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對鴻海集團的投資人而言,是煎熬的一年;對郭台銘來說,恐怕更是如此。
集團艦隊航母──鴻海精密,年初迄今市值蒸發四○%,即使今年九月宣布減資二成,股價依舊跌破減資後八十二.六元參考價。
今年六月,在上海A股轟動上市的工業富聯,股價觸及二十六元人民幣後,跌跌不休,摜破承銷價十三.七七元人民幣,截至十二月十七日距高點跌逾五成。就連被視為郭董鐵血改革代表作的日本夏普,受到蘋果iPhone新機銷售不如預期,以及面板跌價的影響,今年來股價亦重挫六七%。
事實上,雖然市值今年迄今蒸發四○%,郭台銘的經營成績單算差強人意。鴻海前三季營收年成長十七%,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八%──與蘋概股模範生大立光不相上下(一八年前三季淨利成長三%)。相較許多蘋概股獲利大幅衰退,甚至轉盈為虧,鴻海表現堪稱穩健。
不過,股價大幅下跌,反映投資人對鴻海集團未來的不安與憂慮。最大的憂慮莫過於:若沒有「蘋果iPhone每推新機必熱賣」這個狀況來挹注成長動能,鴻海未來怎麼辦?
郭台銘一直在尋找答案。六十八歲,有五個小孩,最小孩子僅四歲的他,不僅挑戰自我極限,也不斷測試鴻海集團發展的新界線。今年,他為鴻海集團找出的下一個十年,甚至是下一個二十年的成長動能是:工業互聯網。
為了布局工業互聯網,郭台銘矢言五年要投資一百億元新台幣,並從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延攬被業界譽為「工業人工智慧教父」的李傑教授,出任工業富聯副董事長一職。同時尋求國際同盟,十月率高層訪美國通用電氣(GE),內部還曾評估併購通用電氣旗下發展遭遇瓶頸的子公司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