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台灣二○一八年第一家上市公司,他們把化工產業當成科技業經營,靠著龐大的研發團隊,雙鍵在幾乎停止成長的產業裡,闢出了兩位數的成長數字。
千分之一,這是雙鍵化工的魔法數字。
雙鍵化工的產品,占客戶的成本只有千分之一,但是從BMW和賓士的原廠烤漆、Nike和Adidas的運動鞋泡綿、女性內衣如黛安芬和維多莉亞的祕密、奇美和億光的LED等,甚至是iPhone裡的塑膠料件,全球二千四百多家客戶,都少不了雙鍵的這千分之一。
「什麼叫薄利?我們在做的就是真正的薄利!但是你用的東西,沒有一樣不需要我們的產品。」雙鍵總經理蔡茂德說。今年一月四日成為台灣二○一八年第一件上市案的雙鍵,在行的是「塑料添加劑」,如果產品的塑膠需要抗氧化、抗紫外線、熱穩定、光起始等化學反應,就必須要這類的化學劑。靠著這樣的「薄利」,雙鍵二○一七年營收新台幣四十一.一億元;一七年前三季獲利則有二‧六三億元,比一六年同期成長將近八成。
把握金融海嘯契機 擴編業務訂單獨占鰲頭
「光起始劑」是雙鍵的主力產品,全球市占率第三名;而工廠在中國江蘇的雙鍵,即使在中國「環保令」的追殺下,身為化工廠的雙鍵,仍準備在今年擴廠,目標將五千噸的光起始劑產能增為一萬噸。
在全球穩定的化工產業,產值每年僅成長一至二%,雙鍵是如何找到成長動能,在全球化工產業占有一席之地?這一切,都要從一間廚房說起。
「我們原本是化學品的貿易商,後來覺得利潤愈來愈低,才決定轉型研發自己的產品。」雙鍵創辦人董事長王棟海說。「只買別人的東西來賣,賺不到什麼錢。我們發現,客戶要的其實不只是原料,真正值錢的,是那個『配方』。」王棟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