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7-11會這樣執著、持續地對咖啡事業進行挑戰,妳知道嗎?
隔天,小櫻繼續在專案室裡和那四個問題奮鬥,突然門打開了,藤岡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走進辦公室。
「藤岡先生,我還是想不出答案耶,請您教教我吧。」
藤岡一邊舉起手裡的紙杯,一邊回答:「這是在附近的7-11買的SEVEN咖啡喔。雖然才一百日圓,但還蠻好喝的。」
「不是SEVEN咖啡啦,我是在跟妳說夢咖啡精神啦─」
「喝喝看其他公司的咖啡,以便了解其他公司的狀況,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喔。因為可以學習的東西很多,特別是這個SEVEN咖啡,可說是學習的寶庫。」
感覺藤岡又要開始講課的樣子,小櫻馬上準備隨時做筆記。
「SEVEN咖啡在二○一三年開始上市,短短一年就成為銷售四.五億杯、營業額五百億日圓的熱賣商品。而且,因為重新以爭取女性客層為主,回客率也有五五%。且因為有兩成的顧客會順便買三明治或點心麵包,也可預測對於銷售額有相乘效果。對7-11來說,SEVEN咖啡不只是單純的咖啡商品而已。」
「如果只看這個狀況,或許會覺得SEVEN咖啡好像很順利就獲得成功。其實7-11已經花了三十年以上的時間,持續不斷地試圖在店裡賣咖啡。這次是第五次的挑戰,多年來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什麼?第五次?從三十多年前就開始了?」
「沒錯,這股咖啡風潮可不是最近才開始的。」
藤岡在白板上寫著:「一九八○年代」和「虹吸,小杯裝」。
「從一九八○年代後半期開始,7-11就在店裡賣咖啡了。當時是用虹吸式咖啡壺,一次沖泡大量咖啡,等顧客點的時候才分成小杯來賣。為了保持味道與香氣,雖然有每一小時重新沖泡的規定,但一忙碌起來,店員無法確實按照工作手冊來執行的例子也很多。」
接著,白板上寫了「一九八八年」和「現沖過濾式」。
「第二次的挑戰,換成顧客點了之後才過濾沖泡的方式。這樣就可以保持新鮮度,因為不用丟棄剩餘的咖啡,耗損率也下降了,衛生上的管理也變得容易。由木村咖啡店所開發的7-11專用咖啡機,在三千五百家門市推出。但是,後來也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整個門市會瀰漫著一股好像燒焦的味道。」
接著寫上「一九九○年代」和「膠囊式咖啡」,藤岡繼續說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改成用膠囊式咖啡球的方式,這是第三次挑戰。但是因為咖啡已經磨成粉狀,最重要的香氣跑掉了,味道也變差了。加上這時候星巴克也開始進入日本,義式濃縮、拿鐵等較濃的咖啡變得很受歡迎。」
藤岡再寫上:「二○○○年代」和「咖啡大師咖啡」。
「在這時候開始第四次、咖啡大師咖啡的挑戰。在二○○二年開始在幾家門市供應自助式的義式濃縮咖啡,也有拿鐵可選擇。在二○○五年以日本關西、東海地區為中心,擴大到一千家門市,最後拓展到二千家門市,咖啡大師咖啡也穩定地受到歡迎。」
「既然如此,就這樣繼續做不就好了?」小櫻不可思議似的問著。
「很可惜,平均一家門市一天只賣出二十五杯咖啡。雖然以年輕世代為主,成功培養了一定客層,但是7-11並不因此而滿足。確實,喜歡義式濃縮咖啡的人很多,但比例上還是很少。而且,7-11自己做調查的結果,發現日本人喜歡的還是濾紙沖泡的咖啡。」
藤岡在最下面寫上「二○一一年」和「SEVEN咖啡」。
「這是第五次挑戰了,SEVEN咖啡。為獲得更廣大的消費客層認同,以『美味又順口的純正咖啡』為目標。首先花費兩年時間,分析二百家咖啡公司的味道,來決定大多數人喜歡的咖啡口味。接著仔細挑選咖啡豆,和富士電機共同開發新型咖啡機。二○一二年率先在北海道試賣,相當成功。以這個成果為基礎,接著從二○一三年一月起開始在全日本銷售。」
藤岡寫完了,然後問小櫻:「為什麼7-11會這樣執著、持續地對咖啡事業進行挑戰,妳知道嗎?」
「是因為7-11精神嗎?」
藤岡啜飲一口咖啡,一邊滿意地點頭。「沒錯,7-11真正厲害的,就是不斷重複成立假設、執行實驗、驗證結果,然後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在下一次的挑戰。因為不氣餒地持續挑戰,SEVEN咖啡才得以如此暢銷熱賣。支撐這個假設驗證循環的,正是從日本全國約一萬六千家門市所蒐集到的龐大顧客資料,以及與各製造商配合良好,共同開發生產出新產品的結構。」
「全國一萬六千家門市……多到令人頭暈的數字啊。」
「哪種商品、何時、在哪家門市、什麼年齡與性別的人買了,像這樣的資料,可是累積了數十年,這幾乎可算是日本全國的消費動向縮影。以這大量的資料為基礎,一邊和各家製造商一起進行假設驗證,一邊陸續開發出『SEVEN GOLD』與『SEVEN PREMIUM』等自有品牌商品。這是7-11自己獨有、別家公司所沒有的強項。在一杯SEVEN咖啡裡面,追求7-11精神的成果已被濃縮在其中。」
小櫻一邊自言自語地說著「7-11的精神、夢咖啡的精神……」,一邊寫完了筆記。
藤岡喝完剩下的咖啡,換了個話題繼續說:「追求自家公司精神的重要性,並不局限於咖啡業界。例如:富士軟片因追求自家公司的精神,開發出延緩衰老的化妝品。」
「咦?富士軟片,是那家相機底片的製造商嗎?」
「如果這樣想的話,富士軟片還真的沒有未來可言。就像相機軟片界的巨人柯達軟片在二○一二年倒閉了……」
「自從有了數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照相變得更簡單容易,相機軟片也不見蹤影了。」
「二○○○年的時候,富士軟片一半銷售額是從相機底片賺來的。但是,在公司內部的調查發現,由於數位相機的普及,預測相機底片市場將會消失掉百分之九十,這是本業會消失掉九成的危機。因此,富士徹底思考什麼是自身的強項、什麼是核心技術。其實,可以做出彩色相機底片的製造商,在世界上也只有少數幾家公司。因為可以處理細微粒子的奈米科技,是需要非常高深的技術,而這也是富士軟片的強項。」
「所以,您是指富士不光只是一家相機底片製造商的意思囉?」
「例如,活用可做出相機底片的膠原蛋白,因為皮膚的緊緻需要膠原蛋白。防止照片混色的抗氧化技術,對防止皮膚老化很有效。用奈米科技萃取出的化妝品成分,也適用於肌膚上。富士軟片運用這些技術,開發了延緩衰老的化妝品。化妝品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富士軟片運用自身的核心技術,開發出多元化的商品。雖然相機底片的銷售額大量減少,富士軟片到現在依然是優良企業。」
藤岡繼續說明:「堅強的企業,會徹底挖掘自家公司強項的核心技術。例如塑料大廠東麗(TORAY)在一九六一年起開始進行碳纖維的研究開發,已經持續五十年以上了。」
「真是厲害,從五十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碳纖維號稱只有鐵的四分之一重、十倍強度。剛開始做出來的碳纖維,雖然性能較低也尚未決定要用在何處,但後來把又輕又強韌的碳纖維用在釣魚竿或高爾夫球桿,結果非常暢銷,因此更積極進行開發、提升性能,用在汽車零件、飛機結構體等其他用途,可說是堅持自家核心技術的全面勝利。」
小櫻喃喃自語地說著:「核心技術、強項、精神……」
「但是也有搞錯方向而嘗到失敗的,例如:夏普(SHARP)。夏普原本的核心技術─液晶,已經是無人可敵。以液晶為主要核心,陸續製造出液晶計算機、PDA、液晶攝影機、液晶電視等商品。但是,在一九九八年發表『液晶電視宣言』之後,不是針對液晶而是只針對液晶電視集中投資,從那時候開始就漸漸走樣。二○○○年代夏普曾以『世界的龜山』(夏普在日本三重縣龜山市的工廠)當做品牌來銷售其產品,雖然曾經短暫成功過,但後來卻沒有可以維持後續成長的產品。由於不是投資在『技術』,而是投資在『產品』上,因此陷入經營危機。」
藤岡最後說:「雖然重複了很多次,但夢咖啡的精神是什麼?夢咖啡的強項、核心技術是什麼?有必要徹底深思熟慮。唯有如此,才能看到夢咖啡的未來。」
〈本文選自全書 李幸臻 整理〉
作者:
永井孝尚
1984年於慶應義塾大學工學院畢業後,進入日本IBM公司任職。
1991年起負責IBM大和研究所的商品企畫,但由於泡沫經濟破滅而經歷大苦戰。除了行銷宣傳之外,更以業務員身分奔走日本全國各地,三年內取得許多大規模開發計畫。
1998年起轉任市場行銷經理,徹底執行並推廣以「價值主張」為基礎的行銷策略,在IBM達成日本市占率第一及市場認知度第一方面有莫大貢獻。
2013年離開服務30年的日本IBM,成立企管顧問公司「永井辦公室」,提供企業有關行銷與經營戰略的演講與進修課程。其著作《百圓可樂如何賣千圓》系列相關作品,在日本銷售超過50萬冊。
譯者簡介
吳佳玲
輔仁大學會計系畢業,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知名日商公司,並赴日本工作,也曾擔任教職與日文口譯人員。熱愛日文及美食。
書名:一杯咖啡的商業啟示 :從最飽和的市場,掌握獲利與創新的祕密
出版:先覺出版社
目錄:
推薦序 如同一齣精彩的日劇,令人欲罷不能 \ 何炳霖
導 讀 深入淺出,輕鬆學會商學知識 \ 詹文男
前 言 一杯一千日圓的咖啡?!
第一杯 羅多倫咖啡,不是以「低價策略」取勝
實現藍海策略的四個行動
第二杯 罐裝咖啡,旁門左道?UCC咖啡成功之因
問卷調查也得不到的顧客需求
第三杯 麥當勞用優質烘焙所著眼的目標
投資組合概念思考的局限
第四杯 一度迷失,重拾核心價值的星巴克
提升經營績效與業績惡化的兩難
第五杯 雀巢為何要免費提供咖啡機?
可以持續產生收益的「吉利模式」
第六杯 五度嘗試才成功熱賣的SEVEN咖啡
認清自己的強項比顧客的問題更重要
第七杯 藍瓶咖啡掀起的第三波咖啡浪潮
開放與分享所創造的新市場
第八杯 顧客為什麼要在咖啡店消費?
新產品設計以三種層次考量
第九杯 是短期獲利,還是永續經營
企業的社會貢獻與行銷3.0
第十杯 星巴克幾乎沒花錢打廣告的理由
強化與顧客的連結,打響品牌
結 語 新的任務?
後 記 「自家公司的精神」是什麼?
附 錄 本書所根據的經營戰略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