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老大小時候很討厭畫畫,但他卻很喜歡看我畫畫。每次都會拿畫本和彩色筆給我,叫我畫動物給他看。先是老虎,再來是鬣狗、美洲虎等一系列「老虎家族」,邊畫時還會在一旁糾正我。
其實他並不是不會畫,明明我也不算是很會畫畫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他一定要叫我畫給他看。
韓國兒童心理學家鄭有津曾說過,通常比較沒自信的孩子,身邊一定會有一個「很厲害的媽媽」。
當孩子看到媽媽畫完很厲害的畫後,心裡會覺得:「哇!媽媽好會畫喔!」雖然當媽媽畫完後,都會鼓勵孩子自己試著畫畫看,但通常這時候孩子只會覺得壓力很大,反而變得更沒自信。
鄭有津專家建議與其鼓勵孩子「試試看」,倒不如媽媽先試著把自己的水平降到比孩子實際年齡小兩歲。
當原本很會畫老虎的媽媽,突然畫了一隻看不出來到底是貓還是狗的動物,孩子肯定會纏著妳叫妳再畫一次,這時候只需要露出很失落的表情,告訴孩子妳已經盡力了,這樣孩子可能就會比較願意試著自己畫畫看。
其實不只是畫畫這件事,如果想教孩子學會某件事時,要先試著當一個「比孩子小兩歲」的媽媽,偶爾裝傻,孩子才會願意嘗試。但說歸說,實際上做起來可沒這麼容易。
「哎呀!我怎麼又忘了?」
很多時候都是事後才想起來。然而,有趣的是,當我重返職場後,即使沒有刻意努力,就經常意外成為「比孩子小兩歲」的媽媽。
每天晚上孩子睡著後,我會到孩子幼稚園的網站,上網瀏覽孩子白天在學校時拍的照片。
某天我看到照片裡全班小朋友都穿藍色運動服,只有老大一個人穿紅色T恤,才突然想到:
「啊!對耶!今天是星期五!」他們每個星期五要穿運動服到校,但我卻忙到忘了。
隔天早上起床後,我便抱著孩子向他道歉:「對不起,媽媽忘了昨天是星期五,所以沒幫你準備運動服。」
本來不提這件事孩子壓根也不記得,但一道完歉後,孩子才想到自己好像應該要生氣,便嘟著嘴氣呼呼地一句話也不跟我說。
「媽媽下次一定會記得的!」
雖然明知道下次可能還是會忘記,但還是和孩子打勾勾約定。就這樣,某天孩子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好點子,興奮地跑來找我。
「媽媽,我想到一個好辦法了!把運動服放在鞋子旁邊,這樣就不會忘記了!」
「可是鞋子很髒耶!把衣服放在旁邊會弄髒吧?」
「反正又不是每天穿,一星期才穿一次而已,把運動服放在鞋子旁邊就一定會記得。」
接著他又趁機碎念了我一頓,但我們都覺得這是個好方法。
看到孩子這麼努力想辦法,應該是很不想再當班上唯一沒穿運動服的人,雖然心裡很內疚,但看到孩子露出得意的表情說:「我這個方法很棒吧!」也不禁令我莞爾一笑。
從那之後,孩子就像我的小幫手一樣,會提醒我很多事情。睡覺前,他會跟我說:「媽媽,如果妳忘記明天早餐要吃蛋餅的話,再問我就好!」出門前,他會跟我說:「媽媽天氣變冷的話要記得戴手套,我幫妳把手套放在口袋了喔!」然後,會幫我把該帶的東西準備好。
精神科醫師河智賢博士曾寫了一本書《不當完美媽,孩子更快樂》。外書裡提到了一項觀點:追求成為完美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災難」。
應該要讓孩子看到父母也一樣會犯錯,重點在於犯了錯後,我們如何去面對錯誤、解決問題。當孩子看到這樣的我們後,才會有勇氣去接納自己的錯誤,願意不斷嘗試挑戰,勇敢去冒險。
沒錯!(雖然我並不是刻意要這麼做)媽媽不完美,孩子才會長大。不需要努力當一個完美的媽媽,如果可以,讓老公和孩子一起幫忙,去填補那些不完美的地方,和他們一起努力想辦法解決也很好。
作者:金雅緣
出版:采實文化
書名:媽媽不只是媽媽:成為媽媽仍要找到熱愛的事、保持愉快的生活節奏,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