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老字號福壽實業鎖定高端市場 品牌這條路 再苦也得走

老字號福壽實業鎖定高端市場 品牌這條路 再苦也得走

鄭閔聲

管理

蕭芃凱攝影

1170期

2019-05-22 09:53

「我在超市裡看到肉品和雞蛋,只要包裝上有印農場主的照片,價格都好很多。我當時就想,那我能不能學習歐洲規格,在台灣做有特色的東西?」約莫十年前,一次歐洲參訪行程中,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察覺了「品牌」的力量,興起經營差異化商品的念頭。

一開始,洪堯昆從養雞做起。他學習歐洲的人道飼養規範,在南投中寮的福壽生態農場嘗試天然放牧,並餵食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研發、可增加體內維生素與礦物質的狼尾草。生產出的雞蛋與肉雞,在市場上都獲得不錯評價。

 

靠著養雞做出一些成績,洪堯昆決定進一步將這套成功模式複製到養豬領域。福壽用技轉方式,向畜試所高雄種畜繁殖場,取得新品種「高畜黑豬」,並以同樣的自然放牧、在飼料以外餵食狼尾草方式,飼養這款具台灣特色的黑豬。

 

「我想做的,是提升台灣人飲食水準,提供消費者更安全、優質、對環境與動物友善的肉品選擇。」洪昆堯解釋自己毅然投入品牌豬肉的理由。

 

儘管早在一九九七年台灣爆發口蹄疫之前,福壽就有大規模養豬經驗,但「生態牧草豬」畢竟是場從零開始的實驗。從引進高畜黑豬、進一步改良育種,一直到真正將肉豬銷往市場,共花了福壽兩年時間。

 

起先,牧場人員對豬肉的口感與風味還沒有十足把握,必須先將成豬送往拍賣場,以一般毛豬市場價出售;屠宰分切後再自行回購部分豬肉試吃,逐步掌握最佳養育時間、適合的脂肪比率、各部位口感特色等資訊。

 

生態牧草豬的健康生活

吃牧草,天氣好就玩水、做沙浴 

 

抵達福壽生態牧場當天清晨,南投山區下了一場驟雨。接近中午時放晴,幾頭原本躲在圈舍裡的黑豬機伶地走出屋外,在有些泥濘的空地上任意行走,不時用力嗅著地面,似乎在尋找食物。

 

福壽實業消毒室
豬隻進入放牧階段以後,就不再服用抗生素,
因此進入放牧區域的人員都必須消毒,以免帶入病菌。(圖片攝影/蕭芃凱)

 

「只要天氣好,就會讓牠們出來玩水、做沙浴,平均每頭黑豬有超過一坪活動空間。因為運動量足,肉質比較甜美。」福壽實業畜糧事業部協理楊俊賢解釋,每頭生態牧草豬平均生命週期約為八個半月,最適宜出貨體重是一百二十五公斤;當體重達五十公斤,就會被移往半開放式的圈舍居住,進入自然放牧階段。此後牧場不會再替豬隻施打抗生素,確保肉品不會殘留化學成分。

 

一邊說話的楊俊賢,突然彎腰拔起豬舍外的一把青草,用手撕成小段後拋在豬隻鼻子前的地面上,「豬吃這種牧草,就像是人類多吃蔬菜水果纖維,會在腸道內形成短鏈脂肪酸;豬肉比較不會有腥味,也含有較多對人體有益的Omega-3脂肪酸。」楊俊賢自豪地解釋生態牧草豬的特色。

 

儘管自信生態牧草豬品質優於一般市售豬肉,但準備直接面對市場時,福壽與牧場團隊才發現,「行銷品牌豬肉」比想像中困難許多,「一開始,真的是養一頭、賠一頭。明明是這麼好的豬,當初卻沒人要買,只能送去拍賣市場,現在光想都還是覺得心痛。」

 

「我們的規模小、成本高,根本就像一般小農,很難在量販店上架。」楊俊賢掐指計算,黑豬飼養時間原本就比白豬長,餵食飼料加牧草也進一步墊高成本,再加上必須堅持的放牧空間,生態牧草豬不可能衝高產量,若想做到損益兩平,定價至少要比一般豬肉高三成,「但消費者根本沒聽過這品牌,當然會覺得『憑什麼』?」

 

台灣業界的共同難處

資本不夠厚,撐不過初期摸索階段

 

福壽經歷的,其實是業界共同的困難。在台灣品牌豬市場市占率超過五成的「嘉一香活菌豬」,一開始也是這麼走過來。

 

「要創造品牌,一開始一定非常痛苦,我當年也是拿一般豬來『養』品牌豬;如果只靠品牌,公司都不知道要倒幾遍了。」嘉一香董事長陳國訓分析,品牌豬的基本要素是口感具有辨識度,沒有雄厚資源支持的一般小型豬農,很難撐過初期的嘗試摸索階段,因此台灣目前叫得出名號的品牌豬肉只有二十多家,市占率微乎其微。

 

由於尋找通路四處碰壁,福壽生態牧草豬只能暫時繼續銷往拍賣市場,做賠本生意苦撐。與此同時,楊俊賢則尋求與民間產銷履歷平台合作,訴求自然安全、對動物人道友善的飼養流程,吸引重視食品安全的消費者目光;另一方面,也充分運用福壽企業資源,製作生態牧草豬形象廣告在大眾運輸工具上強力放送,期望打開品牌知名度。

 

光是這些努力,仍然不足以消化每月僅三十頭的生態牧草豬產量,福壽於是決定「自產自銷」,以每公斤八十五元的固定價格(毛豬拍賣價格約為七十元上下),將屠宰分切後的生態牧草豬賣給同公司經營實體門市與網路購物平台的部門,直接販售生態牧草豬肉與加工品,期待慢慢產生口碑,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

 

「如果不是有這麼大的企業體在背後支撐,第一步真的很難撐下去。」楊俊賢與陳國訓的看法,不謀而合。

 

儘管第一步勢必辛苦,但經營品牌仍是台灣養豬產業持續向上提升的關鍵所在。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名譽教授、福壽實業執行顧問許振忠分析,日本業者經營特色品牌的成果,就是讓消費者習慣以不同價位、購買不同等級的商品;業者也因此更容易替產品定位、分級,並獲得改進產品吸引消費者的誘因, 「但前提是業者知道消費者要什麼,並且告訴消費者,你的產品有什麼特別。」

 

同業聯手開發品牌才實際

業界龍頭倡策略聯盟、契養

 

陳國訓直言,以台灣養豬業者的飼養規模,要比照福壽或嘉一香獨立開創品牌,有些不切實際;較為務實的作法,是集合同業力量共同開發品牌,以確保基本供貨量,「否則就算生意好,你交不出貨也沒意義。」或者是考慮與大型食品加工業者策略聯盟,採取「契養」形式,漸進式經營品牌。

 

對福壽來說,「生態牧草豬」這個品牌,主打特色除了人道飼養以外,還有安全健康。因此每一頭黑豬從出生日期、用藥紀錄、飼料添加的營養劑成分,都有明確記載在生產履歷上,供消費者查詢。另一方面,為迎合台灣人近年崇尚的養生飲食習慣,福壽也降低飼料熱量供應、提高纖維成分,減少肉品油花。

 

經過七年努力,福壽生態牧草豬終於在二○一八年實現「產銷平衡」 目標,小幅獲利,不必再被迫將滯銷的豬隻送往拍賣市場,也打進國賓飯店這類高檔餐廳,「不知道原因是台灣人食安意識越來越高,還是我們的品牌做出口碑。」楊俊賢半開玩笑說。

 

對年營收超過新台幣一百億元的福壽來說,生態牧草豬這門生意對公司盈虧幾乎毫無影響。洪堯昆也坦言,每月三十頭的產能確實不起眼;但受限放牧空間,短期內除非與外部業者合作,無法進一步擴充產能,「只能說,我們的豬肉,是珍品中的珍品。」他笑著說。

 

對福壽來說,這場養豬實驗的目的,原本就不只是為了獲利,「台灣豬肉一直在競爭中成長,走到這一步,同業競爭的不再只有價錢、口感,還有豬肉的安全、營養、對環境的友善。像生態牧草豬這樣的精品化豬肉,未來只會越來越多,這是進口豬肉沒辦法做到的。」洪昆堯說得平淡,語氣中卻充滿了對台灣畜牧產業的樂觀與自信。

 

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
福壽實業董事長洪堯昆以「珍品中的珍品」為目標,打造生態牧草豬品牌。(圖片/福壽提供)

 

延伸閱讀
捱過23年的等待!脫離口蹄疫疫區 台灣豬業將成下一個「發大財」產業?
捱過23年的等待!脫離口蹄疫疫區 台灣豬業將成下一個「發大財」產業?

2019-05-31

非洲豬瘟攻陷北韓 即日起全面檢查南韓手提行李
非洲豬瘟攻陷北韓 即日起全面檢查南韓手提行李

2019-05-31

守護台灣千億豬肉產業 護國神犬力抗豬瘟:不讓滷肉飯消失
守護台灣千億豬肉產業 護國神犬力抗豬瘟:不讓滷肉飯消失

2019-05-23

12年來藍綠都不敢面對的美豬問題  恐讓台灣貿易邊緣化?
12年來藍綠都不敢面對的美豬問題 恐讓台灣貿易邊緣化?

2019-05-22

中國豬肉飛上天  非洲豬瘟催化通膨
中國豬肉飛上天 非洲豬瘟催化通膨

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