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過往或現在的伴侶關係,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總是頻繁出現單一的依附類型的反應,而是跟某一任對象、某一次特別事件,才出現焦慮不安或封閉退縮的反應。這是因為人們對關係,通常不會無時無刻都處在如此不安和不知所措的狀態,而是在感到危機的時候,才會出現我們最原始的本能反應。
對於關係感到不安時, 特別是發生嚴重的衝突, 恐懼和不確定性會喚起「依附系統」,這個不安全感也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此時,就會迫切需要尋求安慰和連結,或找到方法讓自己恢復平靜,依附的模式會特別明顯。
關係中的不安主要發生在三個情境中:
一、關係出現變化時
在一段關係中,當每天的聊天問候,因為各種原因而感覺對方不如一開始積極和主動;當原本的甜蜜互動,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的摩擦與掌控;當過去的貼心接送,變成如今獨自一人的通勤;又或是從伴侶關係要步入婚姻階段、小孩出生、工作調動或遭遇資遣、被外派、家中父母年邁需要接來同住等。
這些關係中因為生命階段、人生歷程的各種因素,使得互動發生變化。不論改變的原因是什麼,有理由或沒理由、有道理或沒道理,變化都會讓人不安,進而啟動依附系統。
二、不確定性增加時
關係中的穩定和確定感,會帶來安心的感覺。當生活發生越多不可預測的情況,這段關係勢必無法使人安心。可能是約會時間需要看對方的時間和行程安排才能確定;可能是無法預測約會是否會被臨時取消;也可能是感受到對方突然消失一段時間聯繫不到人。這些不確定因素若是經常發生在一段關係中,也將提升關係的不安全感,啟動依附系統。
曾經有對伴侶在諮商時提到,被外遇的一方看到外遇方想要挽回,儘管對方很努力想要彌補, 但對被外遇方來說, 心裡一直有個不確定的感受:「你回頭是因為你還愛我,還是因為小三不要你了?」這個心裡的不確定感,也會影響一段關係是否能夠持續或修復。
三、感到被威脅時
當今天男友的手機響起,一位陌生又漂亮的女孩私訊問他,明天有沒有空出來玩;當伴侶跟你吵架, 總是外出找三五好友喝酒聊天,好像跟他們在一起比跟你相處還開心。
此時,無論這個人是誰,無論這個醋吃得合不合理, 這都跟在關係中感到「被威脅」有關:當我發現你跟這個人在一起時是發自內心地開心,跟我在一起卻好像滿腹憂愁和不耐煩;當我感受到有個人正在接近你,我卻弄不清楚你的心意和對方的意圖。這些都是關係連結受到威脅的時刻,於是不安感便會湧現。
人是很需要安全感的動物,但每個人尋求安全感的方式不同,不同的依附型態將會產生不同的內在狀態和行為反應。
透過正向的關係經驗,形成新的依附模式
因依附模式所形成的自我價值感、對他人的信任感,都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不容易因為對象的不同而改變。比如安全依附的人,普遍能夠感受到自己需要時,關係的對象能夠提供支持與陪伴;不安全依附的人,則比較不信任關係的對象,也容易用對關係有損的方式來處理感情問題。
然而,倘若伴侶關係能提供安全感和穩定性,可以藉由這樣正向的關係經驗,來幫助自己形成新的依附模式。雖然無法從不安全依附狀態變成安全依附狀態,卻可以逐步往安全依附靠攏(如左頁上圖)。
不過, 當遭遇創傷,像是關係發生劈腿、外遇; 或童年有過被遺棄、被虐待的經驗;又或者日常生活發生不幸事件,像是重大壓力源出現或生病,將容易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當恐懼感和不確定性因子提高時,便容易喚出內心最原始的你,甚至加深焦慮或逃避依附的情形(如下圖)。
依附類型與依附位置
在關係中的雙方,可能因為「依附類型」或本能習慣的不同,出現不一樣的方式來面對當下的危機,形成一個互動模式。在這個互動中,伴侶通常有固定的 「依附位置」(attachment position),或稱「互動位置」(interaction position),其中一方會是「追逐抗議者」(pursuer),另一方則是 「逃避退縮者」(withdrawer)。
大約有七、八成左右的焦慮依附者,在關係中屬於「追逐抗議」的互動位置;也有約七、八成左右的逃避依附者,關係中的互動位置屬於「逃避退縮」,剩下的兩成有些特殊例外,本書之後會有進一步的介紹。
當追逐抗議者感受到關係出現問題,或是關係不如預期,想要重新取得安全感時,較容易透過指責、抱怨的行為模式,表現出對關係現狀的不滿,進而產生一系列的行為反應。他們期待藉由這樣的抗議和反應,能夠改善關係;逃避退縮者則容易透過拒絕溝通、冷漠不回應、理性表達、講道理、情緒隔絕等方式,來找回關係的穩定和自己的平靜。
與依附類型不同的是,依附位置較容易因為對象的不同、重大事件的出現而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