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你是否願意脫離舒適圈、選擇與別人走不一樣的路?2018年從日本早稻田大學(以下簡稱早大)政治經濟學部畢業的林彥欣,就是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勇於跨越舒適圈,接受各種挑戰,而不斷成長、蛻變的女孩。
林彥欣在她大學四年的時光裡,沒有一刻是虛度的,載滿了一項項的活動經歷,堆砌出林彥欣對於理想自我的嚮往,她說:「透過參加這些活動,我愈來愈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林彥欣細數,保持好奇心、不斷求知、理解包容他人、富有同理心和自信心、具備專業能力等,都是她理想中的人格特質。而為了培養這些特質,她選擇出國念大學。
一場論壇 催生海外升學動機
早在林彥欣就讀高中時,就喜歡到處聽演講、參加活動。她還記得,在參加國際經濟商管學生會(AIESEC)主辦的青年影響力論壇時,受到學長姐分享的海外經驗,以及他們活潑、外向、有想法的特質所感染,林彥欣因此萌生也想到海外闖一闖的念頭。
「當時覺得,到海外讀書可以讓自己更獨立,還可以滿足我對不同語言和文化的好奇。」經與家人討論並獲得支持後,高三上學期便決定前往海外升學。
當其他同學專心於準備學測,林彥欣得再額外花時間上網找資料,上早大的學校網站研究入學條件、需要準備哪些文件等。不僅資料全是英文,備妥語言檢定證明更是第一要件。「為了準備面試和托福、多益等檢定,假如別人讀到晚上1點休息,我可能就要3點才能睡覺。」
為了廣泛應用所學,她選讀政治經濟學部,「它是早大設立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學部;再者是以英語授課,學生組成很多元。」林彥欣舉例,她的同學就有來自韓國、美國、歐洲等地,或從小在國外長大的日本海歸派。
與多數以英語為母語的同學一起上課,也曾讓林彥欣備感壓力。「上台報告時甚至聽不懂同學在問什麼,他們也在看你的表現。」她坦言,語言表現失色還一度影響到人際關係。
面對溝通困境,林彥欣絲毫不退卻,到早大的寫作中心尋求資源。「口說的部分,就要常常開口練習,大量參加活動與英語系國家的人對話。」她也和課堂教授保持良好關係,「只要你態度積極、認真,教授多半會給你很好的建議和機會。」林彥欣建議學弟妹清楚知道自己學好英語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在碰到挫折時,才能支撐自己。」
林彥欣(右二)參加京都創業競賽,與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更懂得溝通、協調。(照片提供/林彥欣)
多元接觸 更懂溝通和包容
林彥欣喜歡接觸不一樣的人,聆聽每個人背後的故事,讓不同想法互相激盪,她認為這些刺激都能促使自己改變,往好的方向成長。
其中,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在2016年參加的「百賢亞洲研究院計畫」,其他學員是來自日本京都大學、慶應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學堂的學生,計畫主題環繞亞洲區域衝突進行討論。
期間,他們去了一趟廣島,走過原爆遺址和博物館、看見戰爭的殘酷;晚上則圍坐一圈,彼此談論想法,「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立場,講出來要很有勇氣,聽的人心態也要能包容。」
另一次是參加2018年岩手縣釜石市災害復興研究志工計畫,「釜石市是311大地震的受災區之一,我們需要設法幫助當地居民。」其他組員包括日本、韓國、中國等不同國家的學生,他們到當地了解狀況,卻發現政府、民眾兩者的意見迥異,「政府曾為了幫助居民打起精神而舉辦煙火大會,但煙火的聲音卻讓居民聯想到災害發生時的氣爆聲響。」
這件事讓林彥欣意識到,採取行動不能一意孤行,還必須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事情;同時,她也更懂得怎麼和不同的人合作。「回東京以後,要以話劇表演呈現當地狀況,還要制定企畫,提出解決當地問題的方法。」從話劇概念的整合、規畫,到報告工作的分配,都是團隊合作能力的磨練。
「儘管過程有挫折,但堅持下去,成果會很值得。」林彥欣歸納自己參加大大小小活動的心得,認為自己視野開闊許多,也愈加擅長與不同想法和背景的人溝通、協調。她目前在Panasonic駐香港辦公室擔任國際市場管理專員,負責市場開發和產品企畫,與講中、英、日語的同事合作是職場日常。
從過往參加多元活動的經驗獲益良多,林彥欣鼓勵學弟妹跨出舒適圈、抱持勇敢嘗試的心態,並且及早累積語言實力,「畢竟這需要時間累積,沒辦法立竿見影。」此外,她也強調資料蒐集的能力很重要,例如政府、學校發布了哪些活動,如此才能知道擁有多少選擇和機會,並從中挑選、獲取學習與成長的養分。
► About 林彥欣
出生:1996年
現職:Panasonic駐香港辦公室國際市場管理專員
學歷: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系學士、台北市立華江高中
經歷:2019年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科技與創新營、2018年京都國際創業競賽第一名、2018年岩手縣釜石市災害復興研究志工
英語程度:多益英語測驗(聽力與閱讀)905分
【更多精采文章請上《English OK 》】
延伸閱讀》擁英語優勢 健身教練還能兼當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