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課綱將上路,但很多人還不清楚改了什麼內容,
課綱中的「素養導向」又是什麼,教育現場已經準備好了嗎?
「聽說一○八課綱不再強調分數,是真的嗎?」「聽說會重視經歷,是要學很多才藝嗎?」一○八課綱將在新學年度上路,高一新生以下全面適用,面對這項變革,有補習班打出「多元多錢」的聳動詞彙招生,挑起家長焦慮;也有人對課綱中強調的「素養」一詞,感到一頭霧水,急切地四處尋求解答。
一○八課綱的正式名稱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顧名思義,是因應已在二○一四年上路的十二年國教;這項針對學校教學、學生教科書以及升學考試設計的參考指標,是為了落實高中、職及五專以「免試入學」為主,學校朝多元化、普通與職業教育兼顧方向發展的十二年國教精神。
一○八課綱取代的,是用了十五年的「九年一貫課綱」,兩者最大的差異,是九年一貫強調教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新版課綱則是「素養導向」。
不只知識與應用
素養導向含括態度
「素養」兩個字,聽起來抽象,但綜整國家教育研究院定義,其實就是破除學科框架,將知識、能力與應用的態度,結合在一起。
課審委員、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舉例,成大醫學院選才重視「醫病關係」,即溝通技巧、對人與議題的關心,「這就是一種素養,不只學校要教,來自家庭與社會的教育,也很重要。」
另外,教材又如何反映這些變革呢?
國教院提供的國語文閱讀素養範例之一,是一篇食品安全相關文章,文中重點包括:糖與脂肪危害心臟的辯論、美國糖業與食品業者資助心臟病研究的歷史,以及未揭露研究資助者身分的道德議題,讓學生閱畢思考「業者為何願意贊助心臟病相關研究」,並推論動機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