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曾言,員工辭職理由林林總總,但只有2點最真實,「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對此,職場專家認為,當公司在績效考核、職涯發展、工作環境等3個面向出現問題時,員工就可能選擇走人。
「最近3到5年,年後轉職人數增幅,都在1%左右。」1111人力銀行媒體中心總經理何啟聖表示,起心動念想轉職的上班族非常多,但沒離職的理由,不外乎想維持穩定收入,以及年齡上的考量,「35歲以上,想去找1份比現在薪水高的工作,不是這麼容易。」
那麼,什麼樣的情形,會讓上班族毅然決然遞辭呈,去找更好的出路?這個問題或許可從以下3個面向,進行探討。
績效考核
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花梓馨指出,「工作貢獻有沒有確實反映在績效考核上」,是上班族最在意的部分,如果考核標準過於質化,參雜太多主觀判斷成分,缺乏客觀、量化標準,就可能導致「考核苦勞,而非考核功勞」的結果。
「很多時候,主管不想當壞人,不會明確告訴員工要做什麼事情,往往到了考核那一刻,才告訴員工,你表現得不夠好;這時,員工一定會反彈。」花梓馨說。
這種「不想當壞人」的心態,反映在考績上的結果,就是「大家都一樣,或者輪流,今年你A,明年我A。」花梓馨強調,在這種情況下,員工會有不公平的感受,「想走,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職涯發展
「當我有好的績效表現時,我下一步思考的是,職涯前途在哪裡?」花梓馨說,能力好的人,需要具體、可見的職涯前景,但若主管在提拔人才時,只挑和自己親近,品德、才能,卻未必能讓下屬服氣者,就可能讓優秀員工決定離開。
何啟聖則強調,除了人的問題之外,產業類型,也可能影響職涯前景;他舉例,若公司因美中貿易戰影響,被迫開始放無薪假,這時,有能力的員工就會思考,還適不適合繼續待在這個產業。
工作環境
工作環境方面,何啟聖稱,假如公司常要求員工加班,又不給加班費,只給假,但員工又忙到沒辦法休假,這種環境,就會變成離職的推力。
花梓馨認為,面對不友善的人或制度,上班族常見的反應,就是逆來順受,「尤其是職場競爭力弱的人」,而有能力的人,多半會選擇走人,或透過工會爭取權益,「但這(透過工會)是少數」。
轉職薪水怎麼談?
對於面試時,該如何談到理想薪資,花梓馨建議,求職者事前應多讀幾份「薪資調查報告」,了解應徵職務的市場行情,在合理範圍內勇敢開價,「你在面試時,多少也可感覺出來,自己有沒有得到面試官賞識,如果是正面的,不妨說出期待的薪資水準。」
花梓馨認為,求職者可從「P75」(該職務平均薪資前25%的水準)開始喊價,雙方討價還價後,通常會在「P50」上下取得共識,但若面試官給出「P25」程度的薪資,「我個人覺得,不要談了,你要知道停損點在哪。」
何啟聖指出,談薪水,至少要比當前待遇高出15%,「這是基本的,你就大膽提出來,我對待遇滿意,就可能待得久,對公司也是種保障,不然你幹嘛找我來效力。」
轉職潮升溫 年前就有跡象
yes123求職網於2019年12月發布的調查顯示,高達86.2%的上班族,「會考慮」在農曆年前換工作,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2008年為58.7%)。
換言之,這波轉職潮,早在農曆年前,就開始升溫;對此,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過年前考慮轉職、開始投履歷,不但沒什麼損失,時機也很好,「畢竟這個時候面試,競爭對手絕對比年後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