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總以為那些小事是雞毛蒜皮,但沒想到的是,一旦這些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放大,就成了大麻煩。
我在讀高中時,班上同學最喜歡說的一句就是:「那又怎麼樣呢?」我很討厭這句話,其實,認真生活的人都很討厭這句話。
比如誰說自己報了補習班,誰開始學音樂、打籃球,誰下課去問老師問題,你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另一群人冷嘲熱諷或者不在意地說:「那又怎麼樣呢?」
一開始,也有很多同學附和:「是啊,那又怎麼樣呢?」
果然,一兩天,確實沒有怎麼樣。可是,一個月後,一年後,還真就怎麼樣了,那些怎麼樣還真的挺有模有樣。
高二時,我記得班上有個同學,因為來不及把古箏背回家只好帶來教室時,許多同學笑著。這些笑聲一直持續了兩年,說著「那又怎麼樣呢」,直到這個同學後來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
我還記得一個個子不高的同學,每天晚上在操場練習投籃,被更多人說著「那又怎麼樣呢」,直到人家成了學校籃球隊的主力,進入了省隊,現在代表省打球。我不想舉那麼多例子,這顯得很雞湯。但的確,我從小到大最討厭的句子之一,就是那句「那又怎麼樣呢」。
一個人一旦有了這種想法,離頹廢就不遠了。因為他開始不重視小事,不認為小事可以改變人的一生。而把一個人毀掉,讓一個人迅速進入犬儒主義的狀態,不在乎一切,還批判別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他最年輕的日子裡,植入這個思想:「沒怎麼樣呢?」
我上課時經常會問大家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有人回答得出來,有人回答不出來。
你總能發現那些人不屑一顧的樣子又來了:「回答出來還不是在上課? 知道這個單字一定能過嗎? 不知道又能怎麼樣呢?」
是啊,不知道確實不能怎麼樣。
可是你是否想過,如果每個問題你都這麼對待呢? 如果每個單字你都這麼輕視呢? 如果每個知識點你都這麼認為呢? 如果每件小事你都這麼思考呢?
遇到大事時,遇到轉捩點時,遇到改變命運的決定時,你真以為你會打得過自己長期養成的輕率習慣嗎? 人十分容易忽略小事,也總不願意在小事上追求卓越,久而久之,將就慣了,想要講究也就難了。
許多人說著「那又怎麼樣呢」時都忘了,小事是容易在時間的長河裡孵化成大事的。
我們的生活是由一個個日子組成,日子又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未來由一個個今天合成,你可以不相信任何事情,但你不能不相信因果。
尤其是當你決定做一件大事時,一定要記住,所有偉大的事情,都取決於一些小事,取決於你對一件小事的態度。
我記得,我們剛開始籌畫超級劇集《刺》的時候,總製片人蕭霄做了第一張海報發到群組,誰也沒想到,製片人楊燁和監製宋方金勃然大怒,他們在群組裡發飆很久。我剛做完簽書會,看了群組發生的事情,還以為團隊要解散呢。
我連忙給宋方金老師打了個電話,讓他消消氣,問他:「你幹嘛生這麼大的氣,不就一張海報嗎?」
他說:「如果製作團隊連一張海報都不重視,都做得這麼糟糕,怎麼可能製作出一部好的劇呢?」
我想起一位作家老師講過的話:「你永遠不要以為一件小事不重要,一部作品拚到最後,都是小事,小到每個字,每道情節,每行金句,每段話,每篇文章。」
有時候,我們總以為那些小事是雞毛蒜皮,但沒想到的是,一旦這些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放大,就成了大麻煩。
所以,你一定要警惕自己對小事的忽略。比如一個人早上不愛刷牙,你想想十年後呢?
比如一個人早上從不吃飯,你想想二十年後呢? 比如一個人從來不讀書,你想想人到中年呢? 比如一個人總說那些負能量的話,許多日子之後呢?
人一站在時間的長河上,許多小事就會被放大,變成大事。有些事情一旦養成了習慣,更改起來就更麻煩了。
《習慣的力量》裡說:一個明顯的習慣,往往是從一個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習慣開始改變的。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人每天都在乎每一件小事,生活會不會太累了?會,但習慣了也就不累了。
所以,在文章結尾,我想強調兩件事:
第一,是否需要重視小事取決於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二,可以這麼要求自己,但沒必要要求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