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風暴來襲,有人選擇投降,也有人選擇從容面對。各行各業有人及早布局,找出另一條生存之道。不論是擴大規模經營、轉型,還是專攻利基市場,永遠比環境早一步改變,才是勝出不變的真理。
童心園 建構品牌,外銷歐洲拚生路
童心園實業總經理邱義誠雖然感冒才剛痊癒,但是玩起自家出品的玩具,身手一點都不含糊。「你也來試試看這個轉盤,大概二十分鐘就能學會了。」
一個玩具玩上手,也許只要二十分鐘,但童心園從一個單純的進口商,轉而開發自有品牌與設計能力,卻花了將近十年。
九○年代的童心園,是台灣眾多玩具進口代理商之一;但到了一九九九年,因為少子化,幼稚園市場急速萎縮,以幼稚園為主要市場的童心園,營收自然大受影響。邱義誠估計,九○年代初期,每年原本還有約兩億元的營業額,但到了二○○○年時,年營業額只剩下六、七千萬元,「原本的玩具業者,不是消失,就是到大陸去了。」
然而,固守台灣的童心園不甘心坐以待斃;相反的,因為過去代理的都是歐洲一流的玩具品牌,反而激起他打出自有品牌、走出台灣的想法。
「要做一個產業,就一定要做到第一,可是第一不見得是最大!」當時,邱義誠選擇切入歐洲市場。「要打品牌不一定要選大市場,可是要選最有把握的市場;像歐洲,雖然人口成長緩慢,但對我們這種中小企業也很夠了。」原本專做內銷的童心園,逐漸拓展歐洲市場,相對的,對台灣內銷市場的依賴度也逐年降低。
目前內銷占營收的比率約只一○至一五%,而在歐洲幾年耕耘下來,轉型後的五年之內,每年的營收成長至少維持在三成左右,去年度的營收已經達到三億元。
成功轉型的關鍵,邱義誠認為,還是在品牌建構。他強調,童心園的產品不只是玩具,「我們要讓孩童在玩樂的過程中,培養手眼的協調能力。」他拿起一顆透明、有著太極造形的玩具球,「它的訣竅是把裡面的小球停留在軌道上,身體得跟著球一起轉;玩個幾次下來,全身都能活動到。」
「我們的『軍隊』現在都在歐洲參展,」他進一步補充,為了建構高品質的產品,童心園專注在設計上,製造則交由國內的業者,業務人員更是長期在前線打拚。
邱義誠估計,童心園明年的營收可望突破四億元。因為及早在十年前因應,少子化對童心園來說已經不再是威脅,反而是重新成長的契機。
(蔣士棋)
噓噓樂 轉型「包大人」,觸角延伸至海外
新生兒數量一減少,首當其衝的便是幼兒的必需品——尿布產業。二十四年前,台灣擁有近三十家的本土尿布業者,但現在生存下來的屈指可數。在市場萎縮下,業者被迫轉型,成功便能鞏固地位,全日美便是轉型成功的業者。
創辦於一九八六年的全日美,一開始的業務是進口紙尿布,一年後推出自創品牌「噓噓樂」,「其實我們創立時,台灣尿布業就即將走下坡了。」董事長邱頂陽表示,一九八○年代,當時孩子生得多,嬰兒尿布不愁沒市場,為因應需求,在三年內陸續添購尿布機台與廠房,並再創自有品牌「小淘氣」,且在九三年將觸角延伸至中國及菲律賓,開拓海外市場,目前海外市場已占總營收的八成。
十五年前,全日美觀察到鄰近國家日本,開始出現少子化現象,人口結構呈老化趨勢,「台灣市場走向基本上與日本很類似」,營業本部協理邱思齊解釋。「於是我們開始思考,成人紙尿布或許有市場。」著手開發後,九五年推出了「包大人」成人紙尿布系列。
一開始,包大人系列只是小部分產量,且嬰兒市場與成人市場對尿布的需求完全不同。幼兒紙尿布注重品質,一般人的觀念裡,給小孩子用的東西必須質感好,價格高低不是重點,配合適當的行銷包裝,便能建立品牌知名度;而成人紙尿布關心的則是價錢,加上當時無法拋下「尿布是給小嬰兒包的」觀念,許多老人甚至不敢出門採購。
但近幾年,出生率下降,幼兒市場委縮,成人市場卻逐年上升,目前幼兒尿布只占全日美台灣廠營收的四成,成人尿布則增至六成。「現在我們的客戶多為三十到四十歲的中年人,他們買尿布回去,是為了給父母親用的。」邱思齊說,另一方面,醫院與安養院也是大宗客戶。
現在,全日美是台灣本土第一大尿布業者,懂得因應少子化與老化現象,並讓第一線業務行銷人員參與產品研發,了解顧客需求,彈性變化產品,並開拓台灣以外的市場,是全日美屹立不搖的最大原因。
(黃筱雯)
▲全日美成功轉移重心至成人尿布市場,並積極擴展至大陸與東南亞。(圖右為全日美董事長邱頂陽、左為協理邱思齊)(攝影/陳俊銘)
戴正彥補習班 科技結合教學,不擔心學生流失
原本在大補習班任教的戴正彥,三年前選擇自立門戶。為了不和大補習班正面競爭,他選擇離開台北市中心,專攻人口密集的社區。「因為少子化的緣故,家長不見得希望小孩白天上完課,還要跑到市區補習;最好是在家樓下就有補習班。」比較之後,他把第一個點選在士林,後來又陸續在大直、內湖設立分校,完全避開市中心;原本只經營國中數學補習班的他,也開始把重心轉移到高中數學的本行上,目前學生總人數超過三千人。
相較於台北車站周邊,一班至少三、四百人規模的升大學補習班,戴正彥一班最多一百二十人。但也因為人少,使得他可以完全貫徹精緻化策略。他舉例,每位學生報名時的入學考、每次上課前的隨堂測驗,都被戴正彥用資料庫記錄分析。「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知道每位學生各自的弱點,找到最有效率的補救方式。」
戴正彥還透露,為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預計下學期就會使用Apple iPod Touch配合教學。「段考前的模擬試題就直接寄給他們;以往出習題,解答只能發紙本,現在可以錄成影音檔,讓學生回家以後看到會為止。」看到蘋果公司新發表的iPad,戴正彥也正在計畫與教學結合的可能性。「我們很多學生來問問題,已經不是拿考卷了,而是直接用照相手機把題目拍下來問你。看到這種情形,你能不改變嗎?」
他估計,每年光是砸在「科技研發」的支出,就高達營收的三成,但也因為學生能直接感受到成果,即使補習費比車站的同業高出二○%,每班招生人數都能穩定維持在一百人左右。「比起規模,利潤對我們這種小補習班更重要。」戴正彥認為,面對少子化衝擊,唯一的生存之道,還是得找出利基市場,才能站穩腳步。
(蔣士棋)
▲強調精緻化策略,戴正彥成功在升大學補習班中搶得一席之地。(攝影/林煒凱)
馬偕產後護理之家 專業加上好地段,產婦趨之若鶩
二○○九年四月,馬偕醫院在淡水院區設立,總共十一床的產後護理之家才剛開幕,馬上就引來大量詢問,預約名單甚至排到七、八個月以後。
護理長林莉莉估計,馬偕醫院婦產科每個月接生的嬰兒數約三、四百名,在國內排名數一數二,受到少子化衝擊其實並不大;但也因為父母把資源投注在少數的新生兒上,使得訴求五星級裝潢的產後護理之家反而大行其道。馬偕產後護理之家雖然是市場中的後進者,但靠著婦產科的傳統專業優勢,還是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
馬偕的產後護理之家設在淡水院區新大樓的七樓,「護理之家的門一推開,外面就是婦產科產房;小兒科也就在六樓,很容易相互支援,」林莉莉補充,馬偕婦科與小兒科的主治醫師每天會巡房兩次,確保媽媽與嬰兒的健康狀況,產後護理之家的九位正職人員,也都領有專業護理師的執照,只要一發現問題,不管是媽媽或嬰兒,第一時間就能診治。「尤其是嬰兒,如果需要看診,請醫師過來就行了,不用把小孩送到門診去,避免二次感染的危險。」
此外,雖然遠離市區,但一半以上的房間,都可以直接欣賞淡水河出海口的風景,「地段」優勢無人能比。「這點很重要,因為媽媽產後很容易有憂鬱症,看看風景至少能讓心情好一點。」林莉莉說。而每日最高不超過六千元的價格,比起市中心動輒六千元以上的坐月子中心,又有專業醫師坐鎮,自然能吸引大批新手媽媽上門。
馬偕醫院小兒科部資深主治醫師楊俊仁笑說,產後護理之家剛開幕時,原本還擔心初期生意欠佳,「沒想到跟預期完全不同!」看來只要能做出專業水準,即使面臨少子化威脅,仍舊能闖出一片天。
(蔣士棋)
▲即使開幕還未滿1年,馬偕產後護理之家的床位已經預訂到半年以後。(攝影/陳俊銘)
雲林楊厝分班 「護校」成功,老人小孩共用教育資源
相對於產業界,受災嚴重的教育界也掀起一波「護校大運動」,麥寮地區的楊厝分班即是經典案例。
成立於一九六四年麥寮國小楊厝分校,隨著人口外移,學生人數愈來愈少,改為楊厝分班。雲林縣教育局一直想要廢校,但當地居民基於六輕進駐麥寮,楊厝的孩子若要到麥寮國小本校上課,沿途五、六公里來往的都是油罐車與大卡車,安全堪慮。因此,當地有心人士開始了「護校運動」。
幾經居民自力救濟,楊厝分班終得保留。首先校方利用學校閒置空間,規畫學習步道、製作蝙蝠棲息屋、設立社區閱讀教室,將原本只供學生讀書的空間,變成社區活動中心以及另類展覽館。
其次,有鑑於麥寮地區老年人口眾多,估計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占一四%,校方靈機一動,乾脆讓小朋友與社區的獨居老人,一起享用社區媽媽烹煮的愛心午餐,且社區活動中心也提供老人一個休閒空間,成了托老和幼教並存的體系。
(李建興)
▲楊厝分班托老和幼教共生,為學校找到出路。(攝影/林煒凱)
崇右技術學院 創新系所,招生率超過九成五
許多私立大學近年來因招生不足而造成營運瓶頸,相較於國立大學,其所面臨的難題是如何留住學生、增加財源,以期持續生存。位於基隆的崇右技術學院,在歷經多項革新後,已讓學校財務明顯止血。
早年以企業專科起家的崇右,一度也面臨招生不足的窘境,去年甫上任的校長梁榮輝,除了大幅裁撤缺額過多的冷門系所,新設符合產業所需的系所外,更迎合時代潮流,針對產業界最缺乏的人力發想,創立了包括時尚造形設計系、數位媒體設計系、休閒事業經營系等創新科系,且這些新創系所,招生率都高達九成五以上(原有的商管科系招生率只有五成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梁榮輝有鑑於崇右校園有太多的閒置教室,乾脆將多出的空間外借給企業界當實驗工廠、聯絡處、辦公室和展售中心等。目前已有蔡枝食品、檜木坊、朋廚、泉利米香等十多家企業進駐校園設點,這不但增進校方與企業間的關係,有利於雙方建教或專案合作的可能性,更可以進一步利用企業設點時,重新修繕閒置教室,間接達到節省校園維修費用。
梁榮輝表示,隨著企業進駐崇右後,以往建教合作生都得要外出到各公司見習,成果有限,然而目前在崇右「校園即工廠」、「學校即職場」,學生實地體驗上班後的生活,競爭力大增,成為企業爭相錄用的人才來源,間接讓招生率起死回生。
(李建興)
▲梁榮輝將閒置教室借給企業當辦公室,為校園解套。(攝影/吳東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