的時間點與數量,在財務周轉上也更有效率,這是機聯網最大的好處。
應建立智慧排程 可有效溝通、避免產線大亂
雅文塑膠遇到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庫存管理。現在「零庫存」已經是許多產業必須面臨的趨勢,供應鏈上的公司都想把存貨堆放在上下游,像是蘋果的庫存都堆放在上游供應商,攤開上游供應商的財報便一目了然,而過去宏碁是將庫存放在下游通路,但這其實或多或少都會為上下游公司帶來問題。
雅文塑膠畢竟規模小,營收又高度仰賴單一大客戶,既然無法改變客戶的下單模式,就必須提高自己的生產與庫存管理能力。庫存分成成品與原物料,我會建議雅文塑膠應盡量降低成品的庫存,但原物料還是必須要維持一定的量,以應付突發狀況。
現在雅文塑膠已經導入庫存管理系統,我在幾次與陳總經理的對談中,也建議雅文塑膠的下一步,應該將數據與上下游公司做串連。一旦數據串接起來,上游公司在規畫產品,也會考量下游公司產線生產的狀況,進而縮短雙方的溝通時間。如此一來,客戶在下單之前,就能先確認供應商是否能快速供貨,也可避免供應商因為急單而產線大亂。
串連上下游數據,為的是讓整個供應鏈做到「智慧排程」。這件事並不容易,花的時間也相對多,主要還是在於和客戶之間是否有足夠的信任,雅文塑膠和大客戶合作許久,比起其他供應商,執行起來相對更具優勢。

為客戶著想、維持性創新穩紮穩打 雅文擁兩大特質 有利發展生態鏈
雅文塑膠為何能與客戶的關係如此深厚?除了本身具有技術優勢,關鍵還是在於服務思惟,不僅僅出貨滿足訂單,還必須解決客戶的問題。雅文塑膠的客戶大多都是電子廠,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投資無塵室消除產品上的靜電,並降低產品的不良率。
除了與客戶緊密的關係,雅文塑膠的第二項優勢在於清楚自己的核心能力。創新分兩種:維持性創新與破壞性創新。破壞性創新對於一般中小企業來說,執行難度較高,若要生產完全不同的產品,可能整個製造能力都要重新建構。雅文塑膠則是選擇維持性創新,一路以來穩紮穩打,在改良既有產品之時,也不斷擴張製造能力,開發新的服務與產品。
我建議,雅文塑膠未來要與客戶打造「生態鏈」,透過持續了解客戶,加深彼此關係,雅文塑膠未來的產品就能愈做愈高端,逐步朝「精品」的方向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