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面前是一位敢做敢言的現代女性,臉書的發言直白辛辣,令我難以望其項背。
從他口中說出,常被老闆批鬥到無言以對,任務分配不合理也不知道如何婉拒時,我驚呆了,這完全不符合他在我心目中的人設。
女漢子幽幽地說:「我們上班族不就像衛生紙嗎,一點價值也沒有,隨時可以被取代,老闆掌握了我的生殺大權,能拿什麼去談判?閉嘴乖乖地做事比較實在。」
這樣的想法真的是大錯特錯。個體之間若無法互惠,關係不可能存在,工作者對老闆沒有價值,早就被炒魷魚了,沒有資本家會佛心,把薪水白白給你好嗎。
老闆也是人,為什麼不能喬?重點只是要怎麼喬到不傷和氣,可以繼續快快樂樂地領到錢。
我對談判的定義是有策略的溝通,有策略就比較容易管理情緒,不要讓氾濫的情緒成為溝通的絆腳石,制定談判的策略不難,只需要清楚回答三個問題:
What:我要什麼?
Who:誰能給我?他想要什麼
How:怎麼拿他想要的東西換到我想要的?
一般人最大的問題是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跟老闆績效面談,老闆對你的表現說了一些刺耳的話,讓你覺得很受傷,於是你選擇戰,跟老闆大小聲,吵到最後丟一句:「老子不幹了」。
或是你選擇逃,去樓梯間偷偷地哭,下了班再抱著閨蜜大聲地哭,不管哪種做法,都沒有改變老闆對你的表現評價不高的事實。
績效考核的高低影響加薪的幅度與升遷,老闆對你的表現不滿意難道不需要了解為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