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下屬的表現總是不如預期?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懂得上進?日本行為科學管理大師石田淳告訴你,改變下屬的行為才是關鍵!
他是石田淳,行為科學管理研究所的代表,專門為企業解決員工管理的難題。
他不僅能縮短員工訓練的時間,還能降低離職率,在日本指導了六百家企業,超過一萬名上班族。
指令要精確 讓下屬做出具體行動
大部分的主管認為下屬之所以做不好工作,是因為不夠認真或缺乏幹勁,也有許多主管懷疑是自己能力不足造成的,石田認為,不論下屬或主管兩方都沒錯,只是負責教的人不知道要怎麼教而已,只要懂得方法,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讓「庸才」變成「英才」。
「人無法做出行動,只有一個理由:不知該從何做起。」石田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直指問題的核心。石田認為,想要在最短期間教育新人,就必須直截了當告訴他怎麼做。首先,是工作相關知識,再來是技能訓練,最後還必須建構出讓對方能持續進行的環境。
「曾經有位企業的人資主管用不可置信的語氣告訴我,一名新進員工居然不知道怎麼接電話。」石田聳了聳肩,只回他了一句:「那你有告訴他該怎麼接電話嗎?」
他解釋,因為科技與大環境的改變,許多九○後的年輕人,從小就習慣以網路及手機與人聯繫,電話對他們來說,反而很陌生。「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石田的口氣十分堅定,他認為主管應該做的,是設計一套接電話的流程,而且要從「聽到鈴聲響後,接起電話」,這樣再簡單不過的步驟開始。
這種事還需要說嗎?石田表示,大部分的主管聽到他的回答時,都是同樣的反應。但他強調「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都有落差,所謂的行為科學管理,就是用最精確的指令,確保下屬做出具體的行動。」這句話道出行為科學管理的精髓,也是石田從自身管理經驗中得到的體悟。
「我也曾經是一位無能的主管。」石田靦腆地笑了笑。原本任職於補習班的他,在約二十年前自立門戶,卻因為不懂得管理,造成員工大量出走。「我只說出目標,剩下的都要他們自己想辦法。」他搖搖頭。補習班起初經營得不錯,沒想到一年夏天,一口氣有十名員工要求離職。
這如同青天霹靂般的噩耗,讓石田開始思考自己管理能力的不足,積極尋求辦法,在教授的推薦下,他接觸到美國國際行為分析學會(ABAI)的行為分析理論,他二話不說飛到美國進修。石田回憶,當時有一位教授告訴他:「不要想要改變一個人的人格,要改變的是他的行為。」
這句話扭轉了他對於員工訓練的想法,他開始分析所有工作步驟,並結合自己的專業,製作出每位員工都能看得懂的「教科書」,再根據不同業務,訂定出「檢查清單」,讓員工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訂定「檢查清單」 讓員工清楚知道該做什麼
改變的成效,來得比想像中還要快,他發現近九成的員工,表現都有明顯的提升,離職率更是大幅降低。「那時,我知道我做對了!」石田充滿自信地說。
為什麼只是改變行為,會有如此劇烈的變化?石田進一步分析原因,員工得到了成就感,表現自然會越來越好。「不要忘了還是新人時的自己。」石田表示,跨出第一步是很困難的。「而且,」他令人玩味地笑了笑,接著說:「好選手,不一定是好教練。」
越優秀的人,往往不懂別人為什麼做不到,石田認為,一個好的管理者,還必須兼具表達力及換位思考的能力。
他建議主管們可以從製作「檢查清單」開始,清楚寫出下屬該做的每一個事項。接著,要更主動地與下屬溝通,即使是打招呼也好,每天都一定要跟每位員工說到一句話,「大家常說,要懂得誇獎員工,但我認為,重點不是你誇了什麼,而是對方能不能信服。」他說,每個人都希望受到重視,因此與下屬建立起信賴關係,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很快得就能看到成效。
當好主管絕對不輕鬆,重點是要以整體的成效為考量,只要用對方法,員工能帶給你的,絕對超出你的想像。
石田淳
現職:社團法人行為科學管理研究所所長株式會社 WILL PM International 創辦人、社長兼執行長
作品:《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行為科學教你把身邊的腦殘變幹才》
《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行為科學教你把豬一般的隊友變菁英》
興趣:馬拉松,曾參加過撒哈拉沙漠七日極地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