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一種生活信念,能點燃一個人的實踐動力,朝著更成功、更幸福的目標邁進。
懷抱希望的人,依靠著堅強意志,願意努力且相信自己能克服難關,最終逐步創造想要的未來。
選舉時,從縣市長、議員到立法委員、總統候選人都會提出政見,賦予選民希望。
「希望」,是日常生活的信念和語言。心理學家不遑多讓地研究希望的概念與其前因後果。已故心理學家施奈德(C. R. Snyder)編製希望感量表,試圖測知希望的個別差異。他認為希望牽涉目標,人們通常都會追逐不同種類與程度的人生或日常目標,有些遙不可及,有些則立即可達,心理學家研究的目標界於兩者之間。為了實現可欲可求的希望目標,首先必須意志堅強,相信自己能夠想像、規畫與執行達到目標的方法和途徑。
獲得一九九三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 R. Mandela),在面對種族對立與四分五裂的國政時,適時掌握了一九九五年世界盃橄欖球賽在南非舉辦的機會。在許多可能的方法中,他看上只有一個黑人而其他全都是白人的國家代表隊,運用「擒賊先擒王」的策略,面對面邀請並說服了白人隊長,整個過程到最後的勝利,讓他啟動領導南非全國團結一致的希望。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的故事不僅出現在教科書上,也見於課外讀物。她後天失明且失聰,卻希望接受教育,以便表達思想,了解世界。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希望遙不可及,但她的母親卻在閱讀狄更斯的《美國紀行》時,看到了一線希望,書中描寫一位與海倫.凱勒相似的女孩接受教育的故事。於是,海倫的父親四處奔波,透過許多方法尋找醫師與良師,終於等到一位良師到家裡逐步滿足她接受教育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