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看看誰讓公司賠的錢最多?」二○一五年七月,當時的全家董事長潘進丁宣布退居二線,經營團隊大換血,接下董事長棒子的葉榮廷、總經理薛東都、執行副總吳勝福,在就職前接受媒體訪問時,竟然不約而同的比起自己的「失敗經驗」讓公司付出的代價。
「賠最大」的是葉榮廷,十幾年前他曾因賣手機讓全家一年淨利損失一成,後來他又犯過幾次錯,加總起來至少讓公司繳了三千萬元的學費。吳勝福是首創超商預購年菜的推手,但他剛開始也因年菜配送不及而讓全家虧了一大筆錢。薛東都早年還在門市當店長時,曾被騙走上萬元。
有趣的是,他們三人不但沒有因為犯錯而被處罰被炒魷魚,反而都受到重用,並晉升為接班團隊,賠最多的葉榮廷,甚至當上董事長。其實,全家目前許多重要主管和幹部,幾乎都和他們一樣,有過不少失敗經驗。
七十分哲學,鼓勵勇往直前
難道在全家,越犯錯越成功,也越受重用?沒錯!敗中求勝,正是潘進丁二十幾年來努力在全家打造的失敗學。他認為,全家是後發品牌,必須持續不斷的加速創新腳步,才能爭取能見度,而且要鼓勵人人皆可創新,人人皆敢創新。
所以,全家長期實施「獎勵提案制度」,只要有好的提案,不論是否執行,是否成功,都有獎金,以鼓勵員工大膽創新。不僅如此,員工有好的發明便有獎金,若發明得到專利,再另外給獎。然而,創新必定伴隨風險,甚至遇到挫折和失敗,唯有適度容許錯誤和失敗,才能鼓舞每個員工繼續放手創新。
因此,員工精進工作或創新而犯錯,全家少以責罰,以免員工遇事退縮,形成不做不錯、得過且過的心態,長此以往,自然推動員工勇往直前,即使只有七、八成的把握,也敢放手一搏。這就是全家的「七十分哲學」。
獎勵提案制度、七十分哲學,加上容錯文化,使得「勇於嘗試、敢犯錯、不怕失敗」,漸漸成為全家人的DNA,全家就是憑著這樣的創新文化和衝勁,從落後一路追趕,一步步逐漸逼近領先者。
用PDCA容錯修正
當然,容錯和創新一樣,不能只是空談,背後必須有一套控制風險、提升創新改善效率的方法支持輔助,才能落實。所以潘進丁在全家全力貫徹「PDCA循環」和現場主義。透過「PDCA循環」,不斷驗證假設、嘗試錯誤、找出問題、改善精進的思維邏輯與方法論,正可與容錯文化相輔相成,因為在實戰時碰到的失敗與錯誤,正是寶貴的經驗資產,透過PDCA循環的檢視驗證過程,可以吸收轉化為下一次成功出擊的養分。
實戰脫離不了現場主義,貼近門市第一線觀察,或從業務關係人、工作流程的上下游角度去思考,可以避免閉門造車,減少嘗試錯誤的風險。當員工回歸現場主義思考,放手去做經歷實戰,運用PDCA循環驗證,便越來越知道如何修正改進,得到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