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5日,羅芙奧在台北富邦大樓舉行的春拍,整場拍賣會最終賣出140件拍賣品中的121件,總成交額為3億5835萬2千元新台幣。今年於香港、台北兩場春拍,總成交額創下10億9068萬新台幣的新高,羅芙奧執行長暨總經理郭倩如再度交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眼光精準
為藏家帶來超高報酬
郭倩如高中後留學法國,在攻讀碩士學位時,就開始在巴黎的德福奧拍賣實習。實習3年,也在那兒工作5年,在歐洲藝術中心巴黎的工作經驗,成為郭倩如日後踏入台灣拍賣界,最傲人的資歷。
1990年,傳家藝術董事長白省三,籌辦傳家藝術拍賣公司,而郭倩如與台灣的拍賣淵源,就是在傳家時期。「她當時還在巴黎,就很有想法,我們就邀請她擔任傳家的駐巴黎代表,與歐洲藝術家及畫廊業者聯繫。」一位當年的傳家合夥人回憶。而郭倩如也不負眾望,最經典的是,將趙無極與朱德群兩位旅居巴黎抽象畫藝術家的作品,一件件帶回台北。最後,她加入了傳家,從經理成為總經理。早年跟著她買畫的藏家,許多人都賺了大錢。
例如,1 9 9 7 年郭倩如帶回趙無極(5.12.1969)的抽象大畫,當年拍出330萬元。到了2006年羅芙奧秋拍,這幅作品再次經由郭倩如之手拍出,成交價已經是9093萬元!「我永遠記得這件作品。」郭倩如記得。她,為這位收藏家帶來了2750%的報酬!
除了趙無極,朱德群這位藝術家,也是郭倩如在旅法時期的1994年,就建立了直通家門的深厚關係。曾經掛在聯電新竹總部的幾幅朱德群抽象畫,就是郭倩如推薦當時的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買下。郭倩如記得很清楚,她第一次挑朱德群的畫作,就挑了20件大尺
幅,都是超過一百號的大作品,就先帶回8件。「結果一回台北,傳家的4位合夥老闆,全都目瞪口呆。」當時的台灣,對於抽
象畫的接受度還不若現在。
後來,傳家安排了當時的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來看畫。「我永遠記得,曹先生全家來看畫。他看著看著就很喜歡,他說:『那
就全部要了!』」郭倩如就此鬆了一大口氣……。當時的朱德群畫作,一幅大作品不到100萬元,平均一號(一號約為一張明
信片大小)還被下殺到5000元。而早年購藏朱德群作品的藏家,就算如今朱德群作品價格下修,依然還有數倍可觀漲幅。
手腕靈巧
成交價總是讓人吃驚
剛強與溫柔,同時顯現在這位拍賣女王身上。她在拍賣會場上,最慣用的「伎倆」,讓很多藏家都會「笑著搖頭」,但偏偏很吃郭倩如這一套。有一年的春拍會上,一幅常玉的水彩紙本(裸女),引起了場中一位手持16號牌的收藏家,與另一位透過電話競標的買家激烈廝殺。這幅估價60萬至90萬元的常玉畫作,以45萬元起拍,短短的幾分鐘競拍過程,讓人見識拍賣女王的功力。
正當競價緊張之際,郭倩如要工作人員把這幅(裸女)拿出來。「你把作品拿到中間,再往前走,停!再往後走一點!」這一招郭倩如式的「把畫拿到競拍藏家前方」,讓藏家再次親眼目睹畫作,在全場熱烈的氣氛與注視下,幾乎是屢試不爽。果不其然,這幅常玉的水彩畫作,最終以150萬元落槌,是低預估價的兩倍半!
克緹國際董事長陳武剛,也是羅芙奧拍場的大客戶。他就曾經分享過他的「拍場經驗」:他們都認得我們這些常客啊!只要你同一件東西,舉了3次牌,她就看得懂了,舉了3次,這就表示你有80%的意願,很強了!
帶人帶心
領娘子軍完成海外首拍
除了在拍賣場上魅惑眾生的拍賣技巧,郭倩如更懂得專業授權,以一支幾乎是女性組成的娘子軍團,縱橫國內藝術界。她在2009年5月,邀請前《明報周刊》社長徐海玲加入,擔任羅芙奧拍賣總經理,借重徐海玲過去在藝文、時尚圈的影響力,為經營團隊加分。
而手下大將,也包括在傳家時期就是開國元老的副總經理傅斐郡,倚重她的徵件能力與對客戶藝術品的熟悉度。另一位愛將,則是副總經理陳惠黛,她為收藏家撰寫的《藝術與投資》專刊,曾撰文介紹許多西方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大師,她也著墨於華人藝術家,包括林風眠、趙無極、吳冠中、朱德群、朱沅芷等藝術家的行情分析,往往是收藏家必讀的策略。早年跟著羅芙奧購藏藝術品的收藏家,就這樣一步步的跟著藝術市場榮景,而發了一筆藝術財。
郭倩如的人格魅力,就在於整合、統率這樣一支娘子軍團。她授權,也大方分享。每年拍後的慶功,足跡踏遍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旅遊、美術聖地。「你跟她熟了,你會發現她是講義氣,很大姊頭,又細心的女生。」傅斐郡這樣說。
這支團隊,在拍賣前於各地舉辦的預展,幾乎是往往連續一到兩天只能入睡幾個小時,這個時候,卻是她們面對收藏家客戶上門看預展的最關鍵時刻,他們還能巧笑倩兮,一一替客人賞析藝術品。她們在郭倩如的帶兵下,凝聚出一股特別的不帶殺伐的「殺氣」,極其俐落。郭倩如就說,「我們的同事,向心力強。進來的時候,是被很嚴格篩選的。團隊的向力心太強,如果融不進來的話,最多2周就走人。」
追求完美
堅持對藝術文化的熱愛
她力求完美的個性,追求羅芙奧成長的積極作為,讓她除了得到拍賣女王的美名之外,同時也為她樹立不少敵。但郭倩如總是用那句老話回應:「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對於信念的堅持,彷彿就是自己心中專屬的一處溫暖小巷,足以抵禦宛如巴黎嚴寒風雪的種種刺痛批評。
從巴黎到台北,到媒體緊盯不已的林百里緋聞女主角,她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郭倩如的心情體會,也只有她知道了。林百里曾在一次演講提到:「事業工作是理性的衝刺,但人們更應該有感性的一面,好好去享受藝術文化。」而郭倩如的事業,就是帶給人們藝術文化的享受,未來,郭倩如在藝術界激盪的火花,將會越來越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