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近有行經台北市新生北路高架橋與民權東路口的朋友,應該都會被一棟「會動」的建築吸引住目光,有些人可能會想起三年前在同一地點也有一整排三四層樓的街屋被拉皮改造成純白建築,它的內外用繩子、金屬、帆布編織包覆並穿越不同樓層的地板、天花、外牆,形成了連續彎折的管狀空間。那棟房子好像也「會動」。
沒錯!當年的銷售中心,如今已興建為十六層的住宅大樓,不變的是那個扭擺位移所產生的動態張力。
同樣的建築材料:清玻璃、網點玻璃、金屬擴張網、鋼架,在每一個樓層透過不斷錯位、變形、轉向,產生的動態連續性,有些地方好像被展開,有些地方又像肌肉繃緊,像蓄勢待飛的大鳥,也像轉身迴旋的舞者。對我來說,這是藝術建築的完美呈現,也是建築領域上一種華麗的冒險。
擺脫傳統建材 讓空間更曖昧
「數位建築」或「非線性設計」在電腦網路數位運算工具、材料科學、跨領域研究不斷發展之下,已經成為一種風潮與趨勢。建築師開始可以掌握及運用強大的科技工具,擺脫現代主義或傳統建材、技術的各種束縛,挑戰著自己對建築的定義與想像。Frank O. Gehry、Zaha Hadid都是我們熟知的建築師。
而所謂非線性建築,有許多共通的特質,包括其數位性、動態性或像一可隨意塑形的材料。所有的扭曲、擠壓、拉伸都可在產生變形下保持其不變的性質,還有常創造出曖昧的空間經驗(譬如牆、天花、地板的邊界模糊),以及捨棄單一、連接多重的機能、創造複合及彈性使用的可能性等等。這類議題各位可以選讀台灣優秀建築師邵唯晏的新作《當代建築的逆襲》,當中有相當完整又精闢的內容。
這棟建案的建築團隊之一Oyler Wu Collaborative是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妻檔二人組,皆為哈佛建築碩士,目前除在美國洛杉磯主持事務所外,也都任教於以自由、前衛著稱的南加州建築學院,另外還成立以3D列印生產的首飾品牌「LACE」,是非常活躍的建築與設計新銳!
過去幾年,Oyler Wu Collaborative與我們有幾個不同類型的合作,除了前述接待中心及住宅開發案,還有臨時性的公共藝術品《海葵》與今年年底會完成的超巨大永久公共藝術品《琉璃雲》。
建築師拿焊槍 堅持親手製作
會這麼密集合作,是因為真心喜歡他們的創作特質:數位建築設計能力、充滿藝術感的風格,以及對「設計─製作」(design toward build)的堅持,即使透過高科技運算設計出的複雜形態,他們也固執得像古代工匠般自己親手將其製造出來。
你可以看見一對穿著品味入時的建築師,轉眼就挽起袖子拿著角鐵、焊槍,在烈日下當起建築工人,真可讓人感受到他們對自己設計的熱情與投入。但對他們而言,惟有從概念到設計到建造,以親力親為的方式方能對最後品質有所掌握,而這種實做過程累積的經驗會回饋在未來的設計中,雖然緩慢且辛勞,但可以直接的感受,成功也好,犯錯失敗也好,都緊密地與自己身體精神連結在一起。
所以這對夫妻檔建築師二○一一年到一三年任教的學校,每一年畢業典禮所需要的大型(約九百人座位)臨時場館,皆由他們二人操刀設計,並親自帶領學生、工班一同打造,其中挑戰了結構與材料技術的可能性。
近期Oyler Wu Collaborative的作品,則包含了一個有助於異想體驗的椅子所形成的小空間,以及改造一九二八年新古典風格建築,成為3D列印食品的創意實驗廚房 (請注意是可食用的食品),整個設計風格利用白色鋼條及CNC(電腦數控系統)加工完成的夾板,互相纏繞交織出複雜的欄杆及椅子。
去年夏天我到洛杉磯拜訪事務所時,他們正在後方空地上,用手工方式打造樣品。完工的照片清爽舒適,同時極具張力,以未來感襯托原來的新古典,十分成功。
以鋼條與夾板纏繞交織出的3DS Culinary欄杆與椅子,是Oyler Wu最近的作品。(圖/李彥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