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當皇帝也是高風險職業?宮廷劇必備「驗毒」戲碼是真的!

當皇帝也是高風險職業?宮廷劇必備「驗毒」戲碼是真的!

聯經出版

個人成長

插畫/肉子

2019-02-12 15:11

論宮廷劇經典鏡頭,銀針試毒絕對可以擠進前三。堂堂皇帝,難道就命繫一根銀針?皇帝沒死,可不單是有「主角光環」。

在現代人眼裡,皇帝絕對算是高風險職業。上位之前,先經歷一番明爭暗鬥,登上皇位後,又有無數人想取而代之,簡直天天命懸一線。而在眾多皇帝的日常裡,吃飯,是風險係數最高的活動。

 

不過,能當上皇帝的也不是簡單人物。據乾隆時期內務府檔案記載:「乾隆十二年(1747)九月三十日辰初,萬歲爺弘德殿進早膳畢。」「十月初一日未正,萬歲爺重華宮正誼明道東暖閣進晚膳。」「十月初一日茶膳房侍候,萬歲爺霽紅盤野意酒膳一桌,十五品⋯⋯養心殿侍候。」

 

從檔案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天內乾隆爺就換了三個地點用膳。狡兔只有三窟,偌大的清宮可都是皇帝的地盤。吃飯的時間到了,皇帝在哪,就在哪用飯。要想摸清用膳地點提前埋伏下毒,完全是件碰運氣的事。

 

肯定也會有人說那就直接收買御廚唄,不好意思,這個概率更小。負責給皇帝提供膳食的地方是御膳房,御膳房由內務府直接領導,設管理事務大臣若干人,這些大臣都是由皇帝特別指派的,一般都由皇帝的親信擔任。

 

另外出於安全考慮,御膳房規定每眼爐灶上一人配菜,一人掌勺,一人打雜,三人互相監督,每一個工作過程還要被筆帖式檢查。在炒菜、盛菜、送菜的時候,膳房總管、提調的眼睛會緊盯每一個動作,每道菜旁邊都有膳底檔簿冊,清楚地記載著每一灶眼的三個人名。

 

《養吉齋叢錄》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膳房恭備御膳,某物品及某物為何人烹調,逐日開單具稿,呈內務府大臣畫行。」 而且每道菜,都要準備兩份,一份呈給皇上,一份留作樣菜,以備查驗之用,一旦御膳出現問題就可以追查到相應責任人。有了這些措施,御廚們自然不敢輕易下毒。我算了一筆帳,最初清朝的御膳標準是每頓飯要有120 道菜,按一道菜就要收買五、六個人的節奏,想想也是夠傷腦筋的。當然,即便你僥倖說服了御廚,也別忘了驗毒這件事。

 

銀器,確實是清宮驗毒的良方。這一切都多虧古代的毒藥比較單一,清一色的砒霜,還是不純的砒霜。因為銀碰到硫化物會起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而砒霜(三氧化二砷)在提取時往往含有硫化物,所以銀器測毒很靈驗了。但如果單靠銀針一菜一驗,菜都涼透了,萬歲爺定會怪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銀器盛菜。

 

如果使用金器是為了皇家的高貴和氣派,那使用銀器,就是為了保命了。銀器在皇帝的餐具中,占有特別大的比例。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銀玉器底檔》所記的餐具如下:

 

金羹匙一件、金匙一件、金叉子一件、金鑲牙箸一雙、銀西洋熱水鍋二口、有蓋銀熱鍋二十三口、有蓋小銀熱鍋六口、無蓋銀熱鍋十口、銀鍋一口、銀鍋蓋一個、銀飯罐四件、有蓋銀銚子六件、銀鏇子四件、有蓋銀暖碗二十四件、銀蓋碗六件……

 

從這份檔案中可看出,乾隆所用餐具幾乎都是銀器。如果使用瓷器餐具,御膳房就會在菜旁邊放一個試毒牌。試毒牌是一種半寸寬、三寸長的銀製小牌子,通常由太監在皇帝面前將銀器放進菜裡進行實地檢驗。即便防毒措施在我們看來已經滴水不漏,還有最後一招——找人試菜。這件差事是侍膳太監的分內事,叫作「嘗膳」。驗證無毒後,皇帝才示意侍膳太監將自己喜歡吃的菜盛至碗中,開始享用。

 

但最慘的還在後面。皇帝吃飯有個「吃菜不許過三匙」的規矩,因為皇上對菜的喜好絕不能被外人知道,以防別人有針對性地下毒。無論什麼菜,都不能連吃三口。如皇帝說句「這菜不錯」,太監再盛一次後,就要將這菜往後挪。假如皇帝連吃了三口,太監就會喊「撤」,此後十天半月都不會再有這道菜。

 

所以,聽我一句勸吧,咱直接扒開皇帝的嘴去餵毒藥,都比在飯菜裡下毒容易得多了。

延伸閱讀
年菜吃不完塞冰箱、加熱再吃?專家打破4大迷思 教你正確保存!
年菜吃不完塞冰箱、加熱再吃?專家打破4大迷思 教你正確保存!

2019-01-31

【過年不打烊】忙到沒時間吃飯上廁所 身障彩券行老闆拚一年生計
【過年不打烊】忙到沒時間吃飯上廁所 身障彩券行老闆拚一年生計

2019-01-31

多吃水果好健康?當心提高脂肪肝風險
多吃水果好健康?當心提高脂肪肝風險

2019-01-30

2021財經風雲大事紀
2021財經風雲大事紀

2021-12-08

2022財經風雲大事紀
2022財經風雲大事紀

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