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下午,四個女人在咖啡店一來一往講得激動。畢業後十幾年仍然持續的下午茶聚會,老同學四人恰恰分別是單身、剛結婚、結婚三年,以及結婚七年的狀態。
新婚的那位雖然臉上仍掩不住光彩的笑著,卻開始了小抱怨老公的話題,說才剛結婚卻已「不能期待默契」了,戀愛時的心有靈犀,怎麼婚後都不見了?一語話畢,竟一時間沒人想要回應,大家覺得這帶甜味的抱怨太奢侈,不知道該叫她想開點,還是說結婚本來就是這麼回事,誰叫她這麼天真?怕傷了同學情誼,硬生生吞了些話回去。
安靜了幾秒鐘,已婚三年的那位才接著哀怨地說,不要求默契還算好,現在也「不能期待對方了解自己」了,果真結婚三年的和新婚的女子表露的心情就是不一樣,好像天真粉嫩少多了,隱隱地透出少婦的哀愁,似乎是有些失落外,也擔憂未來的標準要愈降愈低了,「別說是沒說出口的默契,就連婚前明明他早已知道的事,像是我不吃香菜,他都會忘記,果真是娶回來就不珍惜了。」她說著說著聲音愈來愈小。
結婚七年的更以過來人之姿說道,不但缺乏默契與心思,甚至「不能期待才剛剛講過的事會記得好嗎?」,比如她請老公下班去超市買空心菜一把、雞腿兩隻加上一瓶醬油,他總是會把雞腿買成雞胸,或是把空心菜買成小白菜;明明安排好今年過年全家要去日本玩,到了十二月機票飯店都訂好了,他卻說不記得有這回事!不過結婚七年的她看來最氣定神閒,精心為同學會打扮過的妝容及洋裝,讓人感受不出她的婚齡,似乎老公的「忘性」已經激不起她心中的波瀾,以老大姐的姿態勸告後輩們「還是顧好自己最重要!婚姻中不能太依賴另一半。」
接著四人妳一言我一語的爭相舉例說明另一半的「忘性」,話題到這裡漸漸熱絡,彷彿競賽般,在日常生活中最不滿意的部分講出來可以獲得最大迴響。但一群人講到此處,讓單身的那位急了起來,問大家,難道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
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這是身為諮商心理師,也偶爾會被問到的問題。每次被問到時,我總小心翼翼地不隨便給答案,因為必須了解他們雙方各自的期待及落差而定。
還記得有一陣子流行的娛樂節目是夫妻檔上節目進行默契大考驗,通常是兩人分別作答,可能會問妳老公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什麼?或是老婆最喜歡的顏色是什麼?難一點的會問當某種狀態下老公可能會怎麼反應,或是問老婆生氣時怎樣可以安慰哄住她?
這樣的默契大考驗是假設「你的伴侶是最了解你的」,而這個假設卻在這世代正逐漸崩解中,「人在心不在」很難再作為指控對方的工具,因為即便兩人一起在外用餐或是待在客廳也是一人一機,眼盯螢幕,或大或小罷了。心,早不在對方身上了。此時,最了解你的恐怕是Google、臉書、購物平台或是支付寶,他們可是對你每一個眼神的閃爍或是微微慾望的牽動都瞭若指掌呢!更別說興趣、喜好和基本反應的推估了。
這是一個「被覺察」取代了「自我覺察」的年代,每個人忙著被告知新訊息以及朋友的新動向,還有以照片圖像展現、記錄自己的當下,滑來滑去的時間已經占滿所有心裡放空的空間,所以很少發呆,很少思考,很少覺察,因為在停下來的一瞬間又已經錯過太多訊息,只能不斷的忙著看著追著,好像在滾輪上跑個不停的白老鼠,沒有空想為何而跑。我想,這才是愛情的墳墓。
為何網路會比活生生的伴侶坐在旁邊還吸引人?因為它了解你,它透過所有你的行為分析檢驗眼球暫留的秒數,解剖你的心思,提供你最想要的廣告,儘管不見得是你最需要的,但被這樣一個虛幻的默契與深刻理解的感覺包圍,還是很迷人;當一切心理學統計與人性脆弱的大數據知識,用來設計更使人上癮的遊戲或是促銷行動時,誰抵擋得了呢?
回到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你覺得呢?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被簡化了的題目,婚姻是「虛幻愛情」的墳墓,卻才是真實愛情的開始。若是心目中的愛情是如韓劇男主角般的有默契、夠了解、極體貼,永遠有時間為了妳的笑容放下工作與現實,那麼注定只有在熱戀期能找到類似的感覺,婚後對方不是變了,而是戀愛時的表現原本就是一時情迷,是腎上腺素和睪固酮爆發的結果。
聽來好像有點悲觀對嗎?其實是愛情小說、戲劇或是遊戲將現實美化得太過夢幻,真實狀況是,另一半不會永遠不變,婚姻就是兩個人都在動態調整中互相協調、取得平衡,並且彼此還在意與關心。
請記得,永遠不會有一個長久符合你期待的伴侶。想要在婚姻中持續美好的愛情,應該從真實開始,而不是將眼光放在不經營就會自然存在的體貼和默契;應該以「自我覺察」開始,了解彼此對婚姻與愛情的期待及落差,而不是只求「被覺察」。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馬度芸
出版:高寶出版
書名:已婚是種病?:為什麼老婆老是講不停,老公總是講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