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專門經營零售鞋子的老闆,在一次契機下,租了地下街一個攤位作門市,除了零售鞋子外,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維修保養服務。
老闆很清楚,門市的經營,店員的工作熱情很重要,而為了能有效的激勵員工,薪水一定得採取獎金制,有錢能使鬼推磨。很幸運的,老闆找到了一位儀表得體、親切又有工作熱情的年輕人,來負責這家門市的銷售工作。
於是他跟這位年輕人說:「請把自己當成一個小老闆,只要有好業績,賣出去的每一雙鞋,我都給你抽成,達到了月目標後,再給你目標獎金。」
老闆也擬訂了一份頗具吸引力的分潤機制,他的如意算盤是,反正現在不景氣,真要賣得好也不容易,如果他真賣得好,我賺的多分他一些也沒差。
或許是薪資結構有吸引力,也或許是這年輕人真是個人才,他把握每一次的推銷機會,熱情招呼每一個客人,還學得了一手修鞋的好工夫,客人鞋子壞掉拿回來修,一定請客人坐下來喝杯茶,不消片刻就已維修保養好。因此生意越做越好,口碑越做越佳,還培養了一群老顧客。
就這樣,這位年輕人不到半年的經營,就幫門市的營業額衝到每月超過六十萬,這是一個相當漂亮的數字,如果依照老闆提供的分潤結構,他每個月可以領超過六萬,在這個不景氣的時代,這位年輕人其實已經很滿足,也相當樂在這份工作的成就裡。
我給的薪水是不是太高了?
問題來了,當這位年輕人成功把這家店做起來時,第一個提出質疑的,反而是賺最多的老闆。
「外面的年輕人都在領二十二K,我竟然一個月要付給他六十K?」
「會不會這個點本來就很好賣?人潮本來就多?」
「我的薪水會不會給太高了?是不是該重新議定薪資?」
沒有人會嫌錢賺得多,於是老闆為了自己的利潤最大化,開始刁難這位年輕人的獎金。
「本來說的營業額抽成,要改成用淨利來算,你想想,這間店面我還要付房租,還要進貨及庫存成本,當老闆的還要負擔經營風險。」
於是老闆就在這位年輕人成功將門市經營起來後,單方面的逕自要求重新調整抽成,他覺得付給這位年輕人三十K左右就好,這樣已經很大方了。如果不能接受,請另謀高就,反正店生意得起來了,誰來顧都可以。
這位年輕人能接受嗎?當然不行,他憤而離職,但要放棄自己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老客人嗎?他也沒那麼笨,於是他決定在同一條地下街,租下了不遠處的另一個攤位,另起爐灶也開了一家鞋店,自己批貨來賣,當起了老闆。
結果呢?
鞋店老闆的生意一落千丈,不但所有的舊顧客都選擇認「人」不認「店」,統統轉到這年輕人的新店,就連新顧客也都更喜歡跟這位年輕人捧場。於是沒幾個月的時間,前老闆就因為店面入不敷出而倒閉,被自己的前員工給打趴了。
傑出的生意人,懂得關心好他人的利益及成本
這位老闆甘心嗎?
不!他不甘心極了,到處逢人就罵這位年輕人:「虧我對他那麼好,我真是養老鼠咬布袋!」
真的是這樣嗎?有人同情這位老闆嗎?
還真沒有呢,因為這一切都源自老闆的失信及沒度量。怨不得他人。
神學家惠特利(Richard Whitley)曾說:「追求自身的利益不是自私,忽視他人的利益才是自私。」雖然說做生意就是要算得精,然而有時候若是算太精,忽略他人的利益,反而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利益的分配永遠是一門大學問,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也說:「我們不能靠肉販、啤酒商或麵包師的善行來獲得晚餐,而是得源於他們對自身利益的看重。」一個聰明人絕不會笨到把所有的利益往自己的
口袋裡塞,因為這樣不但得不到他人的幫助,而且孤身一人根本難成什麼大事。
精於計算自己的得失,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收益及成本,是一個正常的生意人應該要有的本事。但是如果想從一個正常的生意人,變成一個傑出的生意人,就得精於衡量他人的得失,懂得關心好他人的利益及成本。
這個賣鞋老闆的失敗,就是只看見自己的利益,卻忽視了他人的需求。人算不如天算,你想當個精於計算的聰明人,別人可不想當個被算計的笨蛋!
利益的分配,自古以來就是一門大學問,而在生意場上,利益更占據了一個最重要的位置,所以如果想要生意能夠做好,顧及所有相關人員的利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任務。
因為那決定了你員工的工作士氣,決定了你股東的投資意願,更決定了你事業的前進軌跡。
(本文選自全書)
作者:紀坪
紀堡記帳士事務所、紀堡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班,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碩士。
斜槓青年代表,是記帳士、公司負責人、大學兼任講師、數據專家、專欄作家。把觀察當嗜好,把寫作當練習,不喜歡標準答案,喜歡把腦袋放在不同位置思考問題。文風幽默風趣,總能從隨手可得的簡單故事中,發現令人驚豔的奇妙觀點!現為《商業周刊》《天下雜誌》《今周刊》《大數聚》等網路媒體專欄作家。已出版著作《懶經濟》。
書名:不換位置,也要換腦袋:斜槓時代必備的換位思考力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