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比刀子更鋒利的言語暴力:日本的「霸凌自殺」案件

比刀子更鋒利的言語暴力:日本的「霸凌自殺」案件

2019-04-26 14:45

「老師不相信我說的話。在網路上被說壞話明明是真的。因為證人說不記得了,就覺得我看起來是在說謊?太過分了。」

17歲的女孩,該過著怎麼樣的生活?為了考上好大學而努力唸書?因戀愛而輾轉不安?

 

不管是懷抱著怎樣的煩惱,都不該受到像伊藤有紀一樣的對待。

 

伊藤有紀是一名就讀日本群馬縣縣立高中的女孩,她受到「網路霸凌」,於2019年2月1日結束自己的生命,生前的痛苦心聲,透過留下的26張紙條展現於人們面前。


 

伊藤有紀於2017年4月成為高中生,但入學沒過多久,就開始被同學排擠,伊藤的父親到學校與老師商量後,雖然情況看似一度好轉,但升上二年級後,伊藤似乎又開始遭到欺負,大約從2018年9月,她默默寫下一張張便條,記下自己遭遇到的霸凌與心情。

 

她寫著:「是啊,全部都是我的錯啊。已經夠了。」

 

又寫下:「已經累了。我明明被那些話語傷害到流淚。向這樣的世界,Bye-Bye。」

 

2019年1月時,伊藤有紀向家人坦承,在學校裡被同學說「去死」,身心狀況也變得更不佳,2月1日當天,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就醫,但當家人回到家中,卻不見伊藤的蹤影,後來才得知她跳下電車鐵軌自殺了。

 

家人在她的遺物中發現了這些紙條,要求學校徹底調查,群馬縣警與教育委員會也一同介入,並於3月19日認定這是一件「霸凌自殺」事件。

 

學校約談伊藤的老師與同學後,提出調查報告,發現一連串霸凌事件起源於伊藤一年級夏天時,被同學嘲笑說「眼睛跟某種動物很像」,便漸漸被用LINE、Twitter等社交軟體惡意中傷,2019年1月時,她又在學校的演劇發表會中和同學起了衝突還被罵「去死」,期間伊藤雖和班導師進行面談過,但受傷的心情未受到妥善照顧,遺憾的悲劇仍發生了。

 

最令人遺憾的是,伊藤有紀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因無法承受霸凌待遇而結束生命的人。

 

兵庫縣尼崎市教育委員會於3月18日,也公佈了該市一名國二女孩的自殺確實與「在班級與社團活動被霸凌」有關,這名女孩其實是在2017年12月時過世的,並在當時留下了一張「在學校太痛苦了」的便條作為遺言。

 

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在日本又有多少角落出現類似的霸凌事件呢?令人想到就悲傷。而事實上,「霸凌自殺」的認定難度相當高。

 

回溯至2011年,一名滋賀縣大津市的國二男生因被同學欺負,於住家公寓跳樓自殺,大津市教育委員當時提出了「霸凌與自殺的因果關係不明」的說明。

 

家屬無法接受,便於2012年對大津市和疑似霸凌的三名學生提起訴訟,由律師與第三方公正人組成的調查委員會,經過調查後作出了「霸凌為該學生自殺的直接要因」的結論,大津市遂改變態度,於2015年向家屬達成和解。

 

但疑似霸凌的同學卻強調這些行為「只是玩遊戲的延長,並沒有意識到是霸凌,自殺出於其他原因」,警方最後以三人之中兩人有嫌疑送檢,兩名學生被判處約3,750萬日圓左右的罰金。

 

這起事件也成為各地推進制定「霸凌防止對策推進法」的契機,視學生身心受創、長期缺席等為「重大事態」,學校有向國家或地方自治體報告之義務。

 

人們常說法律是最後一道防線,也因為是最後一道防線,在傷害造成之前還有太多灰色地帶,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調查,2017年度時全國高中、國中、小學認定為「霸凌」事件的件數高達41萬多件,為史上最高。

 

雖然某種程度可以認為是大家對「霸凌」的認知度變高,但如何讓受害案件不被掩蓋,不讓施暴的人輕易逃避責任,仍有許多可以思考的課題與進步的空間。

 

 

日本電視台於2019年1月播出一部日劇《3年A班 ― 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 ― 》(3年A組 ― 今から皆さんは、人質です ― ),故事描述私立魁皇高等學校三年級的學生將於10天候迎接畢業典禮,3年A班的導師柊一颯(菅田將暉 飾)卻在教室中,向眼前的學生們宣佈「從現在起,大家都是人質」,隨後引爆炸彈,將學生們困住。

 

柊自稱要為學生們進行「最後的授課」,要大家動腦想想看,數個月前自殺的學生景山澪奈(上白石萌歌 飾)為何而死,「兇手」又是誰。


 

景山被視為游泳界的新星,但一段「服用禁藥」的偷拍影片流出,讓她一夕之間從被捧在手掌心的學校風雲人物,轉變成人人喊打的對象。在抽絲剝繭找出「兇手」的過程中,每個同學也漸漸發現自己的言行舉止,都不知不覺成為「共犯」,更印證了柊所說的:「言語有時會成為兇器,甚至比刀子更鋒利,更重更尖銳地刺進人心」,而透過網路的匿名性、容易被煽動的特性與自以為是的正義,造成更大更深的傷害。雖然該劇只是一部虛構作品,亦使用了許多誇大的鋪成與詮釋,卻仍狠狠刺中年輕世代的痛點,掀起廣大迴響。

 

日劇以「畢業」前夕為時間軸,讓學生們為自己的行為做一次總整理、再審視,得以調整未來的方向,成就一個更懂得思考、學會溫柔的自己。

 

回到現實狀態,日本的4月份即將又有一批新入學的學生要進入新學期、新生活,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意識言語的重要性,以及不分場合、媒介都學會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起責任,仍是真實世界中不分性別、年齡、國籍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本文獲「想想論壇」授權刊登,原文在此
 

寫下青春的重要筆跡:「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桃籽:想想】玫瑰、少年,與我們不逃避的世界——楊翠、陳嘉行對話錄

 

 

五○年代初,柏格大學畢業就加入威靈頓資產管理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 Co.)。美股在六○年代經歷沸騰歲月(the go-go  years)的狂潮,股市狂奔的同時,威靈頓的基金績效與銷售卻沒有明顯起色,柏格提議併購波士頓一家操盤積極、績效火紅的基金公司。

 

併購初期,威靈頓的業績確實一度好轉,主導併購的柏格也攀上職涯第一個巔峰,三十六歲就被拔擢為執行長。然而,隨著道瓊指數從一九六八年十二月最高點的九八五點,一路落底到七○年五月的六三一點,大約三六%的跌幅,波士頓基金績效也從雲端墜落,柏格成為董事會爭相指責的對象,幾乎面臨被開除的窘境。

 

絕望年代創「先鋒」

首檔指數型基金被譏蠢事   

 

柏格花了八個月的時間說服董事會收回成命,再給他一次機會。一九七四年,董事會同意讓他另外成立一家公司,這就是先鋒集團的誕生;「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這句名言,用在這裡格外貼切,誰會想到未來數百萬投資人命運的轉折點,是在一個絕望的時代中展開。

 

波士頓基金的慘痛教訓,動搖柏格對於主動型基金的信仰,他開始更深入地檢閱資料,將過去三十年主動型基金的資料翻出來;當時資訊還不發達,他得一筆一筆地手動計算這些基金的年度績效,再將它們與標普五百指數相較。根據他的分析,主動型基金與標普五百指數的年度報酬率,大約差了一.五個百分點,同時,他也發現這項差距幾乎等於主動型基金經理人操盤期間的投資成本。

 

研究結果,白紙黑字點明一項事實:指數型基金長期表現將勝過主動型基金。柏格於是在一九七五年,推出史上第一個追蹤標普五百的指數型基金「先鋒第一指數投資信託」(Vanguard 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不過,這檔基金當時有個更響亮的名字——「柏格的蠢事」(Bogle's folly),華爾街看法很簡單:哪位投資人會對績效注定平凡的基金動心?

 

市場把柏格的雄心壯志當笑話,這檔基金的募集也成了華爾街史上最慘的IPO事件。基金原先預計募集一.五億美元,最後僅募到一一三○萬美元,僅達預估值的七%,「當承銷商跑來告訴我這個悲慘的失敗,他們勸我取消這筆交易,因這筆錢甚至無法買齊標普五百指數涵括的五百家公司,但我心裡想的是,不,我們不能取消!你們沒意識到我們現在有全世界第一個指數型基金了嗎?」柏格打趣地回憶。

 

後來,這檔基金更名為「先鋒五百指數型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去年底資料顯示,基金規模逾四千億美元。柏格的成功毫無疑問,「你不能從一個人銀行帳戶的財富衡量他的為人,不過在約翰.柏格的例子,你倒可以從你帳戶的多寡下判斷。」華爾街資深金融顧問法利(Rick Ferri)為柏格造福投資者的作為,下了這樣的注解。

 

柏格事業上的成功,伴隨的除了心靈的滿足,還有肉體的苦痛。他三十歲被診斷出罹患先天性心臟疾病,四十四歲時不僅面臨差點失業的挑戰,還被醫師宣告他只剩幾年餘命,結果屢次路過鬼門關,六十五歲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去年底還安裝心臟節律器。

 

死神多次來敲門

「股債各半」因應風暴來襲

 

除了心臟疾病,柏格也飽受食道癌困擾,但他一邊與病魔搏鬥,一邊還能繼續著書立作,去年才出版新書《堅持到底》(暫譯,原文為Stay the course),仍活躍於媒體,接受採訪打書。去年四月,他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市場波動的劇烈程度,「是我觀察市場六十六年來,前所未見。」

 

去年十二月底,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受訪,他在《霸榮周刊》警告投資人須小心謹慎,他指出,市場具備太多不確定因素:包含巨額主權債與公司債、貿易戰的動盪,以及「神祕的英國脫歐」。

 

「脫歐將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顛覆性的變化,種種因素加總,將造成通盤性的影響。」他也建議投資人降低股票配置,「如果你原先對股七債三(的風險程度)感到自在,在今年的情況下,你或許會想要調成股六債四。」柏格在去年十一月,曾公開透露自己資產配置為股債各一半。

 

柏格將「長期投資」奉為金律,批判投資者贖回是愚蠢行為,即使在○八年金融海嘯前接受本刊專訪時,他也表示,「如果你從二十多歲就穩定投入資金,即使投入不多,只要每年徹底執行,當你準備退休時,你肯定會對長年累積的財富驚訝不已,我為什麼敢這麼說?因為我從一九五一年起就嚴守這個準則。」

 

但柏格對一九年的悲觀程度,卻讓他脫口而出,若投資者近期有用錢需求,無論是房貸或學貸,「最好先把足夠的錢提出來」,除非是以退休為目的,才繼續堅守陣地。投資大師離世前最後警語,為一九年市場更添一抹慘淡調性。

 

約翰.柏格

 

約翰.柏格投資主動型基金資產管理公司

 

延伸閱讀
5兄妹為亡父遺產鬧上法院,打完官司卻「領不到錢」!他拿判決書沒用,郵局1原因拒提款…
5兄妹為亡父遺產鬧上法院,打完官司卻「領不到錢」!他拿判決書沒用,郵局1原因拒提款…

2023-07-11

買郵局6年儲蓄險注意!他期滿領回竟被國稅局追繳37萬元贈與稅...幫兒女買儲蓄險一定要注意3件事
買郵局6年儲蓄險注意!他期滿領回竟被國稅局追繳37萬元贈與稅...幫兒女買儲蓄險一定要注意3件事

2025-01-22

郵局明起調升存款利率,定存族必看!各類利率調幅曝光...定存100萬利息多賺1250元!
郵局明起調升存款利率,定存族必看!各類利率調幅曝光...定存100萬利息多賺1250元!

2024-03-26

台幣定存利率哪一家銀行最高?他38歲提早退休「存這家利息多近1倍」,贏過郵局、台灣銀行
台幣定存利率哪一家銀行最高?他38歲提早退休「存這家利息多近1倍」,贏過郵局、台灣銀行

2023-05-30

80歲嬤喪子10年,堅持每天到郵局領孝親費!一天領100元,錢從哪來?「無名孝子」真相藏洋蔥
80歲嬤喪子10年,堅持每天到郵局領孝親費!一天領100元,錢從哪來?「無名孝子」真相藏洋蔥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