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研究,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約為三成。
但在台灣,大多數病患未能早期確診治療,失去了健康融入社會的最佳時機。
「我家孩子每天熬夜玩手機、白天賴床不上學、去學校就惹麻煩……」,診間門推開,焦急的母親自顧自地數落與她同行的青春期少年。而一臉掛著不情願的少年或是強硬回嘴、或是不配合問診。
這樣的診間風暴,在基隆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杜恩年的門診時段經常上演。
據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高淑芬二○一七年發表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全台十八歲以下兒少,約有四分之一罹患不同種類的精神疾病,其中又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畏懼症、分離焦慮症、社交焦慮症等最常見。
數據看似驚恐,其實與國際趨勢相差不遠。比如美國自一九九○年起進行的「全國共病調查」(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NCS),二○○一到○二年之間,擴充追蹤全美十三到十七歲的青少年,當中罹患任一種精神疾病的終生盛行率為四九.五%;而高淑芬比較歐美各國臨床資料也發現,兒少精神疾病的盛行率大多數坐落在二○到三○%之間,台灣並未高於國際平均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在二○一三年統計,十八歲以下民眾僅四.五八%曾赴精神科就醫。這顯示可能有兩成以上罹患精神疾病的兒少,從未至醫院就診。
「病識感」不足
錯失黃金治療期
盛行率與就診率之間的懸殊差距,意味著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錯失了在成長階段確認大腦發育狀況的黃金時期,也延誤了家庭與社會正確認知疾病與提供協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