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低價競爭:奴役勞工、破壞環境與沉淪的經濟

低價競爭:奴役勞工、破壞環境與沉淪的經濟

2016-10-07 16:59

競爭導致工資愈來愈低,難以調漲;為了便宜的商品,我們付出的代價是貧窮、環境惡化、健康風險,以及破壞我們都依賴的社會結構。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企業把成本轉嫁給社會,把責任外包,把風險外部化,那些公司和他們的領導者認為,他們可以對勞工和環境為所欲為。

作者:瑪格麗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


 
「我們連自己存在的根基都不穩,我們改變環境的速度比改變自己的速度還快。」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漂泊和駕馭》(Drift and Mastery: An Attemptto Diagnose the Current UnrestUnrest)(1914)

轉嫁成本給無權者與社會承擔

1911年3月25日,146名製衣工人(多為女性)因紐約工廠起火而跳樓身亡或命喪火窟。其中年紀最長的受難者43歲,最年幼的受難者是兩名14歲的少女。沒人知道那場大火是機器過熱造成的,還是違規抽菸引燃的,但火勢因地板上散布著數百磅的碎布而迅速蔓延開來。廠房的大門都上了鎖以阻止女工休息,下班以前主管還會在門口檢查他們的手提包。許多工人
因無處逃生,選擇從高樓縱身而下,不幸摔死。
                                                                                   
 圖片來源:https://flic.kr/p/eiAGWr 
 
約莫100年後,2013年4月24日,1127位製衣工人(多為女性)因孟加拉的工廠倒塌,壓住他們的工作地點而喪命。1天前,建築已出現裂痕,工程師阿卜杜.拉扎克.可汗(Abdur Razzak Khan)建議封閉建築。但公司必須趕上嚴苛的生產期限,萬一無法如期交貨,就拿不到貨款。如果你把東西轉賣到其他地方,製造商還會告你。在坍塌現場,攝影師夏西篤.阿拉
姆(Shahidul Alam)發現一對夫妻緊抱在一起,屍首卡在斷瓦殘垣中,血液從男人的眼角流下,彷彿淚水。
 
20世紀紐約三角內衣工廠(Triangle Shirtwaist Factory)的火災和21世紀拉娜廣場大樓(Rana Plaza)的倒塌,都是源自於競爭的無情邏輯:你能便宜製造的任何東西,我都有辦法以更便宜的方式製造。孟加拉有全球最低的勞動成本,製衣工人的最低月薪約37美元。想讓消費者從H&M或沃爾瑪以4.99美元的價格買一套比基尼泳裝,成本必須壓得非常低。所以工資非低不可,安全考量自然就消失了,這是經濟學家所謂的「逐底競爭」(race to the bottom)。
 
利豐(Li & Fung)之類的公司加速了這類競爭,他們擔任仲介,為低薪工廠和想要使用這類工廠的公司牽線撮合。利豐持續尋找廉價的勞力市場,如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開始變得很有吸引力。找尋廉價勞力可不是無足輕重的小生意,去年利豐的營收高達兩百億美元。理論上,這類仲介應該負責監督工作環境,但實務上,這牽涉到利益衝突,根本不可能執行。2012年,發生大火的塔茲林製衣廠(Tazreen Fashions)就和利豐有關,大火導致112名勞工喪生,因為警報器響起後,廠方還要求員工繼續工作。工廠只要能從成本中多創造一分錢,就能讓他們在搶訂單時,顯得更有吸引力,更有資格。

這種競爭的問題在於,成本並未就此消失,而是轉嫁到其他地方,通常是由有錢有勢者轉嫁給窮困的無權者承擔。顧客購買一套比基尼泳裝可能只花4.99美元,但製作者的成本是每天在擁擠危險的環境中工作14至16個小時,每週工作7天。火災因逃生門上鎖而災情加劇的情況屢見不鮮,安全是最容易削減的無形保障,因為可能永遠用不到,需要用到時往往為時已晚。廉價製造的風險已經從企業轉嫁給遙遠的包商,包商再把這些成本轉嫁給個別的勞工。成衣再怎麼便宜還是有個極限,因為製造的成本都是由製造商及其設廠的社會承擔。經濟學家稱這是「外部化」(externalization),亦即把成本轉移到事業之外。
 
你看瑞安航空(Ryanair)之類的廉價航空,可以看到另一種比較隱約的成本轉嫁方式。會計師邁克.奧利里(Michael O’Leary)接管瑞安航空時,他最先做的,就是檢核每筆費用,逐一消除。食品、行李、登機卡、旅行社等成本都巧妙地轉移到消費者身上。事實上,成本並未刪減,只是轉移而已。大家最能接受的方式(但完全缺乏誠意),就是把這一切包裝成自由選擇:你有權選擇是否帶行李,電話訂位或網路訂位。但實際上,那些成本都由你自己負擔了。理論上,孟加拉那些製衣工人可以選擇要不要上班,但實際上,工廠大門上鎖後,他們根本逃不出來。
 
低價競爭已是各行各業普遍的現象,但是這種現象出現在醫療領域時最令人擔心,代價也最為明顯。英國國民健保(NHS)因為相信競爭可以提升品質和價值,所以很多合約都是採公開招標的方式,形同反向拍賣,由報價最低者得標。NHS直撥電話服務(NHS Direct)開放招標時,得標者是雇用缺乏經驗的接線生才得以把報價壓低。由於這些接線生缺乏醫療知識,他們只能照著問答腳本回應。他們找不到明確的答案時,就叫病患直接去掛急診或是叫救護車。對承包商來說,這是快速、廉價的結果。對英國健保來說,這成了代價最高昂的選擇。2013年8月,承包商發現他們報價太低,無法提供正常服務,直接擺爛,使電話服務變得既不可靠,也無法信賴。
 
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發生在英國奧運。保全公司G4S在奧運開幕前才發現他們無法提供承諾的保安人員,那些成本最後都轉嫁給納稅人,由軍方臨時介入支援。低價競標重要的服務時,勢必會創造出精簡到不容失敗的系統。所有的備援、所有容許出錯或改變的餘裕全都遭到刪除,一切風險都轉嫁到別人身上。

工資低、工時不穩定的勞動條件
 
競爭促成這種輕率的承諾,XX這在競標中特別明顯。競爭導致工資愈來愈低,難以調漲,是世界各地普遍的現象。別明顯。不過,2013年夏季,美國各地的低薪勞工罷工一天,以抗議他們的工作情況。麥當勞、賽百味(Subway)、塔可鐘(Taco Bell)、維多利亞的祕密(Victoria’sSecret)、梅西百貨的員工都走上街頭,抗議週薪150到350美元太少,難以維生。他們舉牌抗議,上面寫著「爭取最低時薪15元」,要求雇主把時薪加倍。約瑟夫.巴雷拉(JosephBarrera)在塔可鐘工作七年後,說他還負擔不起每天的伙食、搭地點上班的交通費,也買不起任何新衣,他覺得成家立業更是遙不可及。紐約市的速食店勞工平均年收是11000美元,那個金額還不到一般家庭年收入中位數48631美元的1/4。
 
支持低薪的人永遠都是提出相同的論點:公司必須維持競爭力。為了維持低價的糧食或衣著,所以必須壓低工資。「我們努力支付有競爭力的薪資和福利。」是梅西百貨副總的說法。麥當勞則是堅稱「員工的薪水都有競爭力,而且享有彈性工時」。全國餐館協會(National RestaurantAssociation)宣稱速食業是「實現美國夢的最佳途徑之一」。多年前,速食店大多是雇用仍住在家裡的青少年,那時上述的說法可能是成立的。現在勞工年紀較大、教育程度較高、可能需要養家,那種說法已變成殘酷的幻想。這些公司聲稱他們除了壓低工資之外,別無其他的方式維持經營,由此可見他們已經失去創意。

「零時工合約」

業者聲稱「享有彈性工時」的說法也只是場面話,那就像瑞安航空的行李政策,聽起來像是提供員工選擇,但實際上員工根本無從選擇。在經濟危機期間,最常用來削減成本的方式是縮減工時。英國大型雇主中,有近1/4的雇主是以「零時工合約」(zero hours contract)的方式雇用員工,也就是說,你不一定有工作可以做,公司有需要時才找你來上班。麥當勞、威瑟斯本(Wetherspoon)、賽百味、博姿(Boots)、電影世界(Cineworld)、Sports Direct體育用品店、議會期刊《漢薩》(Hansard),甚至白金漢宮都採用這種協議,光是2012年使用這種協議的數量就多了32%。根據這些協議的條件,員工接到通知時,一定要提供服務,但雇主可以選擇要不要把員工找來工作,或是給予員工多少工作。這導致預算編制無法進行,求職風險很高。當勞工必須為幾小時的有薪工作隨時待命時,他很難抽出時間去應徵正職的工作。
 
(整理:張道宜)
 
出版:漫遊者文化/大雁出版基地
作者:瑪格麗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
 
執行長、作家、劇作家,並為BNET、Real Business、Huffington Post等網站撰稿。她曾任職於BBC廣播公司5年,在那期間自編,自導,製作了幾十部紀錄片和電視劇。她也是獲獎紀錄片《走出娃娃屋:二十世紀婦女的歷史》的製作人之一。著作《大難時代》(Wilful Blindness)曾入圍2011金融時報&高盛年度最佳商業書籍獎。現居英國巴斯附近。
 
 
                                                                                              

延伸閱讀

鴻海(2317)、台泥(1101)、聯電(2303)...13檔好股下週除權息!1招神預測「填息&貼息機率」,細節就藏在這裡
鴻海(2317)、台泥(1101)、聯電(2303)...13檔好股下週除權息!1招神預測「填息&貼息機率」,細節就藏在這裡

2024-06-28

繼亞泥私有化亞泥中國後,台泥也宣布收購法國子公司NHOA並下市...揭張安平背後2大算盤
繼亞泥私有化亞泥中國後,台泥也宣布收購法國子公司NHOA並下市...揭張安平背後2大算盤

2024-06-13

中國市場還在下滑「賺錢機會渺茫」!台泥(1101)董座張安平:未來不偏重兩岸水泥,要「四足鼎立」
中國市場還在下滑「賺錢機會渺茫」!台泥(1101)董座張安平:未來不偏重兩岸水泥,要「四足鼎立」

2024-05-21

全球首個水泥廠「無水泥窯」,燒果殼非煤炭!台泥低碳水泥進軍中非喀麥隆,新廠如何做到減碳4成?
全球首個水泥廠「無水泥窯」,燒果殼非煤炭!台泥低碳水泥進軍中非喀麥隆,新廠如何做到減碳4成?

2024-07-23

台塑四寶股價頻新低,王文淵斥資百億拼AI,轉型之路容易嗎?謝金河:從台泥經驗看挑戰
台塑四寶股價頻新低,王文淵斥資百億拼AI,轉型之路容易嗎?謝金河:從台泥經驗看挑戰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