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所處環境是否為虛擬的?
有可能。近些年,這種想法可說非常熱門,很多科幻電影都有所著墨,佛法早就說一切皆為虛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眾所周知,我們所有的感覺:觸覺、聽覺、視覺、味覺、嗅覺是一切思想的來源。而這些感覺,歸根結底,其實只是一串生物電子信號在大腦皮質層上的反射,從物質角度來看,這都是極為簡單且容易實現的。世界本身是什麼樣子,你根本無從得知。
延伸閱讀:缸中之腦
從宏觀角度來看,「生物存在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環境」,而我們適應的,只是「地球上的環境」而已,人類是無法適應生存條件極為苛刻的宇宙大環境,離開地球大氣、溫度、陽光和遮罩輻射的環境,人類是不可能生存的,人類想要走出去,可說是任重而道遠。這也衍生了「地球是某些事物,為人類及其他生物專門製造的大金魚缸」學說。
延伸影片:微調的宇宙─這個宇宙為什麼能夠產生生命?
愛因斯坦曾感歎:「月亮啊,是不是我看你的時候你才存在?」後來量子糾纏回答愛因斯坦說:「是的!」
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發現所有的一切,都不曾存在時,你所愛的人和事,均為泡影時,千萬不要驚訝,那是有可能的。
生物與非生物的差別就在於「不確定性」。如果從比薩斜塔上往下拋出籃球,借助物理定律就能精準的預測物體的運動軌迹。但如果用鴿子代替籃球做同樣的實驗,那結果就不一樣了。生命似乎遵循著自己的一套法則,而這套法則是跟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息息相關。
相對論是唯物論,量子力學則是倒向唯心論,其物理哲學的解釋是與老子﹑柏拉圖與康德等思想不謀而合。當合併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時,結果總是發生矛盾,物理學家至今還無法統一兩大理論。
量子力學最終發現,宇宙的本質是由資訊﹑能量及物質等三層所構成的,其中資訊的載體是能量,而能量的載體是物質。「假如」人類所處環境真的是虛擬的,那麼結合唯心論﹑全像原理與電腦資訊模擬這三者的理論來看,我們可以這麼的解釋宇宙與生命:
我們這個可見的物質世界,是上帝用祂所設計的電腦程式,透過觀察者(靈魂)所創造出來的。這就意味宇宙只存在上帝與靈魂,其他都是靈魂體驗過後所留下的經驗值記錄。
延伸影片:宇宙可能是一種3D全像投影的虛幻影像。
所以物質世界是一個顛倒的世界,以假為真,真實世界其實是在黑洞裡,物質世界只是真實世界的投影而已。量子力學的核心理論是不確定性原理,是疊加狀態,也就是沒有客觀宇宙,沒有對與錯,只有主觀宇宙,只有凡事皆有可能。愛因斯坦不能接受不確定性原理這種看法,他相信電子存在,也相信電子在任何時刻都有個明確的位置,所以電子有軌跡,但這卻是量子力學所不允許的。
延伸閱讀:當今大多數物理學家是否承認「電子存在」?
宇宙只是靈魂經驗自己的一場夢境而已,只有靈魂是真實存在,其他都是虛擬的體驗素材,是來幫助我們成長的,是來幫助我們找到真實的自己。你要相信,你才是自己強大的力量,足以改變自己的生命!
我們都是跋山涉水,走了好長好遠的路,只為抵達自己的初心(靈魂)。而所有可以改變生命的力量早已藏在初心裡,就看你是否能開啟祂、相信祂?終其一生,我們要做的只是深入內心,去發現你真正是誰,以及活出本性的自己!
在新的一年即將來到,我們必須盡快啟動心流的力量,為真實自己負起責任,檢視過去的思維模式,清除偏執的負面思想,釋放舊有的慣性模式,專心做自己。當我們為自己的初心土壤,播下祈禱的種子,用感恩和愛來灌溉,紮根於身體的覺知,相信在新的一年裡,就能綻放出生命的絢麗之花!
作者著有《生命解碼:從量子物理、數學演算,探索人類意識創造宇宙的生命真相》,八方出版,被專業書評列入未來科學推薦書籍,https://bit.ly/2GLuDq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