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受許多學校育成中心與EMBA之邀,就「網路創業」一題發表演說。在開始演說時,我大都會做個「現場調查」,以了解學生們對於網路創業的意願有多高。雖然當場舉手會創業的比率只有十分之一,但從演說之後大家提出問題的熱烈程度來看,學生們對於創業還是抱持著高度希望與憧憬。只是,近來各國股市對網路公司的股價都做了大幅修正,也使得大家在現實與理想之間,開始出現互相衝突與矛盾。
就以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為例,學校提供了成熟且多元的環境、跨系之間合作的專案計畫,讓工學院、商學院有很多機會接觸。換言之,在學校裡就已先模擬未來在職場上會遇到的各種狀況和問題,而師生與企業再藉由討論與驗證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雖然是模擬,但都非常逼真,而這樣的設計並不是為了創業去撮合學生,而是要讓才能不同的學生因此能更容易地跨出校園、進入產業,並得以發揮。
在史丹佛大學念書時,我曾修過一門「機械設計」的課程,雖然聽起來很硬,但其實非常有趣而具挑戰性,這門課會邀請心理系、美術系等具人文或工程專業背景的人參與,同時還有企業加入,當時我們則請到了惠普、奇異、福特等十家公司。
在第一堂課中,這十家業者先向學生報告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在聽完報告後,學生們會先進行有系統的性向測驗以為分組依據,接著是開放交誼時間,讓學生在各自發展的人際關係中,選擇希望合作的夥伴與團隊。當團隊組成,接下來的九個月,大家就必須同舟共濟、生死與共,為團隊所「標下」的計畫案,共謀解決方案。在塑形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除了從使用面、功能面與工具面一步步做邏輯推演外,另一方面也須精確地提出所需資源、成本與時間表。然後,在每星期的課堂中接受業者與其他同學的挑戰與質問。最後,各組提出的解決方案也真的要放入實際環境中執行,成功了才取得學分。
這其實就和一家公司從寫營業企畫(Business Plan)、尋求資源與資金、建置人員到執行沒什麼兩樣,尤其參與的業者也都很認真地坐下來與學生討論、掌握進度、檢視解決方案是否真能回應當初他們所提出的問題。
像這類課程的設計,帶給學生或未來創業家的訓練,並不是在製造一個產品,好拿出去創業,而是讓來自不同學院、有不同教育背景,甚至使用不同語言的學生們體驗共識是如何形成的。其實在團隊成員共事的過程中,許多現象和態勢的發展是很微妙的,例如自然而然地就會出現一位領袖,有些人就是很能熬夜,有的人則是分內的事一做完就走人。所以,有的團隊相處和諧,有的則會不歡而散,自此反目成仇。而合作愉快的團隊,如果提出的方案成功,在畢業後,往往也會成為創業的好夥伴。
至於指導教授的角色,就像個牧羊人,除了確保課程的過程按部就班、照表操課外,當學生遇到任何問題時,必須給予適切的分析與諮詢,而不是自己反客為主地變成一個計畫的執行者或主持者。
而除了學校的教學環境與師資之外,同儕團體也是創業能否成氣候的根源。我曾想過,如果當初我是在台灣受教育,可能就不會選擇創業而是就業。就業不是不好,就業也有一定的產業需求,而如果所有人只想創業,則產業是會垮的。但以選擇創業來說,剛發想出來的創意或點子可能很可笑,在台灣,常是一提出就被一大盆冷水澆熄,而在美國校園裡提出時,則可能會吸引到二、三個同好,繼而進行腦力激盪,逐漸雕琢成實際可行的計畫案。
在史丹佛、在矽谷,每天都有許多新的點子出現,也許很無稽、很無厘頭,但大家卻會認真地討論,試著去捕捉其中最有商業價值的部分。所以我們常笑說,許多偉大創業的價值與創意往往是在一張餐巾紙(napkin)的背後。
不過要提醒的一點是,許多創業的源頭雖常出在一張餐巾紙背後,但整個創業過程卻不見得如此浪漫,因為在十個創業的案例中,通常有九個半會失敗,所以創業也可能會是一場空。這也是學校或育成中心要教育學生的重要課程之一。
由於台灣許多學校的育成中心才剛運作,因而在資源整合上仍有不足,而扮演關鍵角色的師資似乎也不夠完備。在美國,是允許老師可與業界有緊密結合的,對「學而優則商」也不會太排斥,甚至會被視為是很重要的資源,而老師則往往會運用實際的案例以佐證、幫助、挑戰或否決學生的思考。
可是目前在台灣,有些教授對在網路領域創業所需要的條件還不清楚,或許就是欠缺與業界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所以,還是要搭配跨系的專案計畫、建教合作,整個學校才會形成一個成熟的育成與創業環境。
其實,由網路產業所帶動的創業熱潮最令人樂見之處在於,藉由這股熱潮,可以讓不同院系結合在一起發想、激盪,而未來在進到社會時可以互相照應。在矽谷發現許多來自台灣的創業案例,常是三、四個工程師聚在一起做,完全沒有當地與其他領域的人脈關係,這是相當可惜的,因為創業本身具有高度的互信基礎,而這基礎通常是在學校建立的,在商業環境裡就比較困難,所以如果能在學校時就廣結不同人脈關係,對將來的創業會有正面的幫助。
而回到現實環境,許多人擔心,在網路股被修正後,創業所面臨的困難和陷阱是不是更多?現在投入是不是還能獲得很高的實質報酬?
的確,目前網路產業對創業者而言,門並不像以往般敞開,而投資法人也出現「嘴巴鬆、口袋緊」的謹慎態度,因此時機未必是最好,也許可以先選擇就業。畢竟創業與就業是相輔相成,有創業遠景的人不妨先就業以磨練自己,而創業失敗的人也可在就業中對產業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其實,無論大環境如何,對有心創業者而言,在心智上、體力上都是很大的考驗,尤其在創業的初期,常常有「撐不過明天,但還是要熬下去」的壓力,這需要有不服輸的個性與一顆很強的心臟才行。
其次是,創業必須要有好的夥伴,除了角色上分工、個性與專長上截長補短外,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要能共患難也能共享福。過去我們常見到許多案例是,在創業初期都能一起勒緊褲帶、共同打拚,卻在發達後,因為權利義務劃分不清而成為公司和諧的絆腳石。因此在創業一開始,就應明定每個人的權利義務,同時也認清這不會是最完美的劃分,畢竟每個人投注的時間、品質是很難量化的。唯有分工清楚並且認同,大家全力以赴,才能增加成功的機會。
至於決定創業後,創業者與團隊必須有以下的共識:
一、 創業雖不應以創造個人財富為目標,在網際網路第一代創業者中,多是為理想而投入,後來累積的個人財富反而是創業後的一種「副產品」,許多在創業初期就追求致富者,反而不易成功。不過,為公司與股東創造財富與價值,卻是天經地義,創業者必須要謹記在心。
二、創業者有一定的階段性任務。一家公司在設立之初的願景,將公司從無到有、從誕生到茁壯,這部分是無人可取代的成就。可是,當公司成長到某種規模時,創辦人必須自我反省與覺醒,自己必須放到與其他同仁一個天平上接受評量,也平心看待自己在下一階段所要扮演好的角色。
三、創業本身看似是高報酬的事業,卻也是高風險、高壓力的一條路,成功絕非僥倖,失敗也無須苛責。面臨成功與失敗,創業者同樣都需要清楚的頭腦與一顆成熟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