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刊出後,收到的迴響有兩類:一類是管理者希望多瞭解不景氣下經營與策略如何調整,另一類則是個人表達對他們所處公司或經營環境的不安,自己想要改變但又不確定方向為何。問到最多的問題之一是:現在是創業的好時機嗎?這個問題其實應該換些角度來思考:現在還有人在投資嗎?大家都在看哪些投資機會與市場?我適合從事創業或創新相關的事嗎?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過去由戰後嬰兒潮主導的三十年的大多頭市場,造就了人類有史以來最長的經濟擴張期已經結束。由於人口結構與區域經濟的改變,生產與消費的需求及模式已與過去大不相同,透過經濟規模優勢來獲利與成長已經不夠,甚至對某些經營型態來說不一定必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家都要摸索學習新的遊戲規則,過去成功者與新進者的立足點差異比以往縮小。
從資金面來看,目前經濟前景混沌不明的確使得投資人更為謹慎,特別是對於規模的擴充或是成熟的商業模式及產業上,新投資不但減少,還有撤出的趨勢。在產能過剩或技術不具競爭力的產業中,2012年將會有更多整併與淘汰發生。舊有經營模式勢微之時,就是新經營模式萌芽最好的時機,所有資金關注的焦點將會移離單純的「規模擴充模式」,進入「升級模式」,其中包括水平擴展,垂直延伸,或是創造新技術或新應用服務模式。
從市場面來看,消費與需求也沒有消失,只是更謹慎,更有選擇性的消費。市場對於好東西的需求還在,但是對於「好」的定義開始改變。「拋棄式」的商品在環保意識下比例在降低,雖然消費者對於同樣的商品買的可能比較少,但對服務的需求與期待不斷增加,對品質與品味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另一方面,消費者越來越依賴網路與社群在獲取資訊與決策,因此虛擬與實體如何整合,其角色和分工必須重新思考與定義。
如果大環境對於創業與創新活動的影響是正面多於負面時,此時就要檢視自己創業的想法是否成熟具體。資金與市場對於沒有具體創新與執行紀律的機會是沒有興趣的。想在既有產業中(例如餐飲業、休閒旅遊、或網路與軟體服務)創業可以,請先瞭解為什麼有人成功、但在許多角落有更多的不如意與覆滅。
如果只是想延續現有經營模式,推出類似產品或服務,這是「開公司」,不是「創業」。創業是要推出具體的新元素與價值來感動客戶,並且透過有紀律、有創意、與有效率的執行達到成長與獲利。「創業」必須是有明確的意義與價值創造,而不是作為逃離現狀的選項。
所以我的建議是:不要被悲觀的經濟前景報導嚇到,但也不要一窩蜂追逐所謂的「熱門產業」,搶當「XX新貴」。現在火紅的產業與公司都是蹲過很久的馬步,練過功、繳過學費的。創業或創新的活動從來沒有停止過,差別在於你看到的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機會。你要做的是你所相信的,有熱情的,還是只是現在流行的?這會決定你是「創業」還是「開公司」。願意投資「創業」的人遠多於投資「開公司」的,因為前者的勝率高於後者。
---------------------------------------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轉寄分享、留言或按下一個「讚」!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更多有關企業策略、轉型、或創業的成功經驗與做法,歡迎與我聯絡 steve.lin@aspectmgm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