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信和芙羽剛度過九周年的結婚紀念日。他們有雙兒女,分別是七歲的女兒和五歲的兒子。保信是工程師,過去雖然工作忙碌,但多半會回家吃晚餐,這對他來說是很重要的家庭時間;芙羽曾經是學校老師,但由於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和先生討論後便決定留在家中全心帶孩子,現在是全職的家庭主婦。
結婚初期兩人關係很穩定,但孩子出生後,就開始一連串的價值觀衝突,逐漸導致最終雙方生活沒有多少交集。這對夫妻來諮商的半年前,基本上只剩下孩子的事情才會有所互動,比如聯絡簿上寫著要帶什麼、隔天誰接送孩子等交辦事項。
這對夫妻之間,保信無庸置疑是逃避退縮的一方,太太芙羽則是追逐抗議的一方。這段婚姻打從一開始,芙羽就覺得自己長期遭受婆婆不公平的對待。在為了維持關係和諧,也不想讓先生為難的情況下,她用吞忍、犧牲的方式換得和平。另一方面,身為家管的芙羽,習慣主導家中的事物,也希望先生配合自己處理事情的方式,特別是有關孩子的決定。看到先生的做法和價值觀與自己不同時,太太就不耐煩,更指責先生的方法不對,也因為對方不常關心家中事物,不相信他的判斷和決定。
保信多半是忍讓和配合, 或是透過離開衝突現場來消化自己的情緒。但在自己堅持的事情上,他一表達自己的不認同,便會與芙羽吵起來。芙羽覺得不舒服的時候,他比較無法展現自己的同理和關心,甚至會不斷講道理,希望可以說服對方不要這麼固執己見。他會這樣做,是因為不想讓屋簷下這麼烏煙瘴氣。保信害怕衝突,也覺得衝突會毀滅關係,寧可自己多忍讓一點,也不要讓雙方都生活在不開心、情緒張力過大的狀態中。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變得無奈,不知如何是好,更認為自己就是需要配合太太才能息事寧人。這也為之後的衝突埋下伏筆,當婆媳衝突發展到讓先生看不下去時,他選擇擋在雙方之間。
保信這樣做讓芙羽相當錯愕和驚訝,但隨之而來的是失望和委屈。似乎過去這些年她極盡忍讓婆婆的所作所為、為了維持關係和諧並且不讓保信為難所做的努力與付出,不只先生沒有看到,還在最需要他站在自己這邊時被臨陣倒戈。於是,芙羽無法忍受時便會顯露輕蔑、嫌棄,讓先生覺得莫名其妙。保信覺得自己只是希望家庭和睦,卻被太太數落和攻擊。
保信之所以會想勸勸芙羽,並不是覺得太太的決定錯了,而是希望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她可以有更多層面的考量。不過保信這樣做的時機點,卻讓太太覺得被婆婆欺負時瞬間沒了依靠,既得不到先生的支持,還被反過頭來責怪。保信的沉默和息事寧人,為芙羽帶來痛苦和孤單的感受。但是對保信而言,他會站在太太和媽媽之間,是想要排除場面失控的可能,也想避免太太的過度激動讓她和媽媽的關係搞得更糟。
於是, 這對夫妻看似分別在吵孩子教養、和朋友說自己的壞話, 以及婆媳之間的衝突,核心卻是:太太覺得先生對自己有很多不滿,寧可與他人同一陣線來攻擊和傷害她,也不願站在自己這邊關心她、為她發聲;先生過於忍讓且缺乏溝通,導致他表達立場的方式讓太太相當錯愕與受傷。
「那一刻,我知道他選擇了他媽媽!」這句話道盡了芙羽在這段關係中的失望、委屈和孤單。似乎身旁總是沒有人可以依靠,甚至在她需要先生的時候,卻看見他站在自己的對立面。
一方失望委屈,一方無奈傷心,雙方在情緒張力強且長時間沒有辦法好好溝通下,存在許多對彼此的誤會,更缺乏理解彼此的意願,最終導致惡性循環產生。
接下來,不妨藉由下面表格整理,梳理這對伴侶惡性循環的模式和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