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讓你無法作夢的人,還有一旦開始作夢,稍微走向不同的道路,就會全力阻攔你的人,通通都是大人。整個社會的氛圍都是這樣。在這種氛圍之下,竟然還叫我作夢?以前叫我不要作夢,事到如今才來問我為什麼沒有夢想?
聽聽成功的演藝人員的故事,會發現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的父母都強烈反對自己的小孩成為演藝人員。這種故事實在是太多了,根本不需要特別說誰的父母就是這樣。那些才華洋溢、讓人不禁思考「如果他沒有成為歌手的話,該怎麼辦」的歌手,據說他們的父母也都反對過,像是為了要不要剔除戶籍而鬧得不可開交之類的。
看到孩子因為作為演藝人員而獲得成功,我很好奇那些父母現在會怎麼想。大概會有這種想法吧?
「呼,幸好當時我家孩子沒有聽我的話。」
這種故事並不侷限於演藝人員。在韓國,想要實現夢想,必須要先具備勇氣和反抗心,最先就是從違抗父母的話開始。除非成為不肖子,否則自己的夢想連嘗試都嘗試不了。若想實現夢想就一定會得到這樣的苛責。
「不要做這些沒用的事,快去讀書!」
除了讀書,其他事情都是沒用的。在這種氛圍之下,孩子們還敢有夢想嗎?連尋找自己夢想的機會都被剝奪,只能埋頭讀書的學生們,還有只提示讀書這一條路的大人們。讀書是好事,問題是韓國的教育體制,是只為了考上好大學而進行的教育。
為什麼一定要考上好大學?因為這樣才能找到好工作。當然,最近單憑好大學也已經不夠用了。還必須累積成績以外的各種資歷。只顧著讀書,人生不知不覺就結束了。小學、國中、高中十二年,大學四年,還有其他標準範圍以外的東西。二十年間讀的書及累積的資歷,只是為了進公司,在公司外並沒有什麼用。我們被徹底地教育成「公司人」,因此,無論如何都要進公司才行。
但是,這是怎麼回事?竟然沒有可以就業的地方。好不容易得到工作的人,也在哭訴因就業不穩定和工作量過多而產生的痛苦。真的是為了這樣才要讀書的嗎?父母所說的幸福就是這樣嗎?
青年失業的問題一變嚴重,大家就開始到處追究責任。眾所周知的,這並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這是政府、教育、企業、父母、社會共同的責任。當事人個人也有責任,太聽大人的話的罪、無法提出勇氣反抗的罪、將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的罪。
時代已經變了,教育卻跟不上改變的腳步,仍在強求老舊的價值觀。也就是不教導「夢想」,而是教導「成功」的教育。但是最近卻突然改變態度,叫年輕人去實現夢想,叫他們盡情地揮灑夢想,叫他們不要好像只有一條路似的,埋頭於大企業和公務員考試,要朝自己的夢想前進。雖然話說得沒錯,但是聽起來卻很空泛,這是因為韓國社會是難以實現夢想的「正解社會」。
韓國社會已經決定好正確答案了。如果不往那條路走,就會被指指點點。
當初讓你無法作夢的人,還有一旦開始作夢,稍微走向不同的道路,就會全力阻攔你的人,通通都是大人。整個社會的氛圍都是這樣。在這種氛圍之下,竟然還叫我作夢?以前叫我不要作夢,事到如今才來問我為什麼沒有夢想?
正因如此,才會小心翼翼地要求我們要有夢想。因為他們知道在韓國有夢想會是怎樣的一件事……讓人擔心的是,叫年輕人擁有夢想,會不會是強求名為「挑戰精神」的另一個「資歷」呢?所以,不能隨便說出這句話。
希望這世界能成為可以盡情揮灑夢想的世界,我真心這麼希望。最重要的是,我仍夢想著一個即使沒有特別的夢想,也能幸福生活的世界。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河浣
出版:采實文化
書名:可不可以不要努力?:不優秀、不成功、不富有的我,選擇與他人眼中的「正確人生」決裂後,才做回了及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