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品德常受到批評,為了改革教育問題,清華大學嘗試採取住宿學院的方式,讓大學生不但學業精進,還能從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啟發,了解自己並關懷別人,才德兼備。
教養比教育重要
這所學院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分系所或國籍,採取混住的方式,從生活中學習。學院設有專任導師,陪伴同學,而同學除了白天上一般的課程外,晚上還要加修「生涯探索」、「社會探究」、「服務學習」等特色課程。清華學院要讓學生「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然後成為士農工商」,經過「生涯探索」才能成為人,進而「社會探究」成為公民,再透過服務和跨領域學習,就能達到這個目標。
例如「生涯探索」課程中,學生訪談學長姊的大學生涯,從他們的經驗談中,可以了解自己的性向,反問自己在大學裡要學什麼、怎麼學?藉此養成自我對話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院還利用寒暑假,以及假日,安排志工服務、農村體驗等各種體驗和學習活動。儘管學院的同學必須比一般同學花更多時間在非專業的領域上,常常白天上課、晚上上課、休假日還有活動,相當辛苦,卻不是人人都進得了學院。有意申請的人,必須先上傳一篇五百字以內的短文,題目是「我為什麼適合清華學院?」學院的老師會從文中判斷學生是否有充分的熱情和高度的意願,來決定學院生的名單,目前錄取率大約在三至五成之間。
生命科學系四年級同學鄭宇容考上清大時,覺得清大比較偏理工,因此申請進入清華學院,想多親近人文的面向,沒想到她的人生竟因此轉彎!
生科系絕大多數同學都會繼續攻讀研究所,鄭宇容卻決定,生科這條路暫時先走到這裡就好。「大二升大三時,同學必須決定要跟哪一個實驗室,為往後讀研究所鋪路,可是在學院生活兩年後,我愈來愈清楚知道,我雖然對生物很有興趣,但興趣和研究不同。比起待在實驗室,我更想面對人群!」
學院一連串的課程和活動,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大一時鄭宇容在服務學習的課程中,為學院打造了一個書房,她說:「書房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我養成了主動思考的習慣,也懂得如何和大家討論,把事情做得更完善。」
學習方式更多元
鄭宇容還修了人文社會學院的輔系,或許將來她仍會考生科研究所,也或許結合生科和人文社會專長,開創新路,無論如何,學院的學習,讓她眼光放得更遠,更勇於追尋自己的未來。同時也是清華學院執行長的王俊秀說:「我們想讓孩子在大學時期,激發他們被壓抑的潛能。清華人生不應該只有一種,不是出了清華就直接進科學園區,我希望學生看所有事都要覺得理所『不』然。」由於學院的成效顯著,二○一○年學年度起擴大招生,原清華學院改稱厚德書院,另設載物書院;厚德書院強調社會實踐,現有學生人數為四七九人,載物書院則強調跨領域學習,共有一九八人。
王俊秀認為學院可以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第一是時間管理,因為白天的專業課程,外加書院的課程和活動,逼得學生要擬定計畫,且按部就班實施。第二是團隊合作,許多作業都需要大家一起完成。在這樣的需求下,就需要第三種能力,也就是容忍、了解、欣賞並認同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專業,進而認同不同的性別、縣市、國家、文化,這樣就能減少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衝突。
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四年級的林怡潔搬出學院宿舍後,還主動邀集以前書院的同學,組成讀書會,「因為我們當年一起完成了許多計畫,有革命情感,所以我想在畢業前,再共同完成一件能凝聚感情又有意義的事。」這群同學在清大四年學到的不僅僅是學術知識,更重要的是受用一輩子的人文素養。
(本系列完)
清華大學
成立:1911年
校長:陳力俊
學院:理學院、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生命科學院、科技管理學院、原子科學院
總計在學生人數:12492人
生師比:1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