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三十歲的劉昌仁從事酪農業已七年了,曾拿下二座象徵優良酪農的五顆梅花獎、四顆梅花獎、以及桃園縣政府的傑出農夫獎。他說,「做傳統產業,只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其餘就看天吃飯。」劉昌仁為自己的工作下了一個踏實的註腳。
不脫稚氣的年輕外表,很難想像劉昌仁從事酪農這行已經七年了,同時還拿下二座象徵優良酪農的五顆梅花獎、一座四顆梅花獎、一座桃園縣政府的傑出農夫獎,成為擁有多項殊榮的最年輕酪農。
劉昌仁日復一日照料著兩百頭乳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都沒休息,時間完全花在照顧乳牛上。」劉昌仁談起養牛的辛苦,也只是輕描淡寫。事實上不論周末或假日,劉昌仁每天一大早六點就得到牧場,趕數十頭乳牛進擠乳室,擠下生乳;早上一次擠乳,下午也一次。
盡心培育新品種/最年輕的成功酪農
尚未三十歲的劉昌仁,有人懷疑年輕的他為何不去闖蕩別的事業,反而乖乖待在牧場守在牛身旁,劉昌仁微笑回應說:「多少會想偷懶不做,不過偷懶歸偷懶,養牛還是我最大的興趣。」
劉昌仁和多數農家子弟一樣,小學五年級開始,便在父親劉福平要求下,放學後到父親經營的小型牧場幫忙照料牛隻。沒料到,劉福平這一個要小孩子幫忙的無意舉動,反倒讓劉昌仁從小培養出對養牛的興趣與執著。
「小時候剛接觸養牛,什麼事都很新奇,特別是看到母牛生小牛的時候。」劉昌仁回憶起第一次幫忙接生小牛,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至今,常青牧場除了生產鮮乳,四年前也開始從事培育種牛的實驗。劉昌仁指著出生不到三天的犢牛說:「每次看到培育出新品種的乳牛,一代品種更勝於一代,這也成為我養牛最大的成就感。」
除了養牛,劉昌仁的另一個興趣就是玩機械器具。高中考上內思高工的機械科後,就學期間劉昌仁還曾到工業區機械廠打工,做起機械模具。
除了養牛,劉昌仁的另一個興趣就是玩機械器具。高中考上內思高工的機械科後,就學期間劉昌仁還曾到工業區機械廠打工,做起機械模具。
本想往機械業發展,但當兵時劉昌仁發覺父親年事已大,一個人管理牧場太辛苦,退伍後便毅然接下父親一手創立的牧場,專心致力於養牛事業。
高中同學看到劉昌仁從事畜牧業,都覺得他選擇了一種非常辛苦的生活。在劉昌仁當兵時與他結識,進而結婚的妻子郭燕雪,卻十分支持自己的先生從事這一行。郭燕雪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形容自己,在平時當個家庭主婦,劉昌仁忙碌時,郭燕雪也會捲起袖子幫忙養牛。
特地赴美國取經/引進高床牛舍技術
在接下牧場主人後,劉昌仁為了學習更多養牛技術,還特地飛往美國取經兩次,觀看美國酪農一年一度的盛會「美國乳牛博覽會」,將美國農夫一些專業養牛技巧引進台灣。認識劉昌仁快十年的春殼企業業務主任李志亮說:「他真的是一位肯勇於嘗試的農夫,將一些國外新技術引進並徹底實踐在養牛上。」
不同於以往放牛的畜牧方式,劉昌仁改以高科技方式養牛,從國外引進高床密乳牛舍技術,讓乳牛群不再睡在稻草上,反而睡在高於地面二十公分的平台上。
以往養牛牧場的稻草多半會使乳牛的乳房常常接觸到排泄物,造成鮮乳的品質不佳,而劉昌仁改以高床的方式,不僅人員清理乳牛的居住環境方便,對鮮乳的品質也大大改善。
高中同學看到劉昌仁從事畜牧業,都覺得他選擇了一種非常辛苦的生活。在劉昌仁當兵時與他結識,進而結婚的妻子郭燕雪,卻十分支持自己的先生從事這一行。郭燕雪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形容自己,在平時當個家庭主婦,劉昌仁忙碌時,郭燕雪也會捲起袖子幫忙養牛。
特地赴美國取經/引進高床牛舍技術
在接下牧場主人後,劉昌仁為了學習更多養牛技術,還特地飛往美國取經兩次,觀看美國酪農一年一度的盛會「美國乳牛博覽會」,將美國農夫一些專業養牛技巧引進台灣。認識劉昌仁快十年的春殼企業業務主任李志亮說:「他真的是一位肯勇於嘗試的農夫,將一些國外新技術引進並徹底實踐在養牛上。」
不同於以往放牛的畜牧方式,劉昌仁改以高科技方式養牛,從國外引進高床密乳牛舍技術,讓乳牛群不再睡在稻草上,反而睡在高於地面二十公分的平台上。
以往養牛牧場的稻草多半會使乳牛的乳房常常接觸到排泄物,造成鮮乳的品質不佳,而劉昌仁改以高床的方式,不僅人員清理乳牛的居住環境方便,對鮮乳的品質也大大改善。
不過,惟一沒考慮到的問題就是乳牛的適應度,這一點反成了劉昌仁養牛以來最大的挫折。「實施高床技術的前幾年,因為牛群適應不良,損失了好幾頭牛。」劉昌仁心疼地說。
除了改善牛的居住環境,每年夏天,劉昌仁為了怕乳牛居住環境悶熱,沒胃口吃不下牧草,還得開起好幾具大型電風扇及灑水器,讓天性怕熱的乳牛有更舒服的環境,才能多吃幾口牧草,生產更多的鮮乳。本身也從事DHI(乳牛群性能改良)的李志亮笑說:「他為了讓牛多吃幾口牧草,真的無所不用其極。」
一九八六年劉福平成立常青牧場時,牧場只有十頭乳牛,鮮乳產量也僅有三十公斤;然而經過劉福平及劉昌仁父子倆近二十年的努力,前後共耗資三、四千萬元,如今,牧場已擁有兩百頭乳牛,一天就有兩噸鮮乳的產量,一年淨賺三百多萬元。
「做傳統產業,真的要比上班族多花一些心思,只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其餘就看天吃飯。」劉昌仁為自己從事的畜牧業下了一個踏實的註腳。(本文轉載自今周刊422期)
除了改善牛的居住環境,每年夏天,劉昌仁為了怕乳牛居住環境悶熱,沒胃口吃不下牧草,還得開起好幾具大型電風扇及灑水器,讓天性怕熱的乳牛有更舒服的環境,才能多吃幾口牧草,生產更多的鮮乳。本身也從事DHI(乳牛群性能改良)的李志亮笑說:「他為了讓牛多吃幾口牧草,真的無所不用其極。」
一九八六年劉福平成立常青牧場時,牧場只有十頭乳牛,鮮乳產量也僅有三十公斤;然而經過劉福平及劉昌仁父子倆近二十年的努力,前後共耗資三、四千萬元,如今,牧場已擁有兩百頭乳牛,一天就有兩噸鮮乳的產量,一年淨賺三百多萬元。
「做傳統產業,真的要比上班族多花一些心思,只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其餘就看天吃飯。」劉昌仁為自己從事的畜牧業下了一個踏實的註腳。(本文轉載自今周刊4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