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需求快速成長,物流能力成了決定各家業者營收天花板高度的關鍵。
看準中小企業痛點,永聯物流開發斥資二.五億元導入自動化系統,搶攻這波商機。
一個個有如放大版掃地機器人的無人搬運車(AGV),頂著比自身高出十倍的貨架,好像電玩遊戲裡追逐著小圓點的小精靈(Pac-Man),在數千坪大的物流倉庫裡左彎右拐,將商品快速有序地一一送到揀貨站人員面前。這樣過去只在亞馬遜等大型物流倉儲才能看到的景象,如今也出現在永聯物流開發位於新北市瑞芳的「物流共和國」園區。
二○一三年成立,獲得國泰集團支持的永聯物流開發以「物流共和國」品牌切入市場,至今,已陸續贏得H&M、雅詩蘭黛等國際大品牌進駐。不過永聯物流開發董事總經理張建泰不以此滿足,過去半年開始將眼光轉移到中小企業上。他看到的,是伴隨電商需求爆發而來的物流商機。瑞芳園區倉庫裡的「智能上身」,就是他的秘密武器。
從PChome、momo這兩大指標電商平台持續高速增長的營收走勢,不難看出台灣整體電商成長力道之強勁。在這樣的趨勢下,需求從來就不是問題,物流才是造成成長瓶頸的天花板。而這樣的挑戰不只出現在大電商,也發生在中小型電商和品牌商身上,且情況更為艱難。
B2C訂單組合複雜
小電商無法轉大人的關卡
擁有「早餐吃麥片」等多個垂直電商網站的饌元執行長巫宗融表示,「品項數若以線性成長,那倉庫管理複雜度就是指數成長。」張建泰也舉例,不久前高雄有家公司來找他,表示在訂單量成長到一天四、五百單後,「光靠人,已經揀(揀貨)不出來。」
畢竟不同於B2B交易情況相對單純,可以一個棧板一個棧板出貨;一般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可能是A商品買兩件、B商品買一件、C商品買三件⋯⋯,一百位客人就可能有一百種訂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