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從「必須要完美」到「知道自己夠好」 流行天后蔡依林 如何走出他人眼光?

從「必須要完美」到「知道自己夠好」 流行天后蔡依林 如何走出他人眼光?

林雅惠

個人成長

GettyImages

2019-04-11 10:36

亞洲流行天后蔡依林,得獎無數,在華語歌壇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然而,她有好長一段時間不知道如何肯定自己,只知道滿足社會大眾對她的期待,當出現負面評論,她就會開始否定自己。

直到有一次拍攝MV她望著鏡中的自己,才知道內在有個小孩渴望被了解,這自我覺察的過程,讓她逐漸從他人的眼光當中走了出來。

 

近期,她接受網紅理科太太的訪問,她說道:「我好像一直活在別人的認同裡……但沒有人是可以真正的完美跟達成別人的期望,只有你自己可以選擇你要不要做。」蔡依林說。

 

「從『必須要完美』的蔡依林,到發現『從頭到尾覺得自己不完美的就是蔡依林』,蔡依林就已經接納了完整的自己,並愛上完整的自己。」中華點亮生命教育協會祕書長彭川耘說。

 

出道20年,曾經不喜歡自己

 

看著蔡依林一路成長的人、合作夥伴、歌迷等等,所有的人都說蔡依林現在自信且自在。出道20年,38歲的蔡依林,像是破蛹而出的蝴蝶,終於確認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樣貌,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現最美好的姿態。

 

不過,在高壓且競爭激烈的演藝圈裡,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並且位居天后的位置且屹立不搖,勢必得付出些代價,在成功天后的光環裡,蔡依林也曾迷失過,「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的想法,讓她在出道的那幾年時間裡,感到不安與脆弱

 

「以前追求的,像是去參加考試,希望老師教給我的東西,完全不要出錯。如果出了一點小狀況,一下台就會哭。」蔡依林在接受媒體訪談時提到。

 

以「地才」自居,靠勤練出師

 

選秀出身的蔡依林,1998年參加MTV電視台舉辦的歌唱比賽,當年還在讀景美女中三年級的她,以英文歌曲擊敗3,000多名參賽者奪冠;隔年考上輔大英語系,19歲就出了首張專輯《Joline 1019》。

 

圓圓的眼睛、還帶有點嬰兒肥的臉龐,再加上甜美的唱腔,讓她成為「少男殺手」,以一年平均出一張專輯的速度,躍升暢銷排行榜上的歌手。2003年,推出《看我72變》專輯,蔡依林從玉女歌手徹底轉型為有個性的聲線與表演,天后的地位從此屹立不搖。

 

2007年,她以《舞孃》拿下第18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她在台上致詞時說:「謝謝曾經很不看好我的人,謝謝你們給我很大的打擊,讓我一直很努力。」

 

蔡依林曾經以「地才」自居,因為她不是從小學舞,柔軟度或是強度都無法讓她在短時間內呈現出舞台要的感覺,但是她不服輸,跳彩帶舞、上鞍馬、跳鋼管舞甚至在原地自轉,一天花10幾個小時在鍛鍊體力、練習舞蹈動作,為的就是做出最完美的呈現。

 

「我不能忍受還沒有學好就放棄。」「我必須做到130分才能讓別人扣分。」蔡依林說。當時因為打從心裡不肯定自己,永遠覺得自己努力得不夠;甚至會覺得別人投射在自己身上的眼光都帶有惡意、認為別人都在批評她……。

 

認同自己,找到最美姿態

 

 

這樣的不安與脆弱,讓她越來越不喜歡自己,在2009年的時候萌生退出歌壇的念頭。後來,她決定休息3個月,去加拿大進修。休息過後,她和製作人葛福鴻成立音樂製作公司,成為自己的老闆之後,在音樂表演上更有揮灑空間。

 

2010年蔡依林推出《Myself》專輯,似乎在向外界宣告,她找回了在舞台上的自信與魅力。2013年,蔡依林又再度以舞曲〈大藝術家〉拿下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2015年,又以《呸》拿下最佳國語專輯。

 

近年來,蔡依林的音樂不但在詞、曲、編曲上做到精緻完美,在視覺呈現上也力求表現,與她合作的工作人員就形容這個時期的她:「自信從容、知道自己夠好」。

 

從蔡依林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不安、懷疑自我等負面情緒一次又一次啃食天后的自信,甚至差點讓她離開演藝圈。但最終,蔡依林沒有被自己擊倒,她從不安與脆弱中汲取能量、成為幫助自己重新再站起來的力量。

 

「這個就是『韌性』,它讓我們的不安與脆弱不再繼續傷害我們,反而成為一股向上的力量,帶領著我們去面對、做出改變。」心理衛生志工李淑玫說。

 

迎向痛處,產生向上能量

 

脆弱為什麼會有力量?不安又怎能帶來成長?

 

研究人性的脆弱、自卑與勇氣將近20年,並出版《脆弱的力量》的美國休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研究教授布芮尼.布朗(BrenéBrown)在TED演講中提到:「我輸給了脆弱,卻贏回了我的生活。」

 

 

布朗認為,當人們犯了錯,就會感到羞恥,因為會害怕因此失去與人們關係連結的資格。當人們越害怕失去,就越會產生「我還不夠好」的想法,因此產生惡性循環。而擔心「我不夠好」的情緒,其實就代表著脆弱。

 

布朗發現:脆弱是人的本質,也是所有創造力和情感的核心,而讓脆弱的部分被看見,真誠迎向自己害怕的痛處,能提升個人在人際、情感、職場和教養的能量。

 

換句話說,把「不安與脆弱」視為情緒的一部分,接受「那就是我本來的樣子」,在真實與坦然的擁抱不安與脆弱之後,不需要再去鑽牛角尖或是無限放大內在不安的情緒,否則會產生「焦慮」,一旦無法抽離這樣的負面情緒,就會被不安與脆弱的力量吞噬。

 

布朗認為,從「坦然接受脆弱」到「付諸行動做改變」兩者之間的關聯就在於:勇於學習感受脆弱中所衍生的情感。能夠勇敢接受情緒的流動、能夠擁抱每個狀態的自己、能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就能夠比較快跳脫出不安與脆弱的情緒。

 

關鍵5行動,擺脫不安與脆弱

 

能夠輕鬆面對不安與脆弱情緒的人,並非天生就有這樣的特質,布朗認為,這些人是因為懂得「選擇」,藉由每天不斷的練習,讓自己選擇不被脆弱與不安禁錮,這些關鍵行動包括:

 

行動1:愛自己

 

心理諮商師李正源認為,懂得愛自己的人,就能相信自我價值的存在,這樣的人擁有深刻的愛與歸屬感,即使遇到不安與脆弱,也能夠很快走出來。

 

行動2:丟掉「完美主義

 

研究顯示,完美主義有礙成就,並且容易導致憂鬱、焦慮,害怕失敗、犯錯與達不到別人的要求,陷入「自我批判」的惡性循環當中。因此,不要告訴自己一定要達到「完美」的狀態,因為越是要求完美,就越容易陷入不安。

 

行動3:與自己對話

 

當不安與脆弱的情緒又出現的時候,學著跟自己對話,如:「就算會失敗,還有什麼是我可以去做的?」「如果表現得不完美,又會帶來怎麼樣的後果?」「如果我因為害怕失敗而不去做,我是不是會後悔?」藉由內在的對話,更加堅定自己「一定要改變」的信念。

 

行動4:不管別人怎麼想

 

容易陷入不安情緒的人,最常在乎的就是他人的眼光,如果能夠學習將「別人怎麼想」轉化為「我已經夠好了」,這就是接納的開始,欣賞自己的「能」與「不能」、缺點與優點,就不容易陷在不安的情緒當中、讓自己變得更脆弱。

 

行動5:脫離當下

 

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同時也是《擁抱B選項》的共同作者亞當‧格蘭特,提出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心靈時間旅行(mentral time travel)」,去想像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

 

「回想前幾年遇到困境時候的你,如何面對?當時的你以為過不去了,但你還是走過來了。再想像20年後的自己,那時候的自己會跟現在的自己說什麼?或許很難有答案,但是會讓你有個不一樣的視角和理解。」格蘭特說。

 

本文摘自今周刊特刊<高情商自修課>

延伸閱讀
蔡依林與理科太太合作帶起新風潮 背後透露藝人數位行銷的三個要素
蔡依林與理科太太合作帶起新風潮 背後透露藝人數位行銷的三個要素

2019-03-05

蔡依林、 柯P都來搶合作   獨家揭露理科太太與網紅們的身價
蔡依林、 柯P都來搶合作 獨家揭露理科太太與網紅們的身價

2019-02-13

理科太太、蔡依林給了這世代一個答案
理科太太、蔡依林給了這世代一個答案

2018-12-28

蔡依林:舞孃早已變身大藝術家
蔡依林:舞孃早已變身大藝術家

2016-06-30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