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捷運通勤省錢精算》單程超過••元買月票划算,捷運費每月千元以內,這樣做再享 9 折

捷運通勤省錢精算》單程超過••元買月票划算,捷運費每月千元以內,這樣做再享 9 折

菜圃股倉

焦點新聞

shutterstock

2019-09-16 10:54

幾乎所有人都得工作,所以上、下班的需求,令住宿與交通密不可分,當住宿、工作地點相距過遠,為了節時省錢通常搬家會是第一首選。

 

通勤方式划算度透析

以機車 vs 捷運為例

 

在之前分享過如何在理財中,想要節流,可以如何精算在外租賃的房型,讓你能夠

運用相同預算,來獲得更好的住宿品質。也分享過在手機需求蓬勃發展的現代,合約到期時,綁約換機與直接買空機,然後單選資費的比較。接著就來看看交通費用的部分。

 

雙北通勤

機車與捷運的比較

 

幾乎所有人都得工作,所以上、下班的需求,令住宿與交通密不可分,當住宿、工作地點相距過遠,為了節時省錢通常搬家會是第一首選。

 

但在雙北縣市因為大眾交通運輸方便,加上以往自己有過「剛搬不久結果被調動職務去雙北其他區」的經驗,所以在「不想勞力傷財」成為前提時,「通勤方式」就相當值得做功課。

 

只是也因雙北上下班容易塞車,所以這篇會撇除開車部分,就自己的「騎車、捷運」的通勤方式下去分享。而計算車資的距離依據,是就自己工作和住宿點為基礎:

 

1. 板橋車站 ⇋ 天母約 15.5 公里左右

2. 內湖 ⇋ 新埔約 16.1 公里左右

 

單以捷運上下班,單程價格 30 以上

轉購 1,280 元的月票比較划算

 

先提捷運通勤,因為計算相對簡單,若以月票 1,280 元作為比較基準依據,22 個工作天/月,上下班來回需求,所以搭乘次數 2 次/天,可以簡單計算出:

單趟價格為 1,280元/ 22天/ 2次 = 29.09元

 

在不考慮假日出遊,僅就上下班通勤需求而言,若平均單趟價格落在 30 元以上,可以優先考慮購買捷運月票。所以像是板橋車站⇋天母、內湖⇋新埔,單趟價格都落在 36 元而言,光上下班通勤就要 1,584 元/月,更不用說假日出門還會往上累加,就基本的工作通勤需求已省 304 元/月,相當一頓不錯的大餐。善用月票,假日出遊若在雙北,搭乘大眾交通運輸也不用擔心交通費暴增。

 

捷運費用<1,000 元

這 2 張卡讓當月通勤費 9 折

 

那整個月的捷運費用落在1,000元以下的呢?

 

這時就可以考慮有沒有更好的優惠,以今年的信用卡來說,市面上回饋最高達 10% 的

除了個大銀行的 JCB 悠遊卡(12/31前自動加值有 10% 回饋,上限 100 元/月,每月 1 日登錄,限額 1.5 萬名)

 

還有 2  張,分別為:

玉山台灣黑熊卡:6/30 前,當期一般消費達 3,000元,自動加值有 10% 回饋,上限 100 元/月。

Richart 綠狗卡:12/31前,自動加值享 10% 回饋,上限 100 元/月,限額 10 萬名,且不能持有任一台新信用卡。

 

可以發現對捷運費在 1,000 元以下的人,有沒有 10% 回饋上限 100 元/月的限定條件都沒關係,因為都等於你當月捷運通勤費全數九折。

 

內湖⇋新埔機車通勤機動性高

可月省 378 元,但真的划算嗎?

 

機車部分在計算上就會相對麻煩,先將上班需要用到停車費以 20 元/次為計算基礎,整個月抓出來就是 440 元/月。而機車油資的部分,會建議除了記帳去大致抓出整月花費,更應該要去計算耗油率,現在除了可以詢問官方,還可以去車輛耗能研究網站找到相關資料。

 

假設以「三陽 X`PRO 高手 125 R EFi HM 12 VR」作為計算案例,在表格中市區耗能約 41.63 km/l,而上下班里程內湖⇋新埔以 16.1 公里作為計算基礎,整個月份總公里數將為 16.1 公里 * 2 次 * 22 天= 708.4 公里,換算將耗油 17.01 公升(檢附行車路線如下):

 

 

內湖⇋新埔騎機車僅省 378 元/月

換算 8.59 元/小時

 

油品價格則可以用能源局提供的,近 6 週 92 無鉛汽油的平均價格 27.15 元/公升作為計算基礎(數據以撰文當日 8/17 為選擇依據),可以得出當月工作通勤的油耗將為 17.01 公升* 27.15 = 416.8 元。加上停車費用 440 /月,每月工作日的通勤費大約為 902 元。

 

但這數字並不含假日出門,所以騎車雖然在短程較為方便,只是相較起捷運月票在雙北的便利性,能降低假日出門的交通費用,騎車並不一定真的比較划算。

 

因為月票價格 1280 元/月,對比油資與停車費 902 元/月,整月雖然可以省下 378 元/月,但因為騎車不比開車可以上高速,每趟車程時間大約 45~60 分鐘不等,若加上下班車潮影響,以 60 分鐘計,每日來回等於 2 小時/天,單趟省 378 元/ 2 小時/ 22 天 = 8.59 元/小時,不如轉乘捷運在上下班車程時間補眠或看書來的更有效益。

 

備註:油耗資訊會因車況不同而有落差,如果想要自己機車最準的油耗,還是得透過記帳去抓整個月份的油錢,還有公里數作為計算基礎。

 

快速總結

 

在選擇上因為每個人考量的需求點不同,所以選擇機車或捷運,並沒有優劣,而應該善用距離遠近去換算花費金額,藉以衡量這樣的花費對自己來說是否符合 C/P 值。

 

像我自己通勤的距離是內湖⇋新埔,換算下來,對我而言其實並沒有真的比較划算,若再考慮到騎車出意外的風險,C/P 值就更低。加上因為喜歡看書,所以在機車、捷運通勤,大約都耗時 40~60 分鐘的情況下,我會優先選擇捷運月票的方案。

 

但主要還是得問自己:

CP 值是用 8.59 元換 1 小時,還是用 1 小時換 8.59 元?

 

 

作者簡介_菜圃股倉

從小偏好儲蓄,於2007年時受朋友分享在股市的獲利過程啟發,開始對股市產生好奇,於是在儲蓄本金的過程中持續學習投資,目前撰寫儲蓄銜接股市初階的教學文章,希望能藉此協助初學者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法。

網站:https://www.tpshouse.tw/

FB社團:https://reurl.cc/Rd16qn

FB粉絲頁:https://reurl.cc/jd5q32

 

本文獲菜圃股倉授權轉載,原文:捷運通勤單程 30 元以上買月票,捷運費每月千元以下,這樣搭可享 9 折!

舉例而言,雖同屬民主黨,希拉蕊拜登多被視為中間派,桑德斯則自稱是偏向左派的社會主義者(socialist);同樣地,川普在移民、種族議題(如穆斯林禁令或美墨圍牆)傾向民族主義(nationalism)或民粹主義(populism),但他反對小布希政府入侵伊拉克、抨擊自由貿易協定、維持社會安全保險等言論卻也能吸引中間選民的青睞。
 

關注議題

 

根據 2019 年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調查:

 

共和黨選民最重視的五大選舉議題是:恐怖主義(83%)、經濟(79%)、社會保障金(68%)、移民(68%)、軍事(65%)。

 

民主黨選民最重視的五大選舉議題是:醫療(77%)、教育(76%)、環境(74%)、聯邦醫療保險(73%)與弱勢族群(71%)。

 

 

我們可以發現
(1)兩黨關注議題截然不同
(2)美國全球貿易議題雖受世界關注,但是兩黨的重視程度卻僅落在中後段(共和黨 46%/民主黨 35%)

 
川普與拜登政策比較-「美國優先」川普經濟學續航,還是拜登「重建美好」


以下,我們比較兩位候選人的核心政策理念、過去政績,以及競選承諾

 

經濟振興

 

 

川普

 

儘管選戰倒數三個月,但是川普尚未拋出連任經濟政策,僅在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時表示「我們會重建經濟,會把外國搶走的工作機會帶回美國本土,持續簽訂有利的貿易協議」。相較之下,川普與國會更專注於對抗眼前的肺炎疫情, 3 月上旬以來通過多項緊急法案與財政刺激計劃

 

由於〈肺炎紓困法案》(CARES Act)提供每週 600 美元的聯邦失業救濟金補貼即將在 7/31 到期,共和黨參議院院長於 7 月底公佈最新紓困法案細節。市場預估將會發放新一輪的現金支票、延長「小企業薪資保護計畫」期限、延長聯邦失業救濟金補貼,整體規模約達 1 兆水準。

 

除此之外,隨著基礎建設融資法即將在今年 9/30 到期, 6 月傳出川普考慮提出 1 兆美元(原 2 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畫(道路、橋樑、 5G 建設、鄉村網路),以應對新冠疫情並提振經濟,但並未對資金來源提供細節,僅強調低利環境有助政府挹注。

 

拜登

 

拜登以藍領、中產階級為訴求對象,經常自稱中產喬(Middle-Class Joe),並且多次表態「美國不是建立在華爾街銀行家、 CEO 、避險基金經理人,而是建立在由勞工與工會組成的中產階級」。拜登支持提升基本薪資至 $15 美金、強化工會角色、針對大型科技公司(FB、Google、Amazon)展開反托拉斯調查。

 

拜登於 7/10 在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發表演講,拋出大型經濟計畫「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正面迎擊川普最擅長的「美國優先」與「讓美國再次偉大」經濟牌。提議投入 7,000 億美元購買美國貨、支持美國就業,承諾政府將動員二次大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採購、研發和投資。


經濟振興方面,川普過去的經濟成績單雖亮眼,如今卻佈滿了疫情與失業的紅字,通過新一輪紓困法案、維持國內消費水平乃是川普的當務之急。拜登過去四年沒有公職在身的包袱,因而能夠聚焦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振興政策,目前已拋出 7,000 億美元採購美貨、研發投資的大型經濟計畫

 

稅收

 

▲薪資稅(Payroll Tax)雇主按法規要從工資中扣除 7.65% 的稅,並轉交给地方/聯邦政府,用做社會安全福利與聯邦醫療保險。

 

川普

 

川普曾於 2017 年底簽署《減稅與就業法案》,個人稅方面,調降個人所得稅的邊際稅率、最高稅率從 39% 下調至 37% ,標準扣除額翻倍,被認為將受惠富人階級;企業稅方面,將最高 35% 的企業稅調降至21%,並給予小企業 20% 扣除額,最主要受惠者為電信(33.8%)、金融(29%)等實際稅率高的產業

 

川普的稅改預計在 2025 年到期,而根據 2021 財年聯邦預算提案(今年 2 月提出),川普政府希望延長前述稅改措施至 2035 年,但這將取決於共和黨是否能獲得參眾兩院相對多數。

 

拜登

 

拜登主張取消川普減稅政策,並將最高個人所得稅率從 37% 調升至 39.6% ,最高企業所得稅率從 21% 調升至 28% 。拜登表示應該停止獎勵富豪階級、開始獎勵勞動階級。

 

根據 Tax Policy Center 分析,75% 的加稅額會由美國所得前 1% 的家庭買單,93% 的加稅額會由所得前 20% 的家庭買單,預期拜登的加稅改革在未來十年為美國政府增加 4 兆收入,而額外的政府收入將主要用於補助醫療健保、再生能源、兒童與長期照護等產業。而根據高盛集團預估,若上述加稅措施全部通過,將對2021年S&P 500企業收益造成近12%的衝擊


川普連任將會延續減稅政策,富人階級、大型企業持續受惠。拜登上任則將改推行加稅政策,主要受影響的為所得前 1% 的富豪階級,此外,亦將衝擊企業收益,將額外政府收入用作基礎建設、再生能源產業補貼,以及移轉性支出(教育、醫療、社福)。

 

 

能源

 

 

川普

 

川普否認氣候變遷的存在或科學證據,主張美國走向能源獨立、大力支持化石能源發展、撤除過去訂定的環保法規限制。2017 年甫上任即大刀闊斧,簽署多項行政命令要求重啟、加速輸油管的環保審查流程;廢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潔淨電力計畫;放寬租用聯邦土地開採煤炭的短期禁令;鼓勵大西洋、太平洋、北極海、墨西哥灣等地的離岸油氣鑽探活動;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認為該協議不公平、影響美國就業。

 

為奪取原油市場的主導權,川普於 2017 年 3 月簽署〈能源獨立〉行政命令,刺激國內原油生產、出口大幅攀升。美國於 2018 年超越俄羅斯和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並於 2019 年成為石油淨出口國。

 

拜登

 

拜登在 1980 年代末期便是國會首批推動氣候變遷議題的先驅者,歐巴馬任內期間也積極規範碳排放,拜登對於氣候、綠能議題可說是駕輕就熟。拜登主張美國必須在 2050 年前成為淨零碳排放量的經濟體,並且大力發展乾淨能源、減少航空航運業的碳排放量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值得注意的是,拜登表示不會「全面禁止開採頁岩油」(儘管水力壓裂技術會釋出大量甲烷與造成環境問題,不過拜登擔憂國會難以通過法案、聯邦恐越權管制,且頁岩油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但會停止未來在聯邦土地或水域上的新開採項目。

 

根據聯合專案小組提出的政策文件,拜登擬在四年內投資兩兆美元,藉以對抗氣候變遷。他曾於初選期間喊出「 10 年花費 1.7 兆美元, 2050 年前達成 100% 綠能經濟、零碳排放」,最新計畫則受到進步派民主黨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長期主張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影響而更加積極,預期會全面改造美國的基礎建設、能源發電、汽車製造、交通、住宅、農業等面向。


川普以較老派的方法持續追求美國能源獨立、支持石化能源與頁岩油產業,藉由增加原油供給以壓抑油價,試圖延長聯準會寬鬆政策與景氣循環。拜登雖然表態不會全面禁止頁岩油,但會轉向推動再生能源、降低用油需求,增加綠能使太陽能、風電、電動車等產業相對受惠。

 

 

 

 

【延伸閱讀】

美國疫情、基本面、川普大選策略一次看,最新行情看法!

歐盟 7,500 億歐元財政計畫,「債務共同化」時代來臨?

中國歷史性洪災,是否影響經濟復甦之路?

 

延伸閱讀
月薪破9萬元,生活還是很苦!他犯3個致命理財錯誤 一家三口每天吃泡麵度日
月薪破9萬元,生活還是很苦!他犯3個致命理財錯誤 一家三口每天吃泡麵度日

2022-12-30

買大樓「4樓vs.頂樓」怎麼選?過來人切身之痛:下雨怕漏水、夏天變烤箱...瘋了才會住頂樓
買大樓「4樓vs.頂樓」怎麼選?過來人切身之痛:下雨怕漏水、夏天變烤箱...瘋了才會住頂樓

2019-09-12

沒有孩子,晚年將孤老終生?周潤發、梁朝偉...第一批「頂客族」現在後悔了嗎
沒有孩子,晚年將孤老終生?周潤發、梁朝偉...第一批「頂客族」現在後悔了嗎

2019-09-10

呂捷:讀書不是唯一,但請先告訴我,不讀書你要做什麼?
呂捷:讀書不是唯一,但請先告訴我,不讀書你要做什麼?

2019-06-12

中國留學生在台2年感嘆:台灣人是「人間精品」,陸客暴發戶花大錢也買不起
中國留學生在台2年感嘆:台灣人是「人間精品」,陸客暴發戶花大錢也買不起

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