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是一群人,陪你度過一生中最胸無大志、無欲無求的時光,這群人當中有你最想愛的、有你最想揍的,也有一些人無關痛癢的。他們和你組成了喧鬧、如夢般的場景,這場景明媚、陽光、生機勃勃、充滿希望。這種希望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學校是你和同學的階層差別最小的時候,一旦出了社會,立刻天翻地覆。
沒事,千萬別想不開去參加同學會
原來,你還是老樣子。
朋友在群組上發來消息,你趕快過來,大家都到了,我幫你點了一大壺西瓜汁。
我問,還有誰去啊?
他說,反正還留在北京的、保持聯繫的,基本上都來了。張美麗啊,王德福啊,李寶來啊,還有張美麗傳說中的老公啊,王德福的小孩啊,KTV包廂裡人都滿了。現在大家正聊到你呢,猜你是一個人來,還是兩個人來。
我站起來吼,不是說好了就兩三人聚一下就好了嗎?你把所有人叫來幹什麼啊?我不去了。
朋友說,滾,你以最快的速度給我滾過來。
然後,我醒了,一看錶,還有半小時就要遲到了。我趕緊起床把酒店退了,胡亂洗了一把臉就搭計程車出門了。
來北京出差是意料之外。因為我最近的狀態奇差無比,本來有些事情透過電話和微信也能解決,但是想出來走走換個心情,畢竟一個人待在杭州,也快發霉了。事情忙完之後,跟很久不見的大學同學在微信上聊了一會兒,於是約了一起吃個晚飯。
什麼叫「夢想成真」啊,朋友們!就是當我推開包廂門的一剎那,聽到呼叫聲就感覺大事不妙了。「快叫叔叔!」其中一個中年婦女抱著一個小孩上前來。我定睛一看,這不是我那位同學嗎?但是,她叫什麼來著……我還真一下子叫不出來。
落座之後,面對著眼前面容陌生的一大桌成年人,只能靠刷著過去的一些回憶,來慰藉此刻的一點溫存。上大學那時,誰暗戀過誰啊,誰出過什麼糗,誰跟誰的關係比較好之類的。三句話聊完,就轉接到現在做什麼工作,買房子了沒?什麼時候結婚?
簡單回答之後,又陷入無話的境地。而我,一邊喝著西瓜汁,一邊不停地想著,要以什麼方式結束這場無聊又浪費時間的飯局。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參加過類似的聚會,反正我的情況往往如此,老友見面,以為會有講不完的話,其實長時間的間隔,性格、習慣差異難以通達,蜂擁而至的回憶,夾頭夾腦,談話的興致非但不高,而且時常百感交集,思路阻塞。
離開學校已經8年,這8年足以成為一道分水嶺,有些人已經結婚生子,有些人在事業上風生水起,過去的青春縱然有著一樣的土壤來澆灌,但是在此刻,也培育成長出千姿百態的人生。
有一篇〈知道你過得那樣,我也就放心了〉文中說,每年春節前後是同學聚會的高峰期,但是真正的有錢人和窮人都不去,每年固定發起、參加同學會的都是同一群人。
同學會篩掉飛得過高的、走得過遠的、混得太慘的、性格太強的……剩下的一群,是彼此過得差不多、活在同一坐標裡的同學。
每年固定約見,相互確認「原來你過得還是這個樣子」,便可繼續相親相愛,同時安心地繼續過自己或許是主流、或許隨波逐流的人生。
很多人喜歡回憶青春、回憶上學的經歷,其實並不是感懷當時的愛情簡單、友情純真,而是沉浸在無法回去的過往,和那個感覺不用拚命就可以和大家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