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回南部工作,被主管調職減薪...為什麼他選擇「忍辱負重」?

回南部工作,被主管調職減薪...為什麼他選擇「忍辱負重」?

洪雪珍

職場

達志

2018-12-03 11:55

在職場上,有些人就是小動作不斷,排擠、中傷、穿小鞋、酸言酸語、亂扣帽子...防不勝防,可是除了生氣,還可以做什麼,讓自己好受、讓對方難受?

 

文/洪雪珍

「生氣,不如爭氣!抱怨,不如改變!」請牢牢記住這一段話,在長長的人生裡,它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報復手段,下次再有人欺負你,不妨試試看!

忍辱負重,為的就是那一天

34歲的Karl因為父母年邁,健康狀況頻頻,計畫回南部老家照顧他們。可是因為他在北部的工作,企業規模大,薪資也優渥,朋友都勸他多考慮,一來南部工作少,二來薪資不高。

事實也是如此,待他回到南部之後,即使憑藉著在科技大廠的工程師背景,仍然花上一段時間才找到工作,而且不是工程師職務,而是做採購。至於薪水,老闆出的只比他原訂的目標少5千元,尚在可接受的範圍,於是開開心心的報到,但是問題也緊跟著來了。

打從第一天起,Karl充分感受到直屬主管的敵意,處處掣肘,酸不溜丟的譏刺他,可是因為南部工作的確不好找,Karl雖然萬般不理解,卻也萬般容忍,直至有一天直屬主管找他去談話,

「你的本職學能不在採購這個領域,在目前這一組的表現不佳,我要調你到另一組,薪水會減1萬元。」

「為什麼要減薪水?」

「你領這個薪水,比我做主管的還高,調職之後,不是做原來職務,薪水當然要減!」

說到這兒,Karl終於懂了!一個月來的非人待遇,原因出在於他的敘薪比直屬主管高,讓主管難受,所以不斷的打壓他、貶抑他。最後,主管還是忍不住,自以為高明,用調職為由,出手砍他的薪水。

Karl畢竟是來自大企業,深諳勞基法的規定,也不作聲,任由主管調他的職、減他的薪。他一邊努力學習,一邊找新工作,一切都是鴨子划水,全在水面下有所行動。半年後,終於有一家公司欣賞他具有雙領域的能力,出高薪挖角。Karl在遞出辭呈的同時,也給公司寄了存證信函,要求公司退還半年短少的欠薪,否則就要向政府提告。

只有爭氣,才能還以顏色

結果,Karl不只要回來半年欠薪,還因為公司擔心事情鬧大,多貼給他一個月全薪,作為遮羞費。Karl回頭看整個事件,由衷的說:

「我和這位主管不同之處在於,我懂得『生氣不如爭氣』的道理,而他不懂得。現在,我有一個薪水更高的工作,而他還留在原地,拿原來的薪水。」

Silver也有類似的經驗,雖然不是故意要報復,卻收到十足的報復效果。當國內開始流行EMBA的時候,她同時報考兩所學校。Silver的直屬主管是一位男性,平常老愛拿她的性別做文章,比如:女人的邏輯不佳、數字力不強,極盡打壓為能事。這一次考試,主管又有評論了,他和Silver說:

「C大老師說應該會錄取你,因為其他都是男生,總是要額外錄取幾位女生平衡一下。」這位男主管之所以有情報,是因為他早一年考上C大的EMBA。

放榜後,到了報到截止日,他又把Silver找去問這件事:

「C大老師在問你,怎麼還不去報到?」

「我也同時考上台大EMBA,最後決定去念台大。」Silver淡淡的說。

後來Silver談起這段往事,她說自己這一輩子,永遠不會忘掉那個錯愕的表情。這一記打臉,就是「生氣不如爭氣」的最佳實證!

變成鑽石,對方才會重視你

有一位年輕人在職場受到挫折,想要投海自殺,走在沙灘時,碰到一位老人,老人在了解他的心情之後,彎腰揀起一粒沙,再往沙灘上一扔,要年輕人揀起剛剛扔掉的那一粒沙,年輕人說:

「在沙堆裡,找一粒沙,這是不可能的事!」

老人再摘下手上的鑽戒往沙灘上一扔,要年輕人揀起來這只鑽戒,年輕人說:

「鑽石閃亮無比,要在沙堆裡找到它,一點都不困難!」

於是,老人告訴年輕人:

「當你是一粒沙時,別人就不會在意你、重視你,這是很自然的事;可是當你是一顆鑽石時,別人要忽視你都難!」

如果你為別人的打壓排擠、冷言冷語在生氣,表示你還在一粒沙的階段。當你不再為這些事生氣,置之不理,全不放在心上,表示你已經進階到鑽石層級。

所以,當你在生氣時,恐怕要氣的是自己,教自己爭氣一點!



本文摘自「洪雪珍粉絲專頁」

***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一直抱有進修念頭的邱詩瑜,有一天在上網備課時偶然看到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的進修課程,「當時一看到『聲譽管理』,覺得這就是我要的。」她進一步瀏覽進修課程內容簡介,發覺聲譽管理在台灣還是個非常新穎的概念。「到現在為止,台灣對聲譽管理的討論還是非常少,在形象管理的理解上相對狹隘。」

 

為了深化禮儀的概念和運用,邱詩瑜毫不猶豫地報名了進修課程。2014年暑假,趁著學校演講邀約的淡季,她飛往丹麥,進修「企業聲譽管理」與「行銷策略」,正式展開進修之路。

 

禮儀x商管x行管=無可取代

 

原本英語就不錯的邱詩瑜,到了哥本哈根商學院上課更是如魚得水,上台簡報、撰寫報告都不成問題。「語言能力好,幫助我更快搜尋到想找的資源。」商學院的進修經驗,讓邱詩瑜懂得「從企業的角度運用禮儀的專業」。爾後受邀到企業講課,她會先了解公司的工作程序、培訓員工的目的,從而設計較符合企業需求的形象管理方法。

 

她以某知名進口汽車的企業培訓經驗為例,企業方認為只需培訓好員工的禮儀,便能減少與客戶的衝突。「但我會去找出問題的來源、研究德國原廠的標準作業流程是什麼,再把國際禮儀融入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從根本上解決客戶問題。」

 

為了研究標準作業流程,甚至必須閱讀英文原廠資料,「因為翻譯後的資料,往往會與原意有出入」,她解釋,並表示進修課程讓她對禮儀的應用,上升到聲譽管理的層次,「或許這是我和其他講師不同的地方,因此能不斷接獲企業演講邀約。」

 

針對進修領域的選擇,邱詩瑜建議,要選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別跳脫原本的專業,要有延伸、關聯性」。例如她選擇再到中國南開大學進修,是因為她在丹麥進修時發現,丹麥政府會補助企業人士到中國學習東方禮儀。「禮儀不會永遠一成不變,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未來的國際禮儀將會融合更多中式文化。

 

觀察到這個趨勢,為了使禮儀的專業與時俱進,邱詩瑜決定前往中國進修、了解當地文化。到南開大學進修管理學後,雖課程偏重討論行政管理,但她發現從政策的高度學起,是最快了解中國企業管理邏輯的方式,也意外涉獵政府管理的背景知識。

 

當你跨足越多領域,中間產生的交集越強,這項能力就越無可取代。」邱詩瑜以「禮儀」為核心領域,結合企業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背景,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獨特性,常保不被取代的能力,讓競爭力屹立不搖。

 

分析優先順序 精準利用時間

 

在職進修不僅需要決心,如何兼顧工作、生活和家庭,還能抽空準備進修的報考科目和課業,更考驗時間管理的功力。對此,邱詩瑜認為「懂取捨」很重要,「以前幾乎每天、早中晚都可以各安排一場演講,但在準備考試之際,就必須推掉一些邀約,一個月只排兩、三場演講。」除了工作,她也盡量減少一般飯局活動,「因為一旦你出門,消耗掉的就不只是時間,還有體力。」

 

維持健康的生活,是有效運用時間的先決條件。「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若失去健康,什麼事都做不成。」邱詩瑜強調。為了保持健康,她作息規律、嚴格分配時間,「扣掉一天八小時的睡覺時間,剩下的16小時分配給工作、生活和進修,每個面向就只有五小時。」深知時間珍貴,邱詩瑜把握一天當中思慮最清晰的時刻,每天凌晨四點到六點起床讀書。她也善用工作空檔或任何零碎時間,完成課業或日常工作。例如在高鐵、捷運上,邱詩瑜會閱讀隨身攜帶的資料;想買一雙高跟鞋,就規畫好兩場不同地點的演講,在途經的百貨公司買鞋。

 

因為在職進修,邱詩瑜認為自己更懂得分配和運用時間,「不只對工作有幫助,也會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分析人生不同面向的優先順序,學會取捨,才能往前邁進。」她也勉勵,在工作上遇到瓶頸、難以突破時,不妨化阻力為動力,及早規畫和準備,透過在職進修「充電」,幫助自己走得更遠、更穩。

 

About邱詩瑜

出生:1979年

現職:國際禮賓親善協會理事長

經歷:文官學院公務禮儀講師、2017臺北世大運志工培訓講師、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校園講座講師、Acer宏碁集團外聘講師

學歷: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學士

專長:國際禮儀、美姿美儀、形象塑造、企業服務SOP制訂及訓練

 

工作忙到沒時間進修?邱詩瑜用這招!

 

- 方法:赴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修習「企業聲譽管理」、「行銷策略」課程;赴中國南開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班

- 優勢:取得學分、學位;課堂上與教授互動,學習更深入

- 如何不被取代:發展多重領域,並與專業結合

- 擠時間策略:早起兩小時、善用通勤時間或演講空檔、婉拒邀約

 

 

本文選自《English Career》第63期

延伸閱讀》公開台灣企業語言要求 近8成語言條件是英語

 

圖說:邱詩瑜觀察到國際禮儀發展趨勢,選擇赴中國南開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照片提供/邱詩瑜)

延伸閱讀
「我走了,這部門一定垮!」離職像分手,前公司沒有你,還是會活得很好的
「我走了,這部門一定垮!」離職像分手,前公司沒有你,還是會活得很好的

2018-11-29

沒錢印訃聞,公司只肯給兩天喪假...貧窮的羞辱,才讓年輕人喪志
沒錢印訃聞,公司只肯給兩天喪假...貧窮的羞辱,才讓年輕人喪志

2018-11-23

求職問盡祖宗十八代,還怕你結婚生子...面試尊重求職者,很難嗎?
求職問盡祖宗十八代,還怕你結婚生子...面試尊重求職者,很難嗎?

2018-11-22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完成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完成

2018-11-16

想做一輩子的朋友,就不要當同事...人力銀行副總的良心話
想做一輩子的朋友,就不要當同事...人力銀行副總的良心話

2018-11-15