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超過百億元,並且連續三年賺一個股本的F–英利公司,董事長林啟彬在二十五年前,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勇闖中國哈爾濱,如今打入一汽大眾、北京奔馳,成為汽車零組件一線大廠。
即將於元月底掛牌上市的F–英利公司,不僅是成功打進中國一汽大眾、北京奔馳等一級車廠的台商零組件廠,更是營收超過百億元、連續三年獲利超過一個股本,居上市櫃汽車零組件廠之冠。
董事長林啟彬,出身彰化鄉下,在一九九一年時,帶著一只皮箱,遠赴天寒地凍的哈爾濱創業,如今已在中國遍地開花,在中國設有超過九個製造基地。
攜手瑞典美安 東北設廠 另闢蹊徑
早年林啟彬跟著父親在彰化養鰻魚,後來就轉做汽車安全帶沖壓件小工廠,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他多次赴中國評估,九一年決定在哈爾濱創業,與全球知名安全帶零組件商瑞典美安(Autoliv)合資設廠。
「當時許多知名台商都到昆山、廣州,但我們太小了,別人根本看不到,到東北機會可能比較好。」林啟彬說。
由於中國在八九年發生天安門事件,外商對中國政治與經濟仍處觀望,林啟彬搶得先機,先接當地一家很小的青年汽車訂單,並以彰化起家的安全帶生意,慢慢累積客戶基礎,直到九三年正式投產。
○一年,林啟彬搬遷至長春,轉為替一汽大眾生產沖壓件及車體結構件,隨著一汽大眾成為中國四大獨立整車生產廠中,規模最大的集團後,F–英利生產據點也逐步擴展至蘇州、成都、儀徵、佛山、天津、長沙、青島等地,客戶擴及到一汽大眾、一汽轎車、北京奔馳、上海通用、上海大眾等品牌車廠。
與林啟彬認識四十年的璋釔鋼鐵副董事長雲財福說,「林董人老實、技術好,老婆小孩都幫他忙,生意才能做那麼大。」
追求技術產品 先進產線 亞洲唯一
林啟彬說,每個階段都要切入技術層次更高的產品,例如○四年開始生產的沖壓件,「汽車需要不斷減重,材料就要愈減愈輕,從最早期的鐵件到現在,已可以減重一半。」他說,「目前採用最先進的德國材料symalite(萊特維),全世界只有四條生產線,其中英利就擁有亞洲唯一的一條。」
○五年,F–英利再投進儀表板骨架的開發,耗時兩、三年都不成功,林啟彬還請德國原廠技術工程師駐廠幫忙,加上自己不斷地改進焊接方法,才讓一支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儀表板骨架,降到低於人民幣三百元。
林啟彬的兒子、目前擔任F–英利執行副總的林上煒,當時派駐長春,他回憶那時,半夜兩三點,氣溫降到零下十幾度,工廠卻遇到暖氣停電,機器太冷、潤滑油全部凝固,只好先在廠房外生火,等到炭火燒到沒有煙了,再送進廠房內運作。
○六年中國進行宏觀調控,林啟彬卻逆勢蓋廠,掌握後來大幅成長的關鍵。近來中國景氣轉弱,他依舊大舉擴張:「現在設備最便宜,而且還有二十四期零利率優惠。」
兩個女兒及一個兒子分別負責採購、行銷及生產。兒子林上煒原本在台灣念花蓮師範學院,即使教師證都拿到了,最後還是搬到長春,從工廠基層做起。
林啟彬說,很多台商到中國,都是用台幹,但他的公司十幾位一級主管中,中國籍幹部占三分之二,「東北漢子凡事都一句話,連合同都不用簽,大家就做了。」
F-英利不斷切入更高的技術層次及材料,以降低成本並提升品質。(攝影/劉咸昌)
帶人堅持帶心 注意細節 體貼員工
去了好幾趟F–英利中國據點,永豐金證券副總經理黃耀輝觀察:「林啟彬每周有六天與主管用餐,有一次請吃飯,桌上只有威士忌,他知道有位女性中國籍幹部只喝白酒,還特別叫了一瓶五糧液給她。」對部屬很用心。
元月分,趁著掛牌典禮時,林啟彬招待中國籍幹部來台灣,擔任現場義工,並且招待旅遊,感謝他們與公司一起打拚。
隨著中國經濟出現降溫,汽車市場的成長趨緩,估計年成長率只有六%,與前幾年動輒成長三成的盛況相差許多,但林啟彬認為,汽車產業的質量提升,將成為重點,F–英利將以分散客戶、打入更多高級車廠為目標,未來,將繼續站穩汽車零組件一線大廠的地位。
F–英利
成立:1991年
實收資本額:新台幣10億元
董事長:林啟彬
產品與技術:以熱壓、注塑等技術為主的玻纖製造、金屬焊接等汽車零組件
員工人數:299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