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人與AI互相學習的時代

人與AI互相學習的時代

2019-04-02 14:38

電子產品能上網已非稀奇事,AI是廠商分高下的新戰場。
學習使用AI, AI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改進,將是未來趨勢。

本專欄上一次提到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展CES(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為拉斯維加斯帶來超過十八萬的人潮,餐飲、住宿、娛樂的錢潮以及交通、環境的影響。更重要的,自一九六七年舉辦以來,CES一直扮演著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展示舞台與創新趨勢的交流平台,吸引全世界的廠家和媒體不斷地關注此一展覽。

 

今年參觀CES的感想,首先是,電子產品皆要網網相連,智慧操作。傳統的電視機連上網已經是標準配備,電冰箱、洗衣機、冷氣機等連網也不新鮮,甚至微波爐、烤箱和瓦斯爐,也可以隨時與網路世界聯繫,下載食譜以便烹調料理。

 

其次,人工智慧(AI)的應用已無可避免地成為廠商競爭的下一步。過去在大量生產的時代,同一規格的產品服務所有的顧客,消費者必須去適應產品。接著進入市場區隔的年代,廠商將消費者分群,然後為不同需要的目標消費者開發不同的商品,來滿足其需要。

 

而現在,透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科技,產品會在與消費者互動的過程中,學習消費者的個別需要,而進行個人化的服務。雖然又回到單一產品的情況,卻會產生不同的產出,亦即產品適應消費者的差異,而非消費者來適應產品。

 

例如,全世界有超過六十億人口,但過去化妝品公司卻只將人的皮膚分成乾性、油性和中性三種來開發商品,而在CES已經有許多廠商借助AI開發儀器,偵測皮膚更細微、多元的特質,以推薦適合個人的產品組合。

 

 

 

Q:該如何提離職,才不怕跟老闆撕破臉

 

A:好聚好散,感謝公司及主管!對於仍在工作中想要轉職朋友,不論是先辭再找,或是找到再辭,好聚好散的與原公司「分手」是件重要的事情。好聚好散的離職會為自己的未來加分,不歡而散則可能影響未來求職路的順遂與否,是件不能忽視和馬虎的大事。越來越多企業會向求職者前東家或主管進行職場資歷評價(Reference Check),若先前離職過程雙方並不愉快,很難期待前東家或主管一定會就事論事。

 

我就遇過這樣的例子,我有一個獵才窗口他說,若詢問評價結果獲得負評他一定不任用,或是對方對問題不願意正面給予回覆,也會被他視為前主管不想當壞人但又不想背書,一樣不予任用;我問他,此狀況也許有可能非求職者有狀況,而是前東家或主管有問題呢?

 

這位窗口表示當然有此可能,不過站在企業的立場,進行徵才最重要的是想找到對的人才來補足目前營運上的空缺,並不想冒風險來嘗試及證明,所以除非是很特別的人才,否則進行資歷評價時所得到的正面或負面回應,會是企業決定是否聘用的關鍵因素。

 

關於離職的流程,大部分公司都有相關規定,一般來說都要先口頭向直屬主管提出,再進行書面辭職程序,然後依照約定作業進行交接,最後在約定時間卸任離開。目前普遍做法是從書面到離職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以便公司進行替補人員招募作業,不過要視各行業和職務的狀況而定。通常離職有幾個忌諱是要小心避免:

 

屆退擺爛:

 

有些人離職在即,後續事不關己,於是工作開始擺爛起來,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避就避,這是一種相當不負責的表現,畢竟公司仍在支付你薪水,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職業道德,雖不求要做到讓公司稱讚,至少不要讓自己留下疏忽或瑕疵,讓公司主管或同事後續可以批評和議論。請記住,世界是很小的,尤其是對某些產業來說,同業間根本是無秘密可言,切勿因小失大。

 

火力全開:

 

有些人可能對公司或主管不滿意而離職,在離職前開始到處抒發心中積壓的情緒,造成公司管理上的困擾。這是一種很不成熟的行為,所有的好聚好散至少都要彼此不會口出惡言,如果無法管好自己,那要如何好聚好散呢?再次提醒,世界是很小的。

 

請你記得我的好:

 

最後一天上班,給共事的同事及主管發一份感謝信。然後告別,說明團隊和公司帶給自己的成長收穫;最後附上自己的聯繫方式,多個朋友多個機會。

 

原文連結

 

延伸閱讀
祇園與青田
祇園與青田

2019-03-20

在地品牌的龍昇階梯
在地品牌的龍昇階梯

2019-02-20

服務學習接地氣
服務學習接地氣

2019-02-13

價格促銷優惠的幻覺2
價格促銷優惠的幻覺2

2019-01-30

「千客萬來」靠什麼?
「千客萬來」靠什麼?

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