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屆政府不專心做好裁判的工作,將重蹈先前執政的覆轍,台灣可能再度原地打轉四年,然後再等著看下一屆政府是否知錯能改。
老習慣如此難改,舊情綿綿如此依戀,權位利益如此難破,竟然從國民黨到民進黨、民進黨到國民黨、國民黨再到民進黨,三輪執政交替之後,機構及官員在心態及辦法上依然「非常蔣經國」;台灣在世界賽場上,恐怕球踢不下去了。如果現屆政府不從球員和教練兩角色抽身,專心做好裁判的工作,台灣將再度原地打轉四年,然後再等著看下一屆政府是否知錯能改。
舉個典型例子。將近一年前,行政院發布「生產力四.○發展方案」,涵蓋農業、商業、製造業,結語中說「為督導及推動本方案,設立『行政院生產力四.○發展指導小組』;本方案各項具體行動措施,按季填報執行進度及評估執行成效,並定期滾動檢討,以落實推動」。各項「具體行動」由誰來「督導」呢?有農委會、經濟部、科技部、教育部、衛福部、勞動部,依據的是「按季填報執行進度」。
督導?指導?工業四.○的技術和概念本質是扁平化、滋生性、去威權、去中心,而台灣政府還把它視為紡織業、鋼鐵業、石化業的「上中下游」結構來對待。十幾名官員加上二十位無決策權的諮詢委員,就要指導、督導全台灣的工業四.○發展?官大學問大?
眼前的例子也有。被民間業者討伐了三年的金管會,在總統蔡英文的「指示」下,「火速」研擬了十大計畫,而採用的字眼是「規畫、打造、建構、培訓」。這其中,只有「規畫」和「培訓」是政府該做的。金管會在政策上已落後世界十年、落後民間三年,趕緊擺正角色,為台灣的金融行業前途積極推動立法,別來參和「打造」和「建構」吧,怕你都還來不及呢。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