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中美博弈加劇,從中興、華為到最近對字節跳動和微信的狙擊,川普很可能採取一些特殊的手段提振自己的選情,而這些手段有可能對中美關係、中國的產業鏈和公司造成較大影響,「內循環」也是為今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可能性做好充分的準備。
但「內循環」不是簡單的為了應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更重要的是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一步,從出口導向轉向內需驅動,從過往世界工廠轉變為消費大國、科技強國。
三、「內循環」要怎麼去搞?消費盡可能留著國內
首先,消費要儘量在國內花。可以看到的是,過去幾年中國市場並不能滿足高端消費人群的消費需求,海外各大奢侈品門店、旅遊景點到處都是排著隊的中國人。
中國開始出台政策推動免稅消費,通過降低進口稅率、發放免稅店牌照、提升免稅額度來留住更多的消費在國內。這一政策已經初見成效,今年7月份海南離島免稅銷售金額22.19億元人民幣(以下幣別同)、購物旅客28.1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34%和42%。
可以預見的是,鼓勵免稅消費,拉動境外消費回流是政府促消費的主要抓手,而新技術培養起來的數字消費也將會在居民消費中的份額越來越重。比如說直播電商的消費場景將會越來越常見,5G手機、VR/AR(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電動汽車等新事物會拉動大家新的消費需求,值得投資者的關注。
四、國產替代加速進行,不再受制於人
其次是「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晶片及基礎軟體)要進行國產替代。最近TikTok、微信在美國市場被打壓,之前是制裁華為、中興,然後是晶片禁令,接著從晶片等硬體領域向軟體領域(如MATLAB、TikTok禁用)擴大,從科研領域到商業領域擴大。
儘管中國已有很多完善的科技體系,但在某些核心領域仍有較大短板,諸多領域受制於人,比如晶片設計和製造工藝、作業系統、軟體應用等等。如果在這些關鍵領域不能做到自主可控,那麼在衝突加劇的情況下會極大影響中國產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所以,在硬體和軟體兩大領域必須儘快做到自主可控,近期中國政府也出台了對晶片和軟體的財稅優惠政策,對兩大領域做了重點支持,半導體、國產軟體必然是中國A股市場上值得長期投資的方向。
五、高科技公司將因資本市場扶持而壯大,投資首選龍頭券商
從去年的科創板開市,到今年的註冊制改革、新三板改革,為的就是從資本層面對中國成長型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直接融資管道。
如果科技創新是0到1的過程,那麼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化產品就是1到100的過程。中國具有大量的人才儲備,從國際高端論文,專利發明的數量來看,中國並不缺0到1的過程,而是缺乏社會資本對基礎技術研究轉化成成果的支援。
資本市場落實改革是對實體企業的最大支援,當去年利潤只有十幾億元的中芯國際在A股市場擁有6000億元的市值,當過去三年虧損十幾億元的寒武紀價值近千億元的時候,1到100的過程,即科技成果轉化為市場產品的過程將會大受鼓舞,企業也會有更多的基金投入到進一步的科技和產品開發當中。
在這一過程中,券商在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得到提升,打造一批具有資本、品牌和運作實力的龍頭券商是戰略需要,投資者應該重點關注龍頭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